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于是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有人来求助——伸手帮助——没有回报——事后埋怨——寒心——再帮助……说实话,我自己以前就是这样的情况,别人来找我帮忙,从来都不会拒绝,总觉得都是朋友,不帮不行吧,万一不帮了跟他关系不好了怎么办。常常委屈自己都要把这个忙给帮好,但帮助之后没有任何回报又觉得对方太没有人情味了,一点都不记得我的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矛盾之事?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可以理解为特别好说话,喜欢跟着别人的说法走,并且常常通过委屈自己来讨好别人,这样的一类群体。虽然说造成无法拒绝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这一群体比较特殊,几乎都不懂拒绝,所以这里特别说明一下。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1)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无论多忙,只要有人来找他们帮忙,无论会付出多少,他们总会毫无原则的照单全收,比如有人来借钱,请他跑个腿取个快递,请吃饭。

你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你不拒绝呢?他们的回答要么是不好意思,要么是不知道怎么开口,要么是我就是这样的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自己开心也好呀,可是他们好像不怎么快乐,事情结束之后还一大堆抱怨,觉得受了委屈,觉得寒心了……

更奇怪的是,既然受委屈了,寒心了,那下次就不帮好了。不存在的!下次他们仍然无法控制自己,如此往复,痛苦循环。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矛盾之事?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2)

01 不敢拒绝的背后,是讨好型人格在作祟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可以理解为特别好说话,喜欢跟着别人的说法走,并且常常通过委屈自己来讨好别人,这样的一类群体。

虽然说造成无法拒绝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这一群体比较特殊,几乎都不懂拒绝,所以这里特别说明一下。

说实话,我自己以前就是这样的情况,别人来找我帮忙,从来都不会拒绝,总觉得都是朋友,不帮不行吧,万一不帮了跟他关系不好了怎么办。常常委屈自己都要把这个忙给帮好,但帮助之后没有任何回报又觉得对方太没有人情味了,一点都不记得我的好。

于是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有人来求助——伸手帮助——没有回报——事后埋怨——寒心——再帮助……

通过分析这一群体不懂拒绝的原因,最后扩展到大部分人群,发现基本都适用,有以下四点:

1. 内心的恐惧

2. 好面子症

3. 不是不想拒绝,而是不知道该不该拒绝

4. 不是不想拒绝,而是不会拒绝

02 内心的恐惧:怕得罪,怕伤和气,怕撕破脸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3)

但凡是涉及到因为恐惧而不敢拒绝的情况,基本上内心的想法都是:怕得罪人,怕伤了和气,怕和对方撕破脸难堪。

有一位职场中的女性朋友遇到过咸猪手的客户,当时她毫不客气的痛骂了对方一通,可后来没多久就被单位辞退了,说她已经得罪了客户。

更可笑的是她的直属上司临走前给她上了一堂课:说服务客户就得学会吃亏,学会听黄段子,讲段子,学会战队。

她觉得实在恶心,果断走人了。

当然她的做法我完全赞同,但我相信大部分女性朋友遇到这种情况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此时内心的恐惧困扰着他们。

工作丢了怎么办?

那个人来找我麻烦怎么办?

下次见面尴尬怎么办?

如果是面对对方已经触碰你底线的情况,一定要果断。这时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想法应该占主导,别人已经得罪你了,这时候任然不果断拒绝,已经不是宽容,而是纵容了。

既然对方不仁,没有考虑过会不会伤和气,会不会撕破脸,那你又何必考虑?

对于内心恐惧,给你的答案是——果断,你没法满足他们的欲壑难填,继续姑息他们就会要得更多。所以干脆自己放下和气面孔,保护自己的利益。

我们要收回自己的钱、要推开客户的咸猪手,就要冒着失去一些关系的风险,保护更大的利益关系!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4)

03 好面子症

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面子上过不去呀。似乎面子有时候比命重要。也正好应了一句话:涂了BB爽进棺材,死要面子。

有些人,一生为了面子而活。挖空心思,制造虚假繁荣,打扮得光鲜亮丽,只为享受别人的吹捧。但是背后的恐慌空虚,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对特别爱面子的人来说,生活太累,自己太难。

拒绝这件事上仍是如此,当初借钱死要面子,打肿脸充胖子,一咬牙借给对方自己的积蓄。事后别人欠债不还,仍然死要面子不敢开口要钱,哪怕自己都揭不开锅了,也要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宽松富裕。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5)

热播剧《都挺好》当中的大哥苏明哲简直就是极品,死要面子,在家庭里面他想一直保持一个他是大哥他最厉害的形象,非要给爸爸买房子,本来和妻子商量好把家里的老宅卖掉然后买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结果苏明哲为了挣一个面子,豪气的在苏家人的面前答应买三室一厅,还是由自己付全款。

