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新品种分析:铁矿的深度还原技术
铁矿新品种分析:铁矿的深度还原技术注:部分参考资料《磁电选矿》
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但铁矿石的自然类型复杂,特别是宁乡式铁矿、凌源缅状赤铁矿、内蒙古超细粒赤铁矿、临川羚羊石铁矿、云南低镍红土矿等多种矿物。由于其成分和结构复杂,目前还没有成熟高效的开发利用技术。开发有针对性的新工艺和技术,实现这些矿产资源的利用,将对减少中国钢铁工
业对外国资源的依赖,确保中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东北大学通过选矿和冶金技术的有机结合,针对复杂难选的铁矿石,提出了较为通用的深还原高效分选技术,将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石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深度还原是以煤粉为还原剂,在低于矿石熔化温度的温度下,将矿石中的铁矿物还原为金属铁,通过调节促进金属铁的聚集和生长,形成一定粒径的铁颗粒。还原材料被高度分离以获得金属铁粉。深度还原是介于“直接还原”和“熔体还原”之间的状态。该过程包括两个过程:氧化铁还原和金属铁颗粒生长。其产品是不同于直接还原产品(DRI)和熔融还原产品(铁水)的金属铁粉。
近年来,东北大学对各种矿物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深度还原过程中有价有害组分的迁移和分离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矿物的转化过程和机理、金属相的聚集和生长机理,在此基础上,对缅甸赤铁矿、白云鄂博铁矿等多种复杂难选铁矿进行了深度还原磁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煤粉消耗等还原条件下,可以获得金属化率超过90%的还原材料。磁选后可获得品位85%-95%,回收率90%以上的深度还原铁粉。铁粉可用作炼钢原料。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深还原磁选技术和理论体系,为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部分参考资料《磁电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