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的生僻字大集:一场生僻字的较量
最难的生僻字大集:一场生僻字的较量标签鬲:两个读音,作为青铜用具,读(lì);而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gé),想必你一定听说过“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故事,这里的“胶鬲”就是第二个读音,此外,鬲(gé)津,一个古水名称,在今山东、河北一带。窃曲纹铜鬲安徽博物院藏 读音
逛博物馆常常会遇到几个生僻字让人心痒难耐,影响观展心情,应广大小伙伴号召,推出“疑难杂字”专栏,从“越王时代”展出发,看展解字,今日是青铜饮食器具篇。
青铜礼器作为礼乐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古代先民祭祀宴饮的重要器具。从西周早期开始,青铜礼器从“重酒组合”慢慢转向“重食组合”,食器种类渐渐增多完善且更加注重实用功能。这次“越王时代”展厅中有不少青铜食器具,你都认识吗?
一、鬲 lì作为在博物馆经常出现的青铜器,人们却常常会把它认作鼎。事实上,作为鼎的手足兄弟,鬲也很无奈啊,不知道姓甚名谁也就罢了,连“面孔”也经常被认错。不过其情可免,考古学中,“鼎鬲文化”被广为研究,鼎、鬲的渊源瓜葛也很深。
窃曲纹铜鬲
安徽博物院藏
读音
鬲:两个读音,作为青铜用具,读(lì);而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gé),想必你一定听说过“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故事,这里的“胶鬲”就是第二个读音,此外,鬲(gé)津,一个古水名称,在今山东、河北一带。
标签
鬲,空足者,为鬲,这也是它和鼎最大的区别。大口,缩颈,鼓腹,有附耳,不过商朝前期多无耳,下部较为丰满的腹部增大了受热面积,更加实用。这样的鬲,像一个憨态可掬的三脚萝卜,颇为可爱。鬲在商代早期开始出现,盛于春秋早中期,衰于战国中期,秦汉时期完全绝迹。
功用
那么问题来了,鬲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青铜鬲,由早期陶鬲发展而来,其功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陶鬲的功用。而青铜鬲,在研究中一直是作为食器来研究。这一点,容庚和朱凤瀚先生都表示赞同,其中,容庚先生在《青铜器通论》中将其归于烹煮功用。
作为烹煮用具,鬲主要用以烹煮粮食作物,也可用以烹煮小型动物的肉类。
圆鼓鼓的腹部是它功用的最大体现,“大腹能容天下能容之事”,而鬲的鼓腹也决定了鬲可以煮不少食物,在食器家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后来出现的食器也离不开鬲的功劳。
“鼎鬲之间”
“
许慎《说文解字》说道:“鬲,鼎属。”
《汉书·郊祀志》:“鼎,空足曰鬲。”
”鬲,鼎的属类,空足的鼎,就是鬲。
鼎鬲古文字部分对比图
(第一排为鼎、第二排为鬲)
(从左至右顺序为甲骨文、金文、篆文)
二、甗 yǎn甗中有鬲,彼此相伴,从字形上来看,甗的左下边部分正是炊具“鬲”,事实上,甗的存在是离不开鬲的。
除了鬲,甗还离不开一件青铜食器——甑(zèng)。甑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用蒸锅的上部,是一种瓦具,用以蒸煮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甑和鬲的中间还会放有蒸架用以放置食物,这种蒸架叫做箅(bì),跟现代的蒸架用具一样,有孔用以隔开甑和鬲。
顺口溜
空足鼎为鬲,鬲甑合成甗,甗非如此易,还有箅来凑。
铜甗
潜山市博物馆藏
读音
甗:读作(yǎn),古代食器中的蒸煮炊具;也是一个古代地名,在今济南附近。
标签
宋太宗时长安民耕地得器,初无识者,其状下为鼎三足,上为方甑,中设铜箅(bì),可以开阖,制作甚精,有铭在其侧。学士句中正工于篆籀,能识其文曰:“甗也,遂藏之秘阁……”
这是文献中关于甗最早的记载,很明确的是,甗为上甑下鬲,下部也可为鼎或釜,中间由箅隔开。可以看出,甗是一种复合炊具,不单单由一种炊具组合而成。商周时期出现青铜甗,秦汉之际曾出现铁甗,到东汉时,甗基本消亡。
功用
从甗的造型不难看出,甗的功用等同的现在所用蒸锅。
《博古图录》记载:“甗之为器,上若甑而足以炊物,下若鬲而足以物,盖兼二器而为之。”可炊可煮,兼具了两者的功能。
那么甗是怎么使用的呢?
