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层袖服饰:素雅与妍丽的交织
壮族三层袖服饰:素雅与妍丽的交织壮族服饰与人生礼仪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壮人的生命历程中,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转换正是通过服饰的变化来实现的。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人们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穿戴仪式,希望能带来吉祥幸福。春天,广西巴马壮族妇女赤足在水田里插秧。壮族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插秧,有“开秧门”、“打泥仗”的习俗。当稻作农耕成为壮族先民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之后,女人的劳动量增大了。水稻的生长期较长,耕作与田间管理的技术复杂,大量农活都要由女人承担。这就决定了壮族服装围绕稻作生产的需要呈现出简单实用、美观大方的总趋向。大山深处的马关马尾冲村古老而宁静。壮族居民的房屋掩映在高山白云之间。壮人喜包帕,式样千差万别。包帕的高矮、色彩与纹样的不同,成了识别不同壮族支系的标志。壮人多生活在山区或丛林地带,山高风大、荆棘丛生,包帕可御寒,可避免伤害,还可以增加美感,何乐而不为?南方雨水多而日照长,壮人在户外活动时常戴竹笠。壮族各支系竹笠的式样及戴
以青黑色为主色调,缀以鲜艳多姿的纹饰,看那怒放的花朵、翩翩的蝶儿,抑或神奇的鸟与蛙绽放在精巧的服饰上,古朴、深沉,却又艳丽、雅致。青山绿水间,辛勤的壮族人,将劳作的感触、生活的点滴、细腻的情思,甚至人生的悲欢都倾心熔铸在了他们的服饰之上。
素雅与妍丽的交织:壮族传统服饰
撰文、摄影 / 梁汉昌
与人生息息相关壮族聚居地东起广东连山,西至云南文山,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南则与越南相邻。境内群山连绵、河流纵横、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
当稻作农耕成为壮族先民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之后,女人的劳动量增大了。水稻的生长期较长,耕作与田间管理的技术复杂,大量农活都要由女人承担。这就决定了壮族服装围绕稻作生产的需要呈现出简单实用、美观大方的总趋向。
大山深处的马关马尾冲村古老而宁静。壮族居民的房屋掩映在高山白云之间。
壮人喜包帕,式样千差万别。包帕的高矮、色彩与纹样的不同,成了识别不同壮族支系的标志。壮人多生活在山区或丛林地带,山高风大、荆棘丛生,包帕可御寒,可避免伤害,还可以增加美感,何乐而不为?南方雨水多而日照长,壮人在户外活动时常戴竹笠。壮族各支系竹笠的式样及戴法各不相同,实用又美观。壮人喜短衣长裙,固然是受楚文化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处于湿热、多山、多水的环境中。穿短衣凉爽透风,便于行走、涉水及劳作。居于高寒山区的壮族,则上着短衣,下穿百褶长裙;裙上的多层皱褶厚重而密不透风,有一定的保暖作用。
春天,广西巴马壮族妇女赤足在水田里插秧。壮族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插秧,有“开秧门”、“打泥仗”的习俗。
壮族服饰与人生礼仪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壮人的生命历程中,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转换正是通过服饰的变化来实现的。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人们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穿戴仪式,希望能带来吉祥幸福。
壮族虽然没有明确的成年仪式,但自古有“凿齿、文身、绣面”之俗,如今则有“换装、穿耳、改发型”之风。那坡县“黑衣壮”姑娘十五六岁要举行“穿裙子礼”,而此前只能穿裤子;龙脊的壮族姑娘,要穿耳洞、戴耳环、扎发髻、插银梳,并开始戴上颈圈和手镯。在每年三月插秧前举行的狂欢节上,男女青年聚集在一起欢歌、择偶、幽会、定情。姑娘们经过对歌的选择,将自己精心刺绣的绣球、毛边布底鞋等赠送给新相知;小伙子们则忙着将手镯、戒指、银链回赠给可心人。大家沉浸在甜蜜与欢乐之中,暂时忘却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