结果把他妻子气个半死。他这么做就是要让别人觉得他是好大哥,孝顺的儿子,但是他的这些都是牺牲自己妻子和女儿的幸福换来的,妻子和女儿都还在温饱线挣扎。

好面子已经在很多人身上成了一种症,想要治就得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面子,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的,通过委屈自己换来的面子,只会丢了更大的面子。

正如李嘉诚所说: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6)

04 不是不想拒绝,而是不知道该不该拒绝

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导致最后因为没有主见而稀里糊涂答应对方的求助,这也是我们不懂拒绝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判断标准之一:让意愿归意愿,能力归能力

想不想是一回事,能不能才是更重要的事。换做是任何人,都会想帮助别人,因为这是社会需求。

可是想一想有没有遇到过有一些人会这样说:“这点小忙都不肯帮,简直太不讲情面了”,“他竟然忙到没时间来帮我,我要跟他绝交”,“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他太不够意思了”。

有没有发现?那些因为拒绝而造成最后双方关系破裂的,不是因为帮助者没有能力帮忙,而是因为求助者认为帮助者压根就不想帮。

这难道不是哑巴吃榴莲,有苦说不出吗?你明明是想帮他的,但是对方却认为你不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觉?

其实是拒绝者没有向对方表达清楚,没有区分意愿和能力。也就是让对方真的明白你是真的帮不上忙,而不是不想帮。

如何表达会在文章最后一部分说明。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7)

判断标准之二:与个人利益无关

不懂得拒绝的人,往往会在别人提出请求时,感到迷惘、紧张,无法给出明确回复,结果最后半推半就地答应对方。我建议,可以事先设定好这一拒绝的标准:比如某个请求只对对方有利,而且其他人也可以代劳,你就可以果断拒绝。

05 不是不想拒绝,而是不会拒绝

巧用这几招,以后拒绝不用愁:

1、 三明治拒绝法

顾名思义,分为三个部分,上下两层都是面包片,中间夹着的肉或者火腿鸡蛋才是更重要的部分。上下两层只是为中间服务,烘托中层的美味。

放到拒绝当中,上下两层分别表达你想帮忙的意愿,而中间一层表达你要拒绝的理由是因为没有能力帮忙。这一部分虽说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上下两层必不可少,正如上面提到的,一定不要让对方误解为你是不想帮忙,不然你所有的解释对方都会归结为——借口。

比如,对于同事想要你周末帮他加班的请求,你可以这么拒绝:

“你能在这时候想到我,我很开心,说明你真的把我当朋友了,我也是一样。可是非常抱歉,我周末要去女朋友家里拜访家长(可以根据不同的安排而改变,也可以是约定好拜访朋友等),这是上周就定好的事。不然我真的非常愿意帮你分担,毕竟咱们是不见外的好朋友。这次不能帮你真的很抱歉,但是很高兴你能找我。”

面对这样的拒绝,对方怕是很难责怪的。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8)

2、替对方找一个更合适的人选或者方案

虽然有时候我们确实想帮助对方,也有能力帮助,但是也会遇到时间不允许,家人不允许等情况,这时候只是表达清楚理由已经不足以说服对方,而我们自己其实心里也有所愧疚,所以这时候可以帮对方想一个方案,由别人实行。

提出替代方案时,要尽量详细,或是介绍其他的替代人选。千万不要提出另一件自己办不到的事,假如事情无法完成,只会产生反效果,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不守信用、不可靠的人。

如果你提出的新的方案,推荐新的人选完成的效果比你自己做都要好,那这种又拒绝又帮助的方法会给你们的关系升温。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9)

3、多说谢谢与抱歉。

“拒绝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是自己判断后,选择出来的相对好的结果。”在拒绝别人时,要避免使用激烈的言语,首先要为自己无法答应帮忙而道歉,接着要说明理由,最后还应感谢对方的体谅。

正如《关键对话》当中提到的最重要的原则:时刻保持百分之百的尊重与坦诚。

06 最后提醒

就是有那么一种人,你不管怎么拒绝,对方都会用“不够义气,以后再也不跟你玩耍了”,这类的话回复,逼得你不得不帮助他,简直可以说是情感绑架。

换句话说,即使你没有拒绝帮助了他,整件事你完成的不太好,对方又会说:连这点小事都干不好,早知道就不请你帮忙了。

碰到这类的“猪队友”,跑!果断跑!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不仅不会领你的情,还会反过来让你寒心,不要妄想着我不拒绝他,好心帮助他他就不会跟你撕破脸,这恰恰是我们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已。如果碰到这样的标准“猪队友”,一定远离。

心太软总为别人考虑而忽略自己:你总是心太软用好这4种方法(10)

远离猪队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点击关注,你的成长从此刻开始加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