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天才16岁入朝:他烧毁科举书籍
千古第一天才16岁入朝:他烧毁科举书籍丹溪翁行医的事迹,比比皆是。因为他遇到疾病进行诊治时,不拘泥于古方,所以治的病就能痊愈。不过对于各家的方论,却也无所不通。他人拘泥固执、死守古方,丹溪翁确是灵活取舍,但最终又都同古法的精神吻合。这也是丹溪翁能够成为金元四大家的重要原因。 从此,丹溪翁的医术更加出名了。各地因病来请他的人络绎不绝的来到他家,丹溪翁全都应请,前往治病。医者父母心,他也不吝啬将经验传授于其他医者,治的病人共有多少、疾病的情况怎样、用了什么良方、服了什么药而痊愈了,都能从见闻中得知,望闻问切之所谓的道理。一名妇女,产后体内有个东西无法缩回,当地的医生们弄不清那是什么东西,丹溪翁说:“这是子宫。由于母体气血虚弱,所以随着孩子一起下来了。”就用了黄芩当归之类的药物,并用升麻升提,同时采用了加工皮革的公认的方法,用五倍子熬成汤药来洗它,使它的皮收缩起来。不一会儿,子宫就收缩回去了。丹溪翁安慰她说:“三年后就可以再生孩子了
他烧毁科举书籍,一心学医,终成为一代名医
丹溪翁,婺州义乌县人,姓朱,名震亨,字彦修,学医的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
丹溪翁自幼好学,每天能记忆千字的课文,长大了就跟从家乡的先生学习儒经,修习科举考试的学业。按理说,有学习天赋的丹溪翁应该按部就班的考个进士顺利当官,平步青云,但一个契机改变了他的的人生走向。丹溪翁听说许文懿先生得到了朱子第四代传人传授的学说,就去拜师求教,想进一步领会到关于道德和人性与天理之关系的学说,还打算把它作为专门的事业。有一天,许文懿对他说:“我生病卧床已久,但又不精通医术,无法让我康复。你很聪明,超乎常人,也许愿意从事医学这门技艺吧?!”
丹溪翁家中母亲正患有脾病,恰巧对于医学也粗略学过,听了许文懿的话,很慷慨地说:“读书人如果精通一门技艺,即使在当世没有做官,犹如做官一样。”就完全烧毁抛弃了以前修习的科举考试之学业的书籍,专心地在医学上下起了功夫。
从书中悟出了很多治疗的方法,之后便打点行装外出旅游求学,想请教别的师傅,让医术更精湛。当他正苦于寻了很久都没能遇到理想的师傅时,忽然有人把他同一郡的罗先生介绍给他。
罗先生虽然说得到了金朝刘完素第二代传人的真传,且兼通张从正、李杲二家的学说。但心胸却十分狭窄。丹溪翁去拜见他,先后往返多次,罗先生才接见了他,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罗先生一见面就说:“你不就是朱彦修吗?!”原来在当时丹溪翁的医术已有一定的名声。丹溪翁受到接见之后,就面朝北跪拜两次正式拜罗为师,接受他的教诲。罗先生遇到了丹溪翁也很高兴,就把刘完素、李杲、张从正三人所有的书都传给了他,并给他阐发三家学说的要领,并要求丹溪翁:“完全舍弃你原来学过的医术!因为他们不是正道的东西。”丹溪翁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过了不久,就全部掌握了罗先生的学说,回家了。
丹溪翁家乡只听说过于陈师文、裴宗元的学说的医生们,听了丹溪翁的言谈,都很排斥他,只有当初教他经文的老师许文懿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就要痊愈了!”许文懿得了半身不遂的病,十多年都没治好,而丹溪翁用从罗先生那里学来到的医术治疗他,效果却相当好。由此嘲笑而又排斥丹溪翁的众医们,心服口服。几年之内,丹溪翁声望斐然。但他并没有自我满足,而是进一步又把刘完素、李杲和张从正三家的学说加以推论发展完善。
从此,丹溪翁的医术更加出名了。各地因病来请他的人络绎不绝的来到他家,丹溪翁全都应请,前往治病。医者父母心,他也不吝啬将经验传授于其他医者,治的病人共有多少、疾病的情况怎样、用了什么良方、服了什么药而痊愈了,都能从见闻中得知,望闻问切之所谓的道理。一名妇女,产后体内有个东西无法缩回,当地的医生们弄不清那是什么东西,丹溪翁说:“这是子宫。由于母体气血虚弱,所以随着孩子一起下来了。”就用了黄芩当归之类的药物,并用升麻升提,同时采用了加工皮革的公认的方法,用五倍子熬成汤药来洗它,使它的皮收缩起来。不一会儿,子宫就收缩回去了。丹溪翁安慰她说:“三年后就可以再生孩子了,不用担忧。”后来果然应了丹溪翁的话。
丹溪翁行医的事迹,比比皆是。因为他遇到疾病进行诊治时,不拘泥于古方,所以治的病就能痊愈。不过对于各家的方论,却也无所不通。他人拘泥固执、死守古方,丹溪翁确是灵活取舍,但最终又都同古法的精神吻合。这也是丹溪翁能够成为金元四大家的重要原因。
欢迎添加关注、评论!
文章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