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胡德号 战列舰:号从设计与建造开始

胡德号 战列舰:号从设计与建造开始鱼雷的瞄准和发射是怎样进行的?跟操作火炮比,这个过程简单很多, 因为不需要俯仰参数。人们凭8具鱼雷提前量瞄准具获取目标方位和提前量, 这些瞄准具分别装在前部舰桥上、指挥塔里,以及小艇甲板上的后部鱼雷指挥塔里。射程由3具15英尺测距仪计算,一具位于后部指挥塔顶(于1937年撤除),另两具位于两座烟囱之间、舯部探照灯平台两侧(均于1940年撤除;之后使用信号平台上的、本用于5.5英寸炮的12英尺测距仪)。直到1929年,人们都将获得的上述信息发送到下层甲板上“B”炮塔后方的鱼雷计算室。在那里,一台德雷尔火控台会生成鱼雷陀螺仪应设定的参数;1931年后,这项计算工作则在舰桥上的鱼雷指挥所完成。设定完毕后,电路会合,鱼雷指挥塔或后部指挥塔遥控“铁鱼”发射。从水下发射的鱼雷使用压缩空气,而从上层甲板发射的使用无烟火药。鱼雷离开发射管后,一根控制压缩空气供应的杠杆开始活动,热动机使用的煤油被点燃,油料

著:约翰·罗 伯茨
译:杨坚

胡德号 战列舰:号从设计与建造开始(1)

“胡德”号打从设计与建造开始,她的鱼雷武备就备受争议。

1917年8月的最终设计图共标明了10具鱼雷发射管,其中2具位于“A”炮塔前方的水下, 其余8具位于舯部上层甲板。将发射管布置于主装甲带之上的方案并不理想, 但由于舰体装满机械和武器,空间紧张,设计师们不得不这样做。

1918年9 月,海军造船总监尤斯塔斯·特尼森·戴因科特爵士表示了他的担忧,因为鱼雷发射管位于纵贯全舰的主承重梁上方,它们一旦爆炸就很可能炸断军舰的脊柱。不过,在皇家海军看来,出于战术方面的考虑,鱼雷必不可少,于是根据命令,“胡德”号须按照批准的设计建造完工,至于如何布置她的姊妹舰的鱼雷则留待研究。鱼雷一事就这样悬而未决,直到1919年7月。

“胡德”号从设计伊始便一直需要加强水平防护,而此时基于这一要求,她上层甲板的发射管中的4具,连同另两对发射管的装甲防护罩都被撤除。按照设想,保留发射管只是为了试验,它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算是作战武器。结果,这条规定并未被当真,“胡德”号一生都在上层甲板上装备着4具鱼雷发射管。不过,在1929至1931年的改装中,鱼雷发射管像最初那样再次被加装了5英寸厚的装甲。1937年11月至12月在马耳他,“胡德”号上的水下鱼雷发射管和后部鱼雷指挥塔都被撤除了。

胡德号 战列舰:号从设计与建造开始(2)

(上图)1932 年7 月, 上层甲板右舷鱼雷准备区的前部发射器。待装填的鱼雷悬挂在发射器上方,雷头伸入装甲雷库中。在它的左侧,另一枚鱼雷被拆开以便维护,雷尾在左侧,雷体在右侧。

鱼雷的诞生归功于奥匈帝国海军卢俾士上校的才智,以及罗伯特·怀特海德(Robert Whitehead)的技术专长,后者是意大利阜姆(Fiume)的一家工程公司的英籍经理。怀特海德于1866年造出了第一件原型,但真正实用的鱼雷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关键的进展是1908至1909年生产的哈德卡斯尔(Hardcastle)热动机这种改进型推进系统。哈德卡斯尔装置将用于推动鱼雷发动机的压缩空气加热,使鱼雷的航速和射程都翻了倍,分别达到30节和6000 码。这项革新之后,1910年又出现了角陀螺仪,后者使鱼雷能在发射后改变航向,大大增强了整套系统的灵活性。“胡德”号使用直径21英寸的Mk IV型和Mk IV*型鱼雷,它们长近22英尺,重1.5吨。虽然至20世纪30年代,Mk IV型鱼雷被Mk IX*型取代,但前者毕竟是一件包括6000个以上零件的复杂武器。它的动力来自一台径向式发动机,加压水在通过燃烧室时生成超高温蒸汽,驱动发动机。Mk IV型鱼雷依靠定深仪保持在固定深度,依靠陀螺仪控制舵机保持航向。它可装515磅TNT装药,40节时射程为5000码,25节时为13500码。

