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6年跟拍记录3个孩子成长:28年跟拍19个孩子 结果扎心 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

6年跟拍记录3个孩子成长:28年跟拍19个孩子 结果扎心 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那些和父母依然保持良好关系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因为父母愿意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他们做朋友,认同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言听计从,而是只有父母和他们站在一边的时候,才会“选择性听话”。孩子渐渐长大,很多父母还在沿用小时候的教育方式,亲子大战一触即发,父母却不曾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权已经失效。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开始追求自我的意识。从向内的穿衣打扮,到向外的交友生活,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化要求。

第二次失望:

父母的话语权是有期限的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

“6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12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

孩子渐渐长大,很多父母还在沿用小时候的教育方式,亲子大战一触即发,父母却不曾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权已经失效。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开始追求自我的意识。

从向内的穿衣打扮,到向外的交友生活,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化要求。

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言听计从,而是只有父母和他们站在一边的时候,才会“选择性听话”。

那些和父母依然保持良好关系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因为父母愿意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他们做朋友,认同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一旦父母和他们站在了对立面,父母的话就会快速“失效”。

住在新米尔斯的史黛西,声称自己和妈妈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因为无论自己做任何决定,母亲都会无条件支持她,每当她遇到困难和挫折,母亲都会给予她爱的鼓励和力量。

可即便如此,她们也经常因为“出门时间”“衣服样式”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一架。

每次出去玩之前,妈妈都会要求她几点前必须到家。

但在青春期的女儿眼里,这样的限制无异于破坏母女关系的“紧箍咒”:

“她会说一个时间,但我没按时回过。”

无独有偶。

康沃尔郡的塔伦也表示,如果父母能一直支持自己、认同自己,他们的家庭关系将非常和谐。

他热爱有组织、有纪律的军训,明白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更将名牌大学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但当妈妈强迫他吃下自己不想吃的三明治时,塔伦还是“叛逆”了。

当妈妈威胁他:“你要么吃掉它,要么倒掉。”

塔伦转手就将盘子里的食物倒进了垃圾桶。

6年跟拍记录3个孩子成长:28年跟拍19个孩子 结果扎心 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1)

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的话语权就开始逐渐失效。

可惜的是,很少有父母能注意到这点,他们会习惯性地掌控孩子的生活,而这样收到的只能是叛逆和反抗。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提出过“前喻文化”,大致意思是在传统社会里,赋予了父母不可违抗的权威,晚辈需从长辈那里学习经验。

所以在过去的教育里,父母之命是不可违的。

但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孩子们能接触的信息也愈发全面。

他们认识世界的渠道从以前单一的靠父母教导,到能自己独立探索,这就导致父母在他们心里便不再权威。

所以说,上天赋予父母教育孩子的权力,通常只有十年左右的有效期。

无论用或不用,它都会像食物一样准时过期。

到了这时,父母不必失落,不必慌张,坦然和孩子站在一边,给他们最有力的支持和最温暖的鼓励,就是最好的教育。

6年跟拍记录3个孩子成长:28年跟拍19个孩子 结果扎心 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2)

第三次失望:

终其一生,我们的孩子只能成为普通人

网上曾流传过这么一张图,相信每对父母都曾经历过,从幼儿园时“我家孩子一定是一个天才”到成年后“能顺利结婚就行”的幻灭。

6年跟拍记录3个孩子成长:28年跟拍19个孩子 结果扎心 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3)

纪录片中的欧文父母,亦是如此。

不同的是,他们的幻灭,是眼看即将登顶却坠入谷底。

出生于体育世家的欧文,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游泳、足球、网球、高尔夫……几乎样样精通。

为把欧文培养成运动健将,父母倾注了全部精力。

小欧文也不辱使命,小小年纪就斩获众多奖项,甚至在12岁那年,一跃成为英国青少年游泳冠军。

6年跟拍记录3个孩子成长:28年跟拍19个孩子 结果扎心 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4)

但命运偏偏就不如人意,21岁的欧文,在高手如云的游泳队中被降维碾压,尽管他每天都在拼命训练,但就是没法达到备赛标准,只能遗憾退出。

坚持十几年的体育梦想被迫就此终结,尽管难掩失望,但欧文的父母还是选择给他鼓励。

结束运动生涯后,欧文选择去银行工作,每天平均12小时的工作时间,尽管辛苦,但这就是生活。

6年跟拍记录3个孩子成长:28年跟拍19个孩子 结果扎心 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