婚礼是人生最辉煌的大礼。壮族姑娘在出嫁前会用很长时间绣制自己的嫁衣,织绣出一张或数张色彩绚丽的壮锦和绣花被面,作为自己新婚的礼物。壮族女子婚服的款式与节日盛装相同,多为上衣下裙,但更为华丽庄重。隆林沙梨壮的新娘一定要穿黑衣黑裙配镶黑色的花纹头巾;广西扶绥、云南富宁等地的壮族新娘则穿大红衣裙大红鞋,还要用大红布或红绸盖头;龙脊的壮族新娘要着黑衣长裙,扎黑底绣花腰带;“黑衣壮”新娘要佩戴双鱼对吻银项圈。
广西龙胜和平乡金竹壮寨的穿耳场面。壮族妇女自古以来就有穿耳的习俗,且多在少年时期由长者为幼辈穿耳。
壮族服装以黑色为尊贵的颜色,不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服装的色调还是有不同的变化。青年时代壮族女子服装的颜色犹有蓝白、浅绿,装饰图案的色彩也清新明丽;中年的服装以深蓝、绿紫为主,仅有少量图案的亮色作为点缀,显得素雅庄重;老年的服装更是一身纯黑,深沉宁静。壮族妇女用服装色彩的变化,巧妙传递出人生季节的转换。
△ 这是壮族最有创意的服装式样之一。立领斜襟,长仅及腰,腰部突然收缩,使半圆形的下摆上翘,领襟、下摆、袖口均有精细的缠枝花和几何纹饰,深受人们喜爱。
丧礼是人生的终结。走过了青春的华筵、壮年家业的兴旺,面对的将是衰老与死亡,这是人生不可逃脱的宿命。但生于歌声又死于歌声中的壮人,其葬仪既悲痛又热烈。对于八十岁以上仙逝的老人,家中的亲人不再难过,认为死者已走完了人生的全过程,应该为他或她而高兴。生命的环舞,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永无休止。
壮族服饰将诞生的隆重、成长的喜悦、恋爱的陶醉、嫁娶的热烈、年老的尊贵、死别的悲怆,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广西西林县马蚌镇那岩村的壮族女子头戴绣花“夹帕”,身穿“姐妹装”,显得十分端庄。
刺绣与织锦的融合刺绣与织锦作为壮族服饰的主要装饰元素始于清代。壮族女孩从小就要学习刺绣与织锦,在长辈的口传心授与同辈的帮带竞争中,她们在少女时代就掌握了高超的技巧,并且开始为自己制作嫁衣了。犹如清代黄彦坊《岭南女工咏·绣花》诗所云:“徐牵彩线十分妍,花样翻新最可怜。漫道小娃犹稚齿,看伊绣出并蒂莲。”壮锦在清代既是皇家贡品,又是壮族婚嫁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清代壮锦图案繁密而富于韵律感,色彩鲜丽明亮,质地坚韧耐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迁,广西龙州县的金龙镇板送等地的壮族依然呈现着户户浣纱、家家织锦的景象。
广西南丹仿清代壮族式样的婚礼服,十分艳丽夺目。
壮族的刺绣物品多种多样,包括绣衣、绣裙、绣花裤、云肩、勒子、围腰、腰带、绣花鞋,还有绣球、荷包、香包、头帕、背带、门帘、床帘、帐檐等,其中绣球和背带最具特色。刺绣手法以平绣为主,还有锁绣、贴布绣、打籽绣、堆绣、挑花等多种绣法。壮族的刺绣图案受大自然活泼美丽的生命所感染,多为繁密花枝、蝴蝶凤凰、花鸟鱼虫等,且造型活泼、色彩鲜艳,流露出南国女性对大自然特有的倾心。
△云南砚山壮族“锦侬”乾坤蛙图案的局部。巨大的立蛙由形态不同的如意形巧妙穿插而成,凤、鱼游弋其中,隐喻男女欢爱。
自然崇拜的折射壮族传统服饰纹样中有着很浓的动物崇拜印记。壮族对青黑色的喜爱可能源于壮族先民对青蛙、青蛇、青鸠、水牛的崇拜。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廖明君在《壮族自然崇拜文化》一书中指出:“在自然万物之中,在壮民族世居的生态环境里,鱼、蛇、蛙、鸟、牛等与人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此,壮族先民更有理由视上述动物为自己的同类,认为他们可以对壮民族的农业生产或人口繁殖发挥重大的作用,进而赋予它们特殊的神性和神力,并对之极力讨好和膜拜。其中,由于青蛙所具有的生殖与丰饶双重文化功能,使蛙崇拜在壮族动物崇拜文化群中居于主体性地位。”广西恭城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尊上的“蛇戏蛙”纹,广西宁明、龙州花山崖壁画上的蛙人形,即古代壮族先民蛙崇拜的遗迹。宋代以后,壮族织锦与刺绣兴起,原来在肉体、青铜器、岩壁上刻画的崇拜物图案,自然就转移到服饰上来了。
广西西林的壮族妇女正在织布机上织壮锦。
对鸟的崇拜,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乡摩所村壮族侬支系“仰侬”妇女及马关县夹寒箐镇小么所村壮族侬支系“督侬”妇女在服饰的形态上给了人们最有力的证明:“仰侬”妇女常将长裙左盘右旋绞结在后腰下状如鸟尾,而“督侬”妇女则将小孩的帽饰制成一只美丽的鸟。
