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方法国标: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及对应检测项目盘点
食品检测方法国标: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及对应检测项目盘点3.塑料容器表面的微生物及微尘杂质污染;2.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各种有毒助剂,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盐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可能会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影响食品的气味、味道以及颜色,更可能会释放出一定量的有毒害化学成分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这些化学成分会迁移到食品中而被人体摄入,危害人类健康。塑料食品触材检测项目:1.塑料中残留的有毒单体、裂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几种典型塑料有毒单体 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己内酰胺、苯乙烯、双酚A、丙烯腈 ;
“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 简写:FCM) 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中与食品有接触的材料。
电饭锅,果汁机,咖啡机等各种厨电产品的普遍使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却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产品中的食品接触材料,如塑料,橡胶,着色剂等可能会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释放出一定量的有毒害化学成分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这些化学成分会迁移至食品中从而被人体摄入,危害人类健康。
涉及的产品包括:食品包装、餐具、厨具、食品加工机械、厨电产品等、
食品接触材料包括:塑料、树脂、橡胶、硅胶、金属、合金、纸张、纸板、玻璃、陶瓷、瓷釉、着色剂、印刷油墨等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可能会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影响食品的气味、味道以及颜色,更可能会释放出一定量的有毒害化学成分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这些化学成分会迁移到食品中而被人体摄入,危害人类健康。
塑料食品触材检测项目:
1.塑料中残留的有毒单体、裂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几种典型塑料有毒单体 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己内酰胺、苯乙烯、双酚A、丙烯腈 ;
2.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各种有毒助剂,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盐类;
3.塑料容器表面的微生物及微尘杂质污染;
4.复合包装袋使用的黏合剂和溶剂残留,印刷油墨等。
金属食品触材检测项目:
重金属溶出量测试(4%乙酸)、铅(Pb)、镉(Cd)、铬(Cr)、镍(Ni)、砷(As)、锑(Sb)、锌(Zn)
橡胶食品触材检测项目:
联苯胺、萘胺、间甲苯二胺、氯苯胺、苯基萘基胺、丙烯腈、氯丁二烯等。
玻璃食品触材检测项目:
重金属溶出量测试(4%乙酸)、铅(Pb)、镉(Cd)、铬(Cr)、镍(Ni)、砷(As)、锑(Sb)、锌(Zn)
竹木食品触材检测项目:
五氯苯酚(PCP)、甲醛溶出量、有机涂层的全迁移、砷含量、铅含量、二氧化硫含量、邻苯基苯酚、噻苯咪唑、联苯以及抑霉唑的含量等。
纸食品触材检测项目:
铅(以Pb计)、砷(以As计)、荧光性物质、脱色试验、大肠菌群、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相关标准ISO4531-1:2000与食物接触的陶瓷,玻璃质物件的镉和铅的释放
ISO4531-2:1998与食物接触的陶瓷,玻璃质物件的镉和铅的释放,可允许的极限值
ISO6486-1:1999盛食品用陶瓷器皿、玻璃陶瓷器皿和玻璃餐具.铅和镉的释放
ISO6486-2:1999盛食品用陶瓷器皿、玻璃陶瓷器皿和玻璃餐具.铅和镉的释放 可允许的极限值 [1]
欧盟:框架法规:(EC) No 1935/2004
专项指令:EU No.10/2011,84/500/EEC(2005/31/EC)等
特定物质指令:氯乙烯指令78/142/EEC、环氧衍生物指令(EC)No 1895/2005等
德国:框架法规:LFGB第30、31和33章
BfR技术建议
法国:French Décret nº 2007-766 French Décret nº 2008-1469
DGCCRF 2004-64;
美国:21CFR 170-189;
CPG 7117.06&07 和CPG 7117.05;
加州:美国联邦食品级法规及美国加州65号提案;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卫生管理办法:如《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标准:GB13113-1991,GB 13114-1991等;
日本:日本《食品卫生法》(Food Sanitation Law 370);
韩国:《韩国食品卫生法》;
来源:我要测网
本号发布的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要测网不对其完整性、合法性等负责,来源于网络的资料和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害相关利益,请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
投稿邮箱及业务洽谈anyw@woyao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