水溶肥对种植业有多重要:水溶肥和稳定性肥料或成市场
水溶肥对种植业有多重要:水溶肥和稳定性肥料或成市场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肥料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应该紧紧把握住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从绿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肥料的升级与创新。他表示,没有一个行业,能像肥料行业一样,为祖国的绿色发展做出这么大的贡献,而且做的这么明显,这么有说服力。绿色发展的理念,给肥料产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创新和发展机会。张福锁指出,衡量肥料绿色发展的思路很简单,产量还要增加,品质要提高,但污染要少,效率要高。但绿色发展的理念绝对不是单一的,肥料的绿色发展,不仅是肥料本身,同时还支撑作物生产、种养一体化建设、绿色产品美丽的乡村建设等。张福锁强调,我们要把肥料真正的价值发挥出来,希望产业界能够团结起来形成产业链,结合产业、科教跟政府的力量,既能解决我们农业生产里面的问题,又让我们的产品的技术发挥作用,同时为国家发展的更好够提供支撑。”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加快肥料提质增效,
餐饮浪费值得重视,化肥施用的浪费也同样不容忽视。8月29日,记者在“中国水溶性肥料暨稳定性肥料发展论坛”上了解到:据测算,我国氮肥利用率只有39%,超过了60%的氮元素被浪费掉了。按照我国农用氮肥消费量2400万吨折纯N测算,有1460万吨氮肥资源被浪费了。而制造这些浪费的氮肥需要消耗2400万吨煤炭和50亿方天然气。氮肥的损失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投入成本的增加,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影响。
资源的浪费触目惊心,环境的污染不容小觑,肥料的绿色发展已经在路上。众所周知,水溶性肥料和稳定性肥料能够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因而发展水溶性肥料和稳定性肥料对我国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促进水溶性肥料和稳定性肥料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联合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武威金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亚盛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在甘肃武威共同举办了第七届“中国水溶性肥料暨稳定性肥料发展论坛”。
据悉,此次会期为8月29-30日两天,分为综合报告、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专题论坛和水溶肥专题论坛三个版块。29号,大会综合论坛和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专题论坛为率先拉开帷幕。
绿色,肥料行业发展的风口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
加快肥料提质增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水溶肥、稳定性肥料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了我国肥料的利用效率。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从现状、问题和应对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我国水溶肥、稳定性肥料发展情况。他指出,当前我国稳定性肥料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生产技术、肥料性能、肥料利用率等到了显著提升;水溶肥产品品质明显提升,产品结构、生产原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水溶肥企业、登记证数量快速增长,水溶肥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不断深化,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逐步完善。但目前水溶肥、稳定性肥料发展在技术、品质、成本、政策、应用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坚定不移的发展好水溶肥、稳定性等新型肥料产业还需要全行业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企业在新型肥料等农化服务上加大投入,积极争取政府对新型肥料的支持,加大新型肥料科研研发,做好水溶性肥料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
肥料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应该紧紧把握住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从绿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肥料的升级与创新。他表示,没有一个行业,能像肥料行业一样,为祖国的绿色发展做出这么大的贡献,而且做的这么明显,这么有说服力。绿色发展的理念,给肥料产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创新和发展机会。张福锁指出,衡量肥料绿色发展的思路很简单,产量还要增加,品质要提高,但污染要少,效率要高。但绿色发展的理念绝对不是单一的,肥料的绿色发展,不仅是肥料本身,同时还支撑作物生产、种养一体化建设、绿色产品美丽的乡村建设等。张福锁强调,我们要把肥料真正的价值发挥出来,希望产业界能够团结起来形成产业链,结合产业、科教跟政府的力量,既能解决我们农业生产里面的问题,又让我们的产品的技术发挥作用,同时为国家发展的更好够提供支撑。”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
绿色发展的理念,还需要技术和实践的支撑。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从我国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方面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当前肥料行业的发展要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帮助农民增加产出,增效效益。当前,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变阶段,我们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不仅要的不仅要关注肥料本身的养分和配比,同时还要关注肥料的形态、助剂、应用和施用方法,以及土壤、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
当前,正处于“十三五”向“十四五”过渡阶段。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张赓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十四五”发展进行了展望。他指出,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农业发展,从政策上进行了推动,节水农业技术在发展从推广面积和产业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农业水肥一体化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提升效率。” 张赓表示,“水肥一体化将取代传统的沟渠地面灌溉施肥成为中国水肥高效利用事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和重点。”
提效是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的关键
29日下午,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专题论坛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魏占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保万魁、中国农业大学张卫峰分别从行业的角度对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的发展现状标准建设和试验示范进行了阐述,大家一致认为,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的发展和应用,不仅能更好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对推动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意义重大。
张卫峰
张卫峰以河套地区的玉米种植为例,介绍了脲酶/硝化抑制剂在氮肥减量增效的效果。他指出,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为了追求产量大量的使用了氮肥,然而当地农户常规氮素利用效率仅为39.16 %,处于较低水平。经过减少氮肥施用和加入脲酶/硝化抑制剂优化处理,控释肥处理和脲酶抑制剂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60.02 %和58.32 %,不仅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同时对保护环境也大有裨益。
保万魁
保万魁从发展动态、标准体系、农业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前肥料增效剂发展动态与标准化进展。他指出化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完善肥料增效剂的标准体系尤为必要。当前,肥料增效剂硝化抑制剂在适用范围、基本要求、使用量、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已经初具标准,但在农业应用中,更完善、更基础、更具地域特色标准仍然在被市场需求。在标准化与农业应用进程中,还需要行业和企业发挥更多的主动性。
魏占波
“化肥问题已经是国家的战略问题,即使农业问题吧,更是环保问题。”魏占波指出,当前我国化肥行业在技术、资源、环境等各方面承压,NI和UI对氮调控的研究是全世界农业和环境领域的十年热点。在稳定性肥料发展方面,全球稳定性肥料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稳定性肥料发展历程与农业发达国家同步并跑,未来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发展应当助力我国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需要整个产业多方推动,稳定性肥料提供技术支撑。
会上,国内外相关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生产企业,如巴斯夫中国、科氏、索尔维,南宁汉和、河南心连心、云南云天化、新洋丰等企业代表,也分别结合自身在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市场推广,进行了阐述。大家纷纷表示,抑制剂及稳定性肥料在提升肥料的利用率和效率上作用显著,同时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在作物营养、植物抗性、环境友好等方面也产生利好效果。
参加本次会议的企业,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会议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从政策上了解了行业热点、把脉行业发展,同时对行业先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国农资传媒出品
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编辑 | 郑晓
主管 | 魏萌
监制 | 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