对牛的崇拜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现今仍然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小广南村一带传承的壮族侬支系“道侬”妇女服饰:其头饰的两侧上方扎成高耸朝天形如牛角的形状。由此推断,这个族群在早期应该就是牛部落。这些图案纹饰,虽然历经漫长岁月的历史变迁,却仍然保持着原始的形态和鲜活的印记。
△龙脊壮族妇女饰银之风甚盛。银手镯大如护腕,图案为突起的银珠和十字花叶纹,采用錾刻、纽丝与烧蓝相结合的工艺。银胸吊为双银链挂圆盾造型,下缀各种微缩的兵器和工具。
壮族传统服饰纹样中也有许多花崇拜的印记。花在壮族传统服饰中是主纹饰,闪现在姑娘们的头帕、围腰、衣袖边、腰带、鞋以及新婚温床的被面上。廖明君在《壮族自然崇拜文化》中指出壮族对于花的崇拜有两层含义:“由于花是植物的精华所在,更是植物繁衍的关键性器官,因而在壮族先民的心目中,花也就具有决定性的文化地位——主宰着人类的生死存亡乃至来世再生……当人类女性始祖姆六甲从花中出来后,我们不难察觉这实际上是壮族先民对花的生殖崇拜的结果。这种对花的生殖崇拜是那样的强烈,以至于花不仅生了姆六甲,而且其生殖能力还通过姆六甲继续发挥作用——创造出了人类万物。”和壮族古老传说中的蛙神一样,花有生殖、性爱与收获的能力。天上的凤凰蝴蝶、地上的走兽、水中的游鱼,都环绕着它。它与凤凰、蝴蝶相叠合的图像——“凤穿花”、“蝶恋花”则暗示着男女欢爱、阴阳和谐、万物生化。
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平安村妇女穿着夏装走在龙脊的梯田间,的烟雾与鲜艳的服饰融会在一起,迷离而悠远。
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服饰和平原地区一个民族一般只以一种服饰为主不同,壮族不同支系服饰的差异很大,从款式、纹饰、色彩到工艺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呈现着与别的民族共同体不同的文化特质。
壮族各支系服饰的形态各异,可谓一方一俗,各方言区、次方言区特别是小土语区可视为其界分。服饰的差异与语言的差异是互为表里的。在语言上差异较大的两个族支,其服饰也出现较大的差异。
壮语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北部方言区包含桂北、桂边、邱北、红水河、右江、柳江、邕北、连山八个次方言区,南部方言区可分为德靖、文麻、砚广、左江、邕南五个次方言区。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道侬”妇女身着盛装,紧身短衣,下摆呈扇形,因其在鬓角上方将花格子头帕拉成高耸朝天的双角形而得名“角帕侬”。
在壮语北部方言桂北次方言区,广西龙胜和平乡龙脊壮族妇女至今还保持着古朴典雅的“椎髻对襟”传统。贵州省从江县刚边乡三百河畔的壮族,因与苗侗杂处,男女服装与苗侗相似。
在壮语北部方言桂边次方言区,广西乐业县壮族服饰因方言的差异呈现出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北部方言小区的壮族妇女,头上包黑白格子土布头帕,身穿圆领大襟窄袖的黑色土布上衣;南部方言小区的服饰,头饰与北部的逻西无别,但衣服为高领大襟浅蓝色细格子土布上衣。广西隆林自治县东北部的沙梨乡壮族自称“布瑞”,女子头帕为白色,两端有黑花织带及细线穗装饰,身穿黑色斜襟束腰窄袖短上衣,下穿蓝黑色、细灰白方格的短百褶裙,裙内穿黑色的唐装便裤。沙梨壮因其所穿衣短齐腰,裙长至膝,裤长过脚,有如层楼迭起,显得错落有致,因此被人们称为“三层楼”。革步乡与金钟山乡一带的壮族人,老少皆着一种内外衣同时穿的“姐妹装”。这种“姐妹装”流行于南盘江流域如西林县的马蚌及云南师宗县的五龙等地。衣服深沉的青黑和幽幽的淡绿色,令人产生神秘肃穆之感。
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妇女热情好客。她们身后的干栏式房屋依山而建,毗邻成排。
在壮语北部方言邱北次方言区,云南师宗县五龙乡的“白沙”壮族服饰,在清代还以尚白为特色。清代夏治源《入槽杂咏》诗云:“蛮女偷闲点素妆,顶盘高髻耳联珰。短衣细袖翩跹舞,白折腰裙拖地长”。至今师宗五龙乡水寨白沙女子的服饰,上穿深蓝的“姐妹装”,还依稀可见诗中描写的影子,只是白折裙已消失无踪了。富裕人家还戴上祖传银饰,闪亮的银光给整套清丽明净的蓝调子服饰平添了几分华贵之气。现今云南邱北县八道哨乡的“黑沙”服饰,与清代《伯麟图说》记载的“沙人多依水居,服尚黑”一样,在盛装上大量饰银。银饰相传是仿宋代壮族首领侬智高之妹侬智英的铠甲和战袍制作的,远看如武士闪亮的铠甲一般,显示出沙人的尚武精神。
△广西南丹县穿清代大襟衣的壮族女子。右衽门襟俗称“大襟”,通常在领袖、门襟处用镶滚装饰,在清代壮族中风行一时。女装衣襟上用云头如意纹,装饰多用缠枝或折枝花纹。
