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叫陈伯彦小说(小说精读陈彦主角)
男主角叫陈伯彦小说(小说精读陈彦主角)主角(节选)【文本研读】(注:>>>处为文章精析)审校:张婷 / 美编:马云【编者寄语】主角是什么?是风光无限、粉丝如狂;还是命运垂青、名利双收?在老一辈艺术家心目中,主角是责任、是担当、是自觉施于己身的枷锁。主角是主动承担的苦活,因源于热爱,虽苦却甘之如饴;虽累却无怨无悔。抚卷凝思,令人感动的并非故事的跌宕起伏、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倾尽心血的专研痴迷,毫无保留的薪火相传。苟老师为呈现最佳艺术效果,对扮相一丝不苟,竭尽全力演出直至生命尽头;为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耗尽心力传授绝技;他所代表的老艺术家群体为中国传统艺术赢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对艺术的精益求精、矢志不渝,值得我们钦佩赞颂、传递学习。小说寓平实情节于简约文字,字里行间传递着精神力量、艺术魅力。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主角》,去观察、去聆听、去感悟……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姜玲
中语会“创新协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中国教育实验与改革”一等奖;高中语文教师素质技能评比一等奖;国际楚才作文竞赛高中组决赛辅导奖;高考语文优秀评卷教师;《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通关》《材料备考和思维备考》特约编委;金考卷百校联盟系列特约编委。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杨文慧 / 责编:左佐
审校:张婷 / 美编:马云
【编者寄语】
主角是什么?是风光无限、粉丝如狂;还是命运垂青、名利双收?在老一辈艺术家心目中,主角是责任、是担当、是自觉施于己身的枷锁。主角是主动承担的苦活,因源于热爱,虽苦却甘之如饴;虽累却无怨无悔。抚卷凝思,令人感动的并非故事的跌宕起伏、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倾尽心血的专研痴迷,毫无保留的薪火相传。苟老师为呈现最佳艺术效果,对扮相一丝不苟,竭尽全力演出直至生命尽头;为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耗尽心力传授绝技;他所代表的老艺术家群体为中国传统艺术赢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对艺术的精益求精、矢志不渝,值得我们钦佩赞颂、传递学习。小说寓平实情节于简约文字,字里行间传递着精神力量、艺术魅力。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主角》,去观察、去聆听、去感悟……
【文本研读】(注:>>>处为文章精析)
主角(节选)
>>>贯穿全文,语含深意。
陈彦
①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化了。(苟老师与自己较劲,表面上是格外注意妆容效果,实则是为精益求精、不辜负观众的期待。与后文开演前观众们热情、争相探望相呼应。)
②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③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为了呈现更好的表演效果,苟老师不惜采取节食、吃大黄的极端方式瘦身。几个月,减重几十斤,伤害不言而喻。皮肤的细节,值得关注。在作者充分的铺垫与暗示下,后文苟老师体力不支的情节显得自然而然。)
④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是不见的。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侧面描写,“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口口相传,足见当年的表演深得人心。历经岁月,观众热情如昨,足见艺术魅力持久。苟老师独自面壁,不为外界所动,对角色进行内心体验,体现出他的敬业精神。)
>>>①-④,为故事的开端。开演前苟老师的各项精心准备。
⑤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盛况如前,记忆如昨。观众一如既往的热盼,是主角的动力之源,也是压力所在。)
⑥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声中,她师父出场了。(先声夺人。)
⑦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他与她,人与魂,花甲与妙龄,强烈的反差产生戏剧性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⑧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一连串动作描写,演活了慧娘,再现苟老师的精湛技艺。)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卧鱼”绝技,见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描写细腻,此时 “卧鱼”与平日时间不同、动作不同。细微的差别,唯有徒弟才会觉察。全力支撑赢得了满堂喝彩,却也为力竭而衰埋下了伏笔。)
>>>⑤-⑧,为故事的发展。苟老师对慧娘这一角色的精彩演绎。
⑨《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插叙手法介绍 “秦腔吹火”,补充交代苟老师之前的从艺经历。)苟老师老对她说:“娃,唱戏是个苦活儿、硬活儿。师傅这辈子,还就是看大门的那十几年,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苟老师对主角的定义,表现出其不甘清闲、吃苦耐劳、艺德高尚的责任与担当。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
⑩易青娥明显感到,师傅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自知力竭,薪火相传,苟老师的安排富有深意。)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易青娥珍惜机会,认真学习领悟,完成演戏的启蒙。传统艺术薪火相传、枝繁叶茂有望。)
⑪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三十六口“连珠火”。师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比喻手法,再现动人心魄、绚丽恢宏的场面。这是演出的高潮,也是苟老师艺术生命的极致绽放。)
⑫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运用比拟和衬托,表现了观众被苟老师精湛技艺征服,迸发出持久热情。)
>>>⑨-⑫,为故事的高潮。苟老师倾尽全力演出大获成功。
⑬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朱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青娥,青娥……
⑭“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⑮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⑯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
⑰“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再拌……”
⑱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生命将终,苟老师让青娥附耳,轻声告之配方比例,既体现艺不轻传的特点,更体现其心系星火相传。)
⑲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
⑳朱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
㉑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
㉒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
㉓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㉔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一场精心的演出,一曲生命的挽歌。为演出效果,不惜过激瘦身;为不负观众,拼尽全力呈现;为星火相传,亲授秘方;苟老师用生命诠释了“主角”的含义。此时无言,却给予读者直抵心灵的感动。)
>>>⑬-㉔,为故事的结局。苟老师临终之时心系星火相传。
【知识建构】
//小说中侧面描写的作用//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一)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侧面描写可以激活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获强烈的艺术效果。“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运用侧面描写,对当年苟老师的精彩演绎充分表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这一传神侧面描写,虽写全场听众,却反衬与赞美苟老师“卧鱼”“秦腔吹火”等绝技表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地步,引爆现场观众的无限热情。
(三)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尽管侧面描写常常结合正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但也有些时候,表现人物性格不适宜用正面描写。“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巧妙地借易青娥之口,介绍出苟老师为了能不辜负观众的期待,为了能够再现完美,付出的努力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