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故事里的威海:故事中的威海 60

故事里的威海:故事中的威海 60名重于时的于令淓,与翰林院诸大家交往颇多,与海内书法大家、文学名士切磋技艺,探讨学术,彻夜不倦。他的书法理论渐渐轰动书法界,对书法繁荣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1787年,于令淓被任命为莘县教谕。下车伊始,见到孔庙破落失修,随即倾力从整修孔庙开始整顿教育,然而,年迈的于令淓经不起繁重的工作,上任仅78天,就不得不告病休养。但是,不足百日的历职,因为他鞠躬尽瘁地勤政给老百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母亲葬于大水泊村东邹山下,于令淓在墓旁结茅庐为母亲守墓。空旷山野,远离村疃,寂寞偏僻,于令淓怀着不尽的哀思为母亲背土筑坟。山风凌厉,背土负重,汗流浃背,双目染疾,村人敬其孝心,送来羊肝治眼疾,于令淓婉言谢绝。母亲的墓旁有一块巨型方石,突兀耸立,方方正正,于令淓喜爱之至,经常在方石上练字,并给自己取号方石。此后,他所书作品多落款方石、方石老人。于令淓背土筑坟之余,一边研习举子业,一边苦练书法,或用手指在地上画写

故事里的威海:故事中的威海 60(1)

于令淓,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贡,曾任莘县教谕,钦赐翰林院检讨。于令淓自幼生活在家乡大水泊村,不幸的是身为廪生的父亲于选早亡,撇下年幼的于令淓。祖父于其珣远在安徽省池州府知府任上,无暇顾及老家。于是,教育年幼的于令淓的重任落在了他母亲李氏肩上。母亲谆谆告诫儿子:“你父亲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嘱咐你要成大事,必须从根本做起。”

何谓根本?母亲说:“于家人是靠读书步入仕途,读书人展示在世人面前的首先是字。你父亲去世,咱家失去廪生的补贴,生活有些拮据,但是大水泊于氏有多家藏书楼,我可以去打个招呼,你尽力去读就是了。练字不需要太大的费用。当年,困境下的岳飞的母亲教岳飞用沙盘练字,我们还不至于如此。你的叔、伯、兄、弟都是写字的妙手,你可以向他们学习。有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读书人,首先要将自己写的字能拿得出门。”

年幼的于令淓谨记母亲的教诲,在燕址堂学堂认真听先生讲课,课余在藏书楼浏览,手中总是拿一根树枝,随时随地练字。德行谦恭的于令淓深得族人喜爱。出于对孤儿寡母的怜悯,大家给予相依为命的母子生活上接济。于令淓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发奋学习,以图报答。尽管他不喜欢八股文,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研习举业,在堂伯父于熙学家与堂兄于迈、于度促膝切磋文章、书法。他也因此深得在宦海沉浮、博通经史、书法造诣精深的堂伯父指点。

然而,肩负教子重任的母亲,不堪生活重负,积虑成疾,瘫痪在炕,生活不能自理,手脚痉挛,口不能说话。深知母亲艰辛的于令淓悉心照料母亲,一天数次到药房请大夫给母亲诊病、取药、询问护理事宜,按时为母亲按摩痉挛的手脚,翻动身体,洗换褥单,防止产生褥疮。去药房取药时,总是再三向大夫求教煎药的经验、喂药的注意事项。每次给母亲喂药,必先尝尝凉热,然后再喂母亲喝下汤药。母亲的饮食都是于令淓亲手调喂的。但天不遂人愿,瘫痪在炕两年的母亲还是带着无限牵挂离开了人世。

