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千里远客思故乡,悠悠瓜洲古渡头

千里远客思故乡,悠悠瓜洲古渡头从瓜洲镇到古渡,还有一段路要走。 瓜洲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积淀的古镇,唐代高僧鉴真就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传播佛经教义;北宋的康王赵构(也就是南宋的高宗皇帝)也是从这里过江南逃;宋金对峙时期,瓜洲又成了战争前线,宋军曾在附近的黄天荡击败南侵的金兵;清代的康熙、乾隆二帝六次南巡,均曾驻跸瓜洲。还有民间的传说,说是杜十娘就是在此怒沉百宝箱后纵身跃入江中。 真是很想看看这个常在古诗词中出现瓜州渡,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此行到扬州,探访古石桥后,从瘦西湖乘坐16路公交车南行,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位于长江边的瓜州镇。小镇和他处没有两样,店铺里,是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水果零食,还有民居斑驳的门扇窗棂,多处正等待拆迁的旧房……不同的,是在我的感觉中,有一种与故人久别重逢的迫切。 瓜洲是古运河上的一座小岛,最初为长江里的流沙冲积而成的暗滩,随江潮涨落时隐时现,因其形状如瓜而得名,又称瓜埠。大约在晋朝

之前,没有去过瓜州古渡,但对瓜洲古渡这个名称却很是熟悉,这全是因了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相思·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其实,提及瓜洲古渡的古诗,又何止白居易的这一首!自从瓜洲成为漕运枢纽以来,这里便成了文人墨客的“逍遥津”。古往今来,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宋代的苏轼、王安石、秦观、陆游;金元时期的鲜于枢、萨都剌;明代的汤显祖、钱谦益;清代的孔尚任、郑燮……很多诗人都吟咏过瓜洲,留下诗文无数。

当初王安石因力主变法而被贬谪到常州。一年后,宋神宗又召他回京。王安石返京走的是水路,由江宁(今南京)沿江东下,一日之间,已到瓜洲。王安石伫立船头,眺望京口,想到人生的不测,以及报国的情怀,五味杂陈,齐上心头,旋即化成一首诗作,更是脍炙人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不过,杨万里的《瓜州遇风》也写的十分贴切震撼:“金钲三声船欲发,天地苍茫忽开阖。恶风吹倒多景楼,怒涛打碎金山塔。涛头抛船入半空,船从空中落水中。势如崩山垧日二十九,声如推随万石之虡千石锺。岸人惊呼船欲没,舟人绝叫船复出。平生所闻杨子江,无风已自波相撞。莫教风动一波起,三日奔腾收不止。君不见,逆酋投鞭欲断流,槁街自送月氏头。”

真是很想看看这个常在古诗词中出现瓜州渡,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此行到扬州,探访古石桥后,从瘦西湖乘坐16路公交车南行,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位于长江边的瓜州镇。小镇和他处没有两样,店铺里,是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水果零食,还有民居斑驳的门扇窗棂,多处正等待拆迁的旧房……不同的,是在我的感觉中,有一种与故人久别重逢的迫切。

瓜洲是古运河上的一座小岛,最初为长江里的流沙冲积而成的暗滩,随江潮涨落时隐时现,因其形状如瓜而得名,又称瓜埠。大约在晋朝时露出水面,成为长江中的沙洲,古渡就在岛的南端。

瓜洲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积淀的古镇,唐代高僧鉴真就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传播佛经教义;北宋的康王赵构(也就是南宋的高宗皇帝)也是从这里过江南逃;宋金对峙时期,瓜洲又成了战争前线,宋军曾在附近的黄天荡击败南侵的金兵;清代的康熙、乾隆二帝六次南巡,均曾驻跸瓜洲。还有民间的传说,说是杜十娘就是在此怒沉百宝箱后纵身跃入江中。

从瓜洲镇到古渡,还有一段路要走。

为了少走冤枉路,我在一家小店买水时,向店主打听捷径。那店主手指南方,说,去镇江吧?就在前面的码头坐船。我笑着解释,我是去瓜洲古渡。他也笑了,说,哦,杜十娘丢财宝的地方,往那边去,转弯过桥,不远。那位热情地店主的手又指着东面。

按照店家的指点,我很快就到了古渡公园。再南行不远,一片树荫下,果然见到一座红柱八角亭。亭中间立着块碑,刻着“沉箱亭”三个大字,背面刻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亭子周边,是圆形的六级台阶,猛一看,好似重物落入水中激起的水纹。也是的,杜十娘的百宝箱,在无数人眼里,笃定很重很重,要不怎敢叫“百宝箱”?想想,类似杜十娘如此重情轻利的女子,在四百多年前和时下都不会很多,而似李甲那般见利忘情的男子更是不会很少,人与人就是如此的不同。在寻访瓜洲古渡中能与杜十娘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千里远客思故乡,悠悠瓜洲古渡头(1)

瓜州沉箱亭

过沉箱亭,再行不远,路边有块巨石,上面镌刻“瓜洲古渡”四个字。这里就是我专程前来寻访的古渡,自然很是兴奋。

千里远客思故乡,悠悠瓜洲古渡头(2)

瓜州古渡

望着岸边锚泊的船只,遥想着当年江面上舟楫往来如梭的繁忙景象,还有那些诗人墨客们,就曾在这里或送别,或登楼,或高吟的情形,思绪也仿佛穿越了千年,终于与先贤们在此地握手相遇了。

如今,由于大运河功能的转变,昨日繁忙的渡口,已湮没在滚滚红尘和岁月的雨雪之中。不变的,只是大江对面的京口,和身后的扬州,仍相隔于一水间。可往来这一水之间的,也早已不是苏东坡过江与好友佛印会面乘坐的那条小船,而是无比恢弘壮观的长江大桥。

抚摸着“瓜洲古渡”的石碑,感慨良久。就在准备离去,再一次寻看古渡时,突然发现还有一块不大的现代石板,是“康王南渡碑”,上面简略记载着康王赵构就在此处南渡杭州,建立南宋小朝廷的往事。读着碑文,又不禁感慨:北宋一朝亡于腐败,最大的贪腐官员“六贼”的名字都刻在这块石碑上了。人家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却是遗臭万年有余辜。这就是历史。

千里远客思故乡,悠悠瓜洲古渡头(3)

夕阳下的江风添了几分凉意,该返回了。

千里远客思故乡,悠悠瓜洲古渡头(4)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