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练习小篆?学习小篆的秘笈
怎么样练习小篆?学习小篆的秘笈小篆的笔顺同楷书有相当距离。这是学篆书者应当注意的。 篆书笔画要求停匀,柔中带刚,要避免出现偏锋和扁薄的现象。在书写时运笔宜慢,不宜快,不要马虎苟且。篆书笔画较单纯,不如楷书行书那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所以它对线条是否有立体感,足否老辣凝练,就有更突出的要求。正因为“只有一笔”,所以这一笔的功夫就更是重要之至,千万不可忽视。 如写直画: 笔锋先由1处自下而上,徐徐上引,至2处,略提笔后下按,引笔向下至3处,然后提笔向上,至4处而收笔。这里自1至2是逆锋,自3至4是回锋,把两端的笔锋都藏了起来。 横画,孤形,曲线的用笔,基本上也是如此。横画,孤形,曲线的用笔
清闲
小篆的点画形态比楷书简单。楷书的点画各不相同,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姿态;而篆书则比较单纯。 《说文》解释“篆”是“引书也”,引,是拉长的意思。篆书的特点,就是用一根根粗细比较均匀的线条所组成,而不象楷书那样,具有丰富的点画形态。简言之,篆书的基本笔画就是横画,直画,弧形(左弧、右弧)。
蔡剑明书:博观约取
小篆的用笔特点,自始至终是中锋和藏锋。所谓中锋,就是要求笔锋始终是在线条的中心;所谓藏锋,就是起笔时逆锋着纸,收笔时回锋提出。
如写直画: 笔锋先由1处自下而上,徐徐上引,至2处,略提笔后下按,引笔向下至3处,然后提笔向上,至4处而收笔。这里自1至2是逆锋,自3至4是回锋,把两端的笔锋都藏了起来。
横画,孤形,曲线的用笔,基本上也是如此。
横画,孤形,曲线的用笔
篆书笔画要求停匀,柔中带刚,要避免出现偏锋和扁薄的现象。在书写时运笔宜慢,不宜快,不要马虎苟且。篆书笔画较单纯,不如楷书行书那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所以它对线条是否有立体感,足否老辣凝练,就有更突出的要求。正因为“只有一笔”,所以这一笔的功夫就更是重要之至,千万不可忽视。
小篆的笔顺同楷书有相当距离。这是学篆书者应当注意的。
在小篆中,有些笔画看来是一笔,实际上是用两笔或两笔以上拼接而成的,如上所说的环形就是。但在遵守用笔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各书家出于用笔习惯不同,书写笔顺也不一致.下面作些简略的介绍。
笔顺
笔顺
在书写时,拼接的部位,如果没有另一笔遮没的话,起笔时或收笔时要带一点圆势,(拼接的部位,一般在孤形的弯转处)使拼接的痕迹不太明显,如:
笔顺
笔顺
笔顺
笔顺
如果要练习用一笔写成各种转折和曲笔,那要有很扎实的中锋功夫,要求在转折处笔毛不扭曲,笔心仍在点画中,以达到“折钗股”的艺术效果。(“折钗股”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钗原系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质坚而韧:后被借以形容转折的笔画,虽弯曲盘绕而其笔致依然圆润饱满。南宋姜虁《续书谱》称:“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
笔顺
因为篆书有左右对称的特点,所以有些字中间有直笔冒顶的,可以先写这直笔。例如:
笔顺
没有中心直笔的对称字,一般先写中间部分的笔画,有些偏旁或字,则可先写其中的主干笔画,如:
笔顺
小篆的结体特点是整体方正略带狭长,以纵向取势,这与隶书带扁,以横向取势是鲜明的对比,内部结构讲究对称、均匀、平稳。整幅作品的章法也比较齐整规矩,这是初学小篆者必须注意的。
蔡剑明书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初学小篆,在熟惹了《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的基础上,可开始临写传世的秦刻石,如《泰山刻石》。在此基础上,可参考一些清代以下的篆书墨迹,如邓石如、吴昌硕等人的作品。
《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
泰山刻石
邓石如篆书《千字文》
吴昌硕篆:独鹤不知何事舞 赤鲤腾出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