母亲葬于大水泊村东邹山下,于令淓在墓旁结茅庐为母亲守墓。空旷山野,远离村疃,寂寞偏僻,于令淓怀着不尽的哀思为母亲背土筑坟。山风凌厉,背土负重,汗流浃背,双目染疾,村人敬其孝心,送来羊肝治眼疾,于令淓婉言谢绝。母亲的墓旁有一块巨型方石,突兀耸立,方方正正,于令淓喜爱之至,经常在方石上练字,并给自己取号方石。此后,他所书作品多落款方石、方石老人。于令淓背土筑坟之余,一边研习举子业,一边苦练书法,或用手指在地上画写,或用草棍画沙土,或将树枝敲碎蘸着水在方石上练写,在练写中揣摩字体的最美结构,笔力与笔画的关系。他按照堂伯父的指导,从研习颜真卿书法开始,进而专攻秦篆、汉隶、魏碑。三年守墓,时时练习,心慕手追,意到笔随,书艺大进。以书法著称的堂伯父见到于令淓的习字,啧啧夸道:“落笔龙腾凤舞,自成一家。”

故事里的威海:故事中的威海 60(2)

于令淓在守墓期间,他的长子于书佃始终陪伴在左右,从未远离。父亲背土筑坟,幼小的于书佃帮助父亲撮土;父亲练习书法,童言无忌的于书佃在一旁品评。耳濡目染,于书佃自幼就爱上了书法。于令淓见儿子的评说虽然粗浅,但是审美眼光有独到之处,对自己的运笔心领神会,在旁用树枝模仿的字体,倒也有几分劲道,觉得是块练书法的料,便口讲指画,刻意指点,谆谆教诲。可以说,于书佃的书法是在陪伴父亲为祖母守墓时起步的。

为母亲守墓三年期满,于令淓专心讲肄经史,对唐宋诸家进行文评,居室取名“勤贻堂”,文评名曰《勤贻堂稿》。于令淓自幼研习举子业,留心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章,收集订有明清以来的科考佳作,不仅自己研究,还散发给子侄研读。1774年,山东省乡试考为副贡,1777年参加顺天乡试,竟以末场字句微碍,被易为贡元。1783年,在顺天乡试中得中举人。这时,于令淓已经71岁。1784年,主讲直隶永平府“敬胜书院”,教导学生端正行为,立身要正,廉洁处事,不事雕琢,将大水泊的学风带到书院,未足两年,士风纯正,文风日新,所教之士后来多有成就。

1787年,于令淓被任命为莘县教谕。下车伊始,见到孔庙破落失修,随即倾力从整修孔庙开始整顿教育,然而,年迈的于令淓经不起繁重的工作,上任仅78天,就不得不告病休养。但是,不足百日的历职,因为他鞠躬尽瘁地勤政给老百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名重于时的于令淓,与翰林院诸大家交往颇多,与海内书法大家、文学名士切磋技艺,探讨学术,彻夜不倦。他的书法理论渐渐轰动书法界,对书法繁荣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乾隆皇帝到翰林院时,见过于令淓的书法作品。喜欢诗书的乾隆皇帝品评于令淓的书法:“此老人之书……入山林则有余。”于令淓听到后,在自己的“方石”号后加上了“老人”二字,似乎带有钦赐“老人”二字的意思。

于令淓的书法,秉承先世家学,探源于秦篆、汉分、六朝、于钟、王诸家,另辟门径,标气骨,写性灵,雄浑多姿,曲屈娇耀,笔墨间生气凛凛,性真情挚,感人至深。名家叹道:“笔所未到气已吞。”于令淓的大字,铁筋杈桠,尤其奇伟。

胶东一名武官去济南拜访升迁的上司,在街上遇到一个卖一张特大宣纸的人。围观的人只是惊叹,却不知道买回去可作何用,叽叽喳喳,无人问津。武官挤进人群,大喜望外,说:“我买下。”

一位商人对武官说:“你花高价买这么大的一张宣纸,买回去割成小块用,岂不是多花了钱?”