在壮语北部方言右江次方言区,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平圩村壮族与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坡芽村壮族居住在右江上游的剥隘河畔,女子盛装盘髻于脑后,以银钗固定,再以两头有几何纹桃花的黑色长帕缠绕头上。桃花的纹饰正好形成对称展开的状态,犹如一顶华丽的高帽。
在壮语北部方言红水河次方言区,广西贵港市的壮族妇女将蓝色方巾折叠成三角形后包裹整个头部并在下巴处打结。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的壮族人是明代广西、广东爆发瑶族大起义后,统治者从桂西招募至桂东戍守,局势稳定后落籍定居的当年壮族兵的后裔。兵把桂西的婚嫁与生活习俗带到南乡,但他们无法从家乡带来足够婚配的女性,因此一些当地的瑶族妇女被迫与兵结合。这种结合令壮族服饰增加了一种十分特殊的类型——高顶头饰。它用竹壳做成内托,以白布裹之再包黑布,最后缠以红布条或绣花带,高耸巍峨。关于这种头饰,南乡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兵定居南乡,将来不及逃走或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瑶族女子强娶为妻。新婚之夜,瑶族女子为了表示对亲人的悼念,要求用白布缠头,壮族丈夫不许,瑶族女子力争。双方妥协的结果是:女子先用白布包头,再罩黑布在外,露出白边,象征为亲人戴孝;黑布上再缠红巾,表示新婚吉祥喜庆。这种悲喜并存的头饰是南乡壮族已婚妇女独具特色的传统。
△广西乐业县新化镇磨里村的壮族女子,身穿高领大襟浅蓝色细格子土布上衣,领襟、盘肩、袖口均镶数条大小不一、色彩各异的布条及花边,显得朴素清新。
在壮语南部方言德靖次方言区,广西那坡县的城厢镇、龙合乡及靖西县安德镇一带的壮族男女均着上下一色纯黑的对襟土布衣服。人们因其服装的特点称之为“黑衣壮”。
在壮语南部方言砚广次方言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维摩乡波倮冲村、大新寨村及文山县平坝镇杜孟村下寨屯壮族侬支系“锦侬”服饰,大概是因妇女头缠刺绣及菱纹织锦带、形似巍峨的花冠而得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小广南村壮族侬支系“道侬”妇女盛装头饰的两侧上方扎成高耸朝天的角形如牛角,所以由此得名“角帕侬”;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乡摩所村壮族侬支系“仰侬”妇女,在探亲访友或下地劳动时,常将长裙左盘右旋绞结在腰下状如鸟尾,为此在古代曾被称为“骆越”,壮语意即鸟崇拜的越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夹寒箐镇小么所村壮族侬支系“督侬”妇女的上衣下摆上翘呈弧形,对襟胸前垂满银锁、银花等银饰。
广西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的壮族男子穿着琵琶襟上衣,这源于清代满族风格的坎肩。
在壮语南部方言文麻次方言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开化镇新平坝村壮族土支系“平头土僚”服饰以繁密的绣饰著称。上衣后背绣饰分三层,上层在方框内绣太阳纹及小飞龙,中间为“壮王印”加古壮字,下层为三个连续的布贴绣。平头土僚的服饰为何独有“壮王印”?相传明末清初之际,交趾(今越南)常来骚扰。开化府要在短期内筑城墙御敌,而军士男丁不够用,于是平头土僚妇女积极响应官府号召前来筑城,城墙很快就修好了。为表彰平头土僚妇女的功劳,官府特批女子在衣服上绣官印以资纪念。
在壮语南部方言左江次方言区,广西龙州县壮族服饰以金龙乡最具特色。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节上,当身着黑色长衫、手弹天琴、脚摇响铃的金龙壮族姑娘在台上一展歌喉,台下观众无不惊艳。广西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一带的壮族服饰,男子尚穿少见的琵琶衣,脚打黑色绑腿,颇显英武之气;女子则穿短衣长裙,戴织锦帕包头,在户外戴小尖头斗笠。中越边境的青山绿水间,因仍有身穿这种服饰的人们在活动而显得更有灵气。
实际上,制作传统服饰的壮族女人并没有学习过美学原理,却能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并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制作出色彩和谐、变化丰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精美服饰,不禁让人深深感动。