发射管通过液压设备来装填和回转,每具发射管里一直备有一枚鱼雷,正上方的吊轨下挂着另一枚用于重装填。舰上有两处鱼雷库,均位于“A”炮塔炮弹库前方不远的军械舱里,共存有32枚战雷头。鱼雷库正上方是水下鱼雷发射管,它们位于平台甲板上,朝向与舰体有夹角。主工作区是主甲板上的雷体储藏室,有两座长而窄的升降机通往两层甲板之下的水下发射管室。鱼雷雷体和战雷头入库时,这些部件被放进艏楼前部防浪板旁的一个装卸舱口,通过上层甲板,运送到下方的工作区。因此,向水下鱼雷发射管供弹的工作较简单,但供水上发射管使用的鱼雷则显然必须通过轮车一路运到上层甲板,并在那里组装。

鱼雷的瞄准和发射是怎样进行的?跟操作火炮比,这个过程简单很多, 因为不需要俯仰参数。人们凭8具鱼雷提前量瞄准具获取目标方位和提前量, 这些瞄准具分别装在前部舰桥上、指挥塔里,以及小艇甲板上的后部鱼雷指挥塔里。射程由3具15英尺测距仪计算,一具位于后部指挥塔顶(于1937年撤除),另两具位于两座烟囱之间、舯部探照灯平台两侧(均于1940年撤除;之后使用信号平台上的、本用于5.5英寸炮的12英尺测距仪)。直到1929年,人们都将获得的上述信息发送到下层甲板上“B”炮塔后方的鱼雷计算室。在那里,一台德雷尔火控台会生成鱼雷陀螺仪应设定的参数;1931年后,这项计算工作则在舰桥上的鱼雷指挥所完成。设定完毕后,电路会合,鱼雷指挥塔或后部指挥塔遥控“铁鱼”发射。从水下发射的鱼雷使用压缩空气,而从上层甲板发射的使用无烟火药。鱼雷离开发射管后,一根控制压缩空气供应的杠杆开始活动,热动机使用的煤油被点燃,油料喷嘴打开。这时引擎启动,对转螺旋桨开始旋转。

每枚鱼雷有两个可拆卸的雷头。第一个是操雷头,装有配重的柚木和方便回收的钙发烟器;第二个是战雷头,装有引信、底火和起爆器,用于引爆装药攻击敌舰舰体。战时,人们会设置鱼雷主浮力舱中的通海阀,使它在航程的尽头打开,以免鱼雷被敌方缴获。但Mk IV型的单价为2000英镑①,是皇家海军中最昂贵的弹药之一,因此在和平时期,他们丢失哪怕一枚鱼雷就可能组织调查委员会。即使回收队找到了在海面上冒白烟的鱼雷,它也可能出现意外。阿诺德-福斯特海军少将写道:

“如果鱼雷想添麻烦,有时它会跟回收艇的艇员开玩笑。它停下来,在目标附近慢慢浮上海面,看上去十分温顺,任人们在它的前后端拴上固定索。然而当人们继续回收时,它又像被鱼叉戳中的鲸一样全速跑掉,把小艇拖在后面,仿佛想让小艇沉掉一样。撒欢的鱼雷快跑到头时,有时会像鼠海豚一样上下翻腾,喷出气体,令艇员们紧张无比。”

胡德号 战列舰:号从设计与建造开始(3)

(上图)20 世纪30 年代后期,舰上的尖尾长艇捞回操雷后,仍在冒烟的鱼雷被吊回舰上。画面上方可见将鱼雷运回雷体储藏室的轮车。(“胡德”号协会/ 梅森收藏照片)

但在1941年负责调查“胡德”号沉没情况的两个委员会看来,舰上的鱼雷对舰员的威胁远比这更大。两个委员会都希望阐明究竟是不是上层甲板鱼雷爆炸才导致或加快了军舰的沉没。委员们询问灾难的目击者和之前不久在舰上服役者:军舰参战时,保护鱼雷发射管的装甲罩一般会敞开还是关闭?任副舰长至1940年9月的威廉·戴维斯上校则确认装甲罩会关闭。爆炸物专家约翰·卡斯莱克(John Carslake)上校表示,近失弹不会导致鱼雷爆炸,只有直接击中战雷头的炮弹才会。两个委员会均认为,并没有多少证据证明鱼雷被引爆,军舰沉没应是源于弹药库爆炸。

不过皇家海军造船部的建造师们并不同意委员会的调查结论。持不同意见者中,有一位是第二个委员会的成员D. E. J. 奥福德(D. E. J. Offord),他于20世纪30年代在海军造船总监手下分管对损伤的研究,还有一位则是曾参与该舰设计的海军造船总监斯坦利·古道尔爵士本人。虽然鱼雷爆炸说至今仍有支持者,但之后的分析基本支持两个委员会的结论。

本文节选自《英国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图传:1916—1941》

胡德号 战列舰:号从设计与建造开始(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