就是在鬲的三足(鬲多为三足,也有四足,在此不加赘述)之间放置柴火烧火,鬲中放入水,箅上放置食物到甑中,鬲中水烧沸产生的蒸汽就会煮熟食物,难以想象我们现在使用的器具在千年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古人的智慧真的非常强大。
甗的古文字对比图
(从左至右顺序为甲骨文、金文、篆文)
上甑下鬲,非常巧妙,是不是很形象了呢?
三、簋guǐ
看到这个字,是不是感觉有些熟悉却又不敢相认呢?
吃货应该都知道甚至去过“簋街”。其实在博物馆里这个字也很常见,常出现于青铜食器部分。
标签
簋,读作(guǐ),音同鬼。在食器家族中,做饭有工具,盛饭当然也得有。
簋,侈口,卷沿,深腹,圈足,从金文的字形来看,簋字特别像一双手拿着勺子从一个器皿中舀取食物,这种形态把簋的功用表现了出来,非常形象。
簋字 金文
簋的形态比较复杂,不仅有三足、四足的簋,还有无耳朵簋、四耳簋、方座簋等,形态各异。
簋在商代早期出现,商中晚期、西周时期盛行,是一种盛饭器具,相当于现代所用放大版的“碗”,难以想象这个碗怎么这么大。
文献中记载用作礼器,祭祀时盛放稻谷,《周礼》中有记载明确表明:“凡祭祀共(供)簠、簋,实之陈之。”
铜簋
南京博物院藏
小知识
簋不仅是食器,它也是古代列鼎制度的 重要部分,其常与鼎一同出现。
在商周礼制中,青铜簋通常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此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举行盛宴常用“九大簋”,就是九个大簋盛放食物,显得非常丰盛,客家人称此为“九子碟”,寓意九子登科。看来我们今天所沿用的很多器具都离不开古人的创造与智慧。
四、簠fǔ
在“越王时代”展厅你一定看到过这样一件青铜器:它们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并排放置在展柜中,既然一样,为什么要放两件呢?如果这样想,那你就错了,其实,它们也可以是一体,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标签
簠,读作(fǔ),《说文》记载:“簠,黍稷圜器也。”是古代祭祀或宴饮所用的盛放稻谷等食物的青铜器具。
文献中也将簠称为“胡”或“瑚”。簠是有同样大小规格的两件器具构成的,上下可以组合为一体,也可以分开使用,直口,平底,斜腹,其基本形状都是长方形。“越王时代”展厅中的这件“楚屈子赤角铜簠”乃是存世仅见的屈氏礼器。
楚屈子赤角铜簠
湖北省博物馆藏
簠的功用其实和簋相似,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曾对《周礼》中经文有所注解:“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也就是说,簋、簠都是用来盛放谷物粮食的器具。
大胆想象一下,方簠用来吃烤鱼,圆簋用来涮锅是不是很不错?
小知识
铜簠多流行于南方地区,北方多用“敦(duì)”,其形制源于南方常用的竹木器,此观点,郭宝钧先生有所佐证。
值得注意的是,“鼎簠”组合多出现于一些小贵族的墓葬中,而西周晚期的中、大型墓葬以“鼎簋”组合为多。
关于簋、簠、盨(xǔ)
它们三者均作为盛食物的器具而颇受重视,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 据说,盨由圈足簋演变而来,多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盨特别像簠,它也是由两件构成,只不过盖体比较浅,倒是很像放大版“盘子”;
也有的考古学家认为盨就是簋、簠结合的产物,功用基本类似,从形态上来看,也不无道理。
所以,簋、簠、盨,你搞清楚了吗?
原创: 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