色调深沉、样式简洁的壮族传统服饰,将艳丽精美的纹饰点缀其上,将稻作民族对土地、山林、鲜花的热爱倾注其中,将人生的悲欢离合绣进了一针一线。
广西龙州壮族女子手弹天琴、高唱山歌。天琴是壮族支系偏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
幕后故事:难以停下追寻的脚步
2005年5月,我向《南宁晚报》社递交了辞职报告。曾有很多人问我为何要这样做,其实只为了圆心中多年来的一个梦。
在信息技术充溢世界的今天,许多民族都有了很大变化,首当其冲的便是民族共同体最明显的外在文化符号——服饰的变化。壮族也不例外,其传统服饰在很多地方已难觅踪影。作为一名地道的壮族人,我也曾认为这就是社会进步所致。然而,当不断面对人们询问“壮族是什么样子”、“在南宁哪里有壮族的文化符号”之类的问题而无法回答时,我终于决定去看看历经多次暴风骤雨后的壮族还遗存着哪些文化遗产。
实际上,在2001年我就萌生了用摄影手法去抢救性记录濒危民间文化遗产的想法。2002年8月,我在假期用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家乡隆林进行了一个月的田野调查。我常常不得不跪着拍摄——因为我的心灵被这些文化瑰宝深深震撼了。自那以后,每逢节假日或遇有价值的民俗活动,我便放下采访任务,无数次奔向可爱的故乡。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广西博物馆举办了我的《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霓裳摇曳的中国隆林》民族文化遗产专题摄影展。
2007年1月,接力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民族文献画册《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在接力出版社及其创始人李元君女士的帮助下,这一年的七月,我开始了追寻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征程。五年的时间里,我造访了五百余个偏远村寨,将壮族传统服饰凝固成永恒的记忆。
在寻访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桂西、桂西北、桂西南和滇东南地区的壮族服饰,大多还保持着传统的模样。那些建立过壮族古国或产生过强大土司政权、壮族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居住地形越复杂、交通越闭塞的地方,往往服饰的种类越多样,民族的风格特点越鲜明。然而随着壮族民众价值观及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即便是这些地方的壮族群众,也越来越少制作那些耗时费力的传统服饰了。也许,这次田野调查的记录将是农耕时代壮族传统服饰的最后遗存了。这些文明成果因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而成为“遗产”,成为映照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一道绚丽晚霞。在我们以“超常规”的速度追赶现代物质文明的进程中,上天的馈赠、祖先的遗产,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一旦受损就不可再修复的人文资源,蕴藏着人类文明发展最宝贵的历史基因。
2009年9月1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颁奖典礼及作品展览在广州举行。我的一组十二幅壮族“娃仔背带”摄影作品获得“人类贡献奖”提名奖。2012年3月,《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系列丛书之二——《壮族服饰文化》出版了。
到目前为止,我辗转于八桂大地已经八年了。因为有太多的艰难困扰,我也曾无数次暗下决心要放弃,却又一次次在风雨中再次上路。直到今天,我仍然没有走完八桂大地。或许从地理的角度来讲,八桂山川是可以走完的;但从精神角度来讲,却是永远也无法走完的。
(梁汉昌: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视觉人类学研究室主任,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 End <<<
精彩版式呈现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2.09月刊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