武官说:“我们胶东的于令淓是一位奇人,书法盖世。若在这张特大宣纸上大展雄毫,必是天下伟观。”

围观的达官豪商对于令淓的大名也耳熟,深知于令淓书法的名气。可是,特大的宣纸已经被武官买下了,大家只能望“纸”兴叹。

武官携宣纸回到胶东,到大水泊村登门恳请于令淓赐字。于令淓见到宣纸,高兴得拍手叫好,将宣纸平展放在地上,围着宣纸徘徊多日,终于大呼一声,泼墨挥笔飞扬,一挥而成。“飞鸿戏海”四个大字跃然纸上。及至署名落款时,体力不支,突然,于令淓掷笔倒地休克。家人大吃一惊,你呼我唤,掐人中挠脚心,慌做一团。过了好长时间,于令淓终于在家人的呼唤声中苏醒过来。

如此巨幅“飞鸿戏海”,轰动百里,谁不想一睹为快?尤其书法爱好者,更有珍奇收藏家,不乏盗宝者!为防不测,于令淓吩咐家人将巨幅“飞鸿戏海”字幅锁在内室。然而,当那位武官前来取时,不知哪位梁上君子凭借绝技已经将巨幅“飞鸿戏海”盗走,室内只剩下所用大笔一支。这支大笔是由一百余支毛笔叠插而成。中间一支笔直径一寸多,笔头根部粗若碗口,笔毫劲健,是由雕毫制作。能用雕毫笔的人,臂力非练就能拉开强弓不可。

“飞鸿戏海”巨幅被盗窃,在大水泊引起巨大震惊。于氏族长委托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征求于令淓的意见,将这支巨笔交由族内祠堂代为保管,于令淓点头应允。从此,这支传奇的毛笔收藏在于氏祠堂。

春节贴春联,是胶东的习俗。因此,买春联是节前必备的工作之一。然而,在拥有众多书法大家的大水泊村,却不必为此忙活,书法家总把乡亲们肯取自己写的春联视为对自己的赏识。于令淓和于书佃父子早就备好了写春联的大红纸,摆好了笔砚,在贴春联的锣鼓声中,为接踵而至的乡亲写春联。在门庭若市的氛围中,他们不分远近乡亲,来者概不拒,让乡亲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其中有的人不仅仅是为了取春节的春联,更是为了取一份值得收藏的书法珍品。

平时,于令淓对培养书法后起之秀尤为关心。凡是为书法前来讨教者,不问远者近邻,于令淓一视同仁,不厌其烦地讲解书法真谛,手把手地传授技艺,让来者畅然满意而归。以书品彰示人品,是于令淓的为人宗旨。潘阳王朝幹评论于令淓的书法时写道:“……就书法观之,瘦劲入骨,具有大家气质。精于一业的人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如于令淓以他的仁孝之心,形于笔墨,自然超凡脱俗……”

漳州知府毕所譡作诗《于方石检讨行书》一首:

独运精心成一家,挥毫落纸走龙蛇。

苏黄风格遥相印,海国声名董迩遐。

晚年的于令淓,回顾自己从事书法创作的心得体会,总结出文字资料,撰写《勤贻堂稿》《蔚斋试草》《方石书话》等十八卷。

故事里的威海:故事中的威海 60(3)

自幼生活在书海笔林中的于书佃,耳濡目染,酷爱书法,受父亲于令淓影响无深。但是,天资聪慧的于书佃并非跟在父亲身后亦步亦趋地模仿笔画,而是对父亲的书法理论深入钻研,做到心领神会,这也成为他挥毫的指导思想。别人是在欣赏书法的外在美,他是在读书法,读出字的精神内涵。所以他的书法独树一帜,名震齐鲁。

生性耿直、刚正不阿、落落寡合的于书佃在1798年参加山东省乡试时,考取举人,被任命为济南府训导。他带着自己心爱的毛笔到济南赴任。他见到自己管辖的学宫杂草丛生,一片狼藉凄凉,摊贩却拥挤于学宫周围。卖食品的、卖玩具的、竟有卖试卷的,嘈杂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聪明的摊贩知道涉世不深的学生多来自富裕人家,其钱好赚,于是把学宫变成了闹市。与摊贩染有分利的前任,对此种闹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视而不见。新训导的到来后,摊贩们竞相请客送礼,谋求一个好的摊位。没有想到竟惹得于书佃怒发冲冠,将摊贩全部驱逐,净化了学宫秩序。

于书佃联络济南绅士,群策群力,鼎新文庙,使济南文风士气焕然一新。家有学子的市民无不拍手叫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一举措烧掉了学风的懒散惰气。

