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第二阶段:“文革”期间,建设速度放缓,部分已建设工程遭到破坏,使一些地方沙丘开始移动,土壤重新盐碱化。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介个农田基本建设,营造了大面积的农田防护林。防护林 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开始全国的防护林建设,特点是树种单一,防护目标单一,缺乏全国规划,大都零星分布,范围小,难以在大范围形成整体效果。营造典型:华北西北各地防风固沙林(353000平方公里)。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防护林(300000平方公里)。沿海防护林防护林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恢复阶段,林业工作贯彻“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首先在华北,西北和东北西部一些解放较早,有群众基础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并以营造防护林为主的大规模群众造林,知道改革开放后进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目前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局面。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1)

建国初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2)

建国初

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肩负着生态植被恢复和环境条件改善的重大使命,备受世人瞩目。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到“三北”防护林建设,再到10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全国林业生态工程布局。再到六大重点林业工程全面开展,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回顾50多年来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开始全国的防护林建设,特点是树种单一,防护目标单一,缺乏全国规划,大都零星分布,范围小,难以在大范围形成整体效果。

营造典型:华北西北各地防风固沙林(353000平方公里)。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防护林(300000平方公里)。沿海防护林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3)

防护林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4)

防护林

第二阶段:“文革”期间,建设速度放缓,部分已建设工程遭到破坏,使一些地方沙丘开始移动,土壤重新盐碱化。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介个农田基本建设,营造了大面积的农田防护林。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5)

部分地区建设落后

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设计方针,使用多种树种搭配从粗放向集约化发展,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发展为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制定了可行的长期目标。建设面积70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73.5%,覆盖了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去和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造林5212000平方公里,其中人工造林3379000平方公里。飞播造林420000平方公里,封山(沙)育林(草)1413000平方公里。

营造经典:“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建设体系,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全国防沙治理工程,淮河太湖鲈鱼综合治理防护林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辽河流域防护林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6)

退耕还林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7)

退耕还草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8)

退耕还林

第四阶段:进入21世纪,以原来十大林业工程体系建设为基础,确定了全国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涵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通过六大林业工程的实施,截止目前,初步建立起乔灌草搭配,点线面协调,带网片接合,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的森林生态网络和林业两大体系框架。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9)

大好河山

林业生态工程现状(科普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10)

防护林体系

今天看到天气和空气很好所以突然想科普一下我国的林业建设历程,排除工业污染的结果我国的环境比之以前好了很多,绿化率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希望小伙伴都参与到环境改善的大军中来,共同建设家园。欢迎收藏转发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