满城青柳半城泉的济南修建大明湖,建造了宏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大明湖”牌坊。牌坊为五间七彩重昂单檐式,飞檐起脊,脊上和微翘的檐角上,都饰有吻兽。牌坊顶部有黄色琉璃瓦覆盖,檐下有云头斗拱承托,拱下额坊彩绘旭日云鹤、金龙戏珠、西番莲等图案,六支立柱和十二支斜柱支撑着三阶式错落的坊顶,柱的下面由石鼓夹持。坊额“大明湖”三个鎏金大字,特邀书法名重于时的于书佃题写,落落大方的“大明湖”的“明”字却多出一画,“月”字一旁陪伴的是“目”字。

有人说,“趵突泉”石碑上的“突”字少了一点,是被泉水流到“大明湖”去了;有人说,“大明湖”的“明”字之所以是“目”字旁,表明“大明湖”是济南的眼睛;有人说,古时候,象形的“明”字左边是窗户,右边是月亮,到了后来,把左窗的形态简化为两横,就是很多古贴的“明”字是“目”旁;有人说,书法家笔下无错字,少一点多一横是常事,有意无意都无所谓,不可厚非;有人说,清朝实行文字狱,聪明的于书佃为了防止背上反清复明的罪名,故意在“日”字中加一横,言外之意是大明朝在看着你清朝的作为。

于书佃留下千古佳作“大明湖”坊额和“大明湖碑记”,供世人欣赏和评说。

道光年间,著名书法评论家泾县包世臣从清初到道光200多年的众多书法家中遴选出不足一百名书法家,对其进行书法造诣评论,撰写出《艺舟双楫》,于令淓、于书佃父子二人皆选入书中,这是难能可贵的。

济南抚军慕于书佃书法大名,凡有笺札文柬都请于书佃代为书写,一而再,再而三。起初,于书佃不以为然,久而久之,于书佃不堪其烦。抚军也觉察到于书佃的不耐烦,便甜言蜜语地奉承于书佃。于书佃耿直的秉性,刚正不阿的气质,岂是几句甜言蜜语就可灌糊涂的?他的行为适得其反,惹起于书佃的反感。每次为抚军书写行文都有一些刺耳的话传入抚军耳朵。不知趣的抚军竟想把于书佃抬到抚军衙门为他书写信札,惹得于书佃怒从心起,怒斥道:“岂有此理!这不是把我当成他的家奴了吗?”将来人轰到门外,足以见得于书佃不畏强权、不攀高附贵的气概。

书法如其人,劲筋铁骨,没有媚态,刚毅中见逸致。他的书法备受人们喜爱,人品和书品在书法界博得广泛推崇。

历下县有一个姓张的富家公子,可能是凭借家资,不知用何种手段搞了一个孝廉的称号。但他虚有其名,身居孝廉却不孝不廉。被虐待的父亲忍无可忍,将这个忤逆的不孝之子告到官府。披着孝廉外衣的张公子被社会舆论搞得很是狼狈。窘境下的张公子想依仗家资巨富,请名重于世的于书佃为他题字,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价。他暗地里派人对于书佃说:“张公子仰慕您的书法作品,想让您给写一幅字。署上您的大名,并书写张公子为兄,便以五百两黄金为酬。”

于书佃听后勃然大怒,怒斥张公子的种种劣行,将厚颜无耻的说客赶出家门。

于书佃除了潜心入微地研究书艺外,也涉猎经史子集,尤其喜爱诗歌,主张诗书相辅相成:书在诗中,呈现佳境;诗在书中,别具情趣。他的读书札记中多处论诗,颇有见解。

1801年,父亲于令淓在大水泊老家去世,于书佃即卸任奔丧,像当年于令淓对祖母那样,在父亲墓旁结庐为父亲守孝。此时的僻静使他更加厌倦城市的烦躁和尔虞吾诈,也深知自己的秉性与世不合,决意潜心研读经史,研究书法,不再出仕,过起陶渊明般的世外桃源生活。

(于书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