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归经:吃杨梅读沈周我爱杨家果
杨梅归经:吃杨梅读沈周我爱杨家果李濂在宁波做了两年多的官就调任山西,而杨梅却始终牵动着他的心弦。相比之下,同样任职于北方,在北京做官便可有机会沾沐皇恩,品尝到鲜美的杨梅。李东阳曾在一次文华殿讲筵过后受赐杨梅,为此他写下“官河催载满船冰,十月(别本作“五月”,应为五月)杨梅入帝京。” 的诗句。作为重要的南方贡果,杨梅始终享有优先漕运的权利。或许因为实在是美味,李东阳吃着杨梅竟“沁齿不知红露湿”。以太湖沿岸为核心的江南腹地,至今仍是最主要的杨梅产区。根据沈周的考证:“杨梅家湖之弁山,其族衍于杭、于苏、于明(即明州,宁波古称),林林然号为蕃盛。”他认为,杨梅发源于湖州的弁山,随后播迁于苏浙,以至“一支至子孙数百不止。”端午时节,各色水果丰盛繁茂,琳琅满目,但如果要算时令尝鲜,杨梅最为应景合时。其肉质细腻,酸甜多汁,一口咬下去甘美可口,难怪连明代大画家沈周都对它钟爱不已。“江南花果树,珍异属杨梅。沈老挥毫顷,能移数颗来。”生活于
吃杨梅 读沈周
我爱杨家果 丸丸绛雪丹
明 沈周 花果二十四种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文/王瑀(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图书馆副馆长)
端午时节,各色水果丰盛繁茂,琳琅满目,但如果要算时令尝鲜,杨梅最为应景合时。其肉质细腻,酸甜多汁,一口咬下去甘美可口,难怪连明代大画家沈周都对它钟爱不已。
“江南花果树,珍异属杨梅。沈老挥毫顷,能移数颗来。”生活于弘治至嘉靖年间的开封人李濂(1488-1566)面对着沈周所绘的杨梅图,庆幸总算能实现“移栽”杨梅的幻想。
李濂与沈周并无交集。后者于正德四年(1509)去世时,前者还在老家读书。传说七岁便“可诵千言,九岁能为诗”的李濂并未在科考上耽误太久。正德九年(1514),二十六岁的他便得中进士,由此开启仕宦生涯。正德十六年(1521),李濂赴任宁波府同知。在这里,他得以遇见心中“珍异”的江南杨梅。
以太湖沿岸为核心的江南腹地,至今仍是最主要的杨梅产区。根据沈周的考证:“杨梅家湖之弁山,其族衍于杭、于苏、于明(即明州,宁波古称),林林然号为蕃盛。”他认为,杨梅发源于湖州的弁山,随后播迁于苏浙,以至“一支至子孙数百不止。”
李濂在宁波做了两年多的官就调任山西,而杨梅却始终牵动着他的心弦。相比之下,同样任职于北方,在北京做官便可有机会沾沐皇恩,品尝到鲜美的杨梅。李东阳曾在一次文华殿讲筵过后受赐杨梅,为此他写下“官河催载满船冰,十月(别本作“五月”,应为五月)杨梅入帝京。” 的诗句。作为重要的南方贡果,杨梅始终享有优先漕运的权利。或许因为实在是美味,李东阳吃着杨梅竟“沁齿不知红露湿”。
沈周款《杨梅图》
在北京,想吃到鲜杨梅实属不易,李东阳称其“价比隋珠”,日常的解馋还得另想办法。一天夜半,朋友于乔专门送来一坛杨梅干,令他感激不已,匆忙作诗酬谢。这些杨梅干“霜干浅带层冰结”,应是经过腌制后的模样。腌制后的杨梅得以保存更长时间,虽别有风味,但却失去了诱人的汁水。
杨梅易烂,保质期短,即便在原产地,人们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除此以外,连绵的梅雨和捷足先登的鸟类也是收获杨梅的天敌——“鸟口夺生鲜恐烂”,沈周也曾为此忧心忡忡。为了实现“龙睛藏熟久还宜”的目标,通过简单熏制而成的“薰杨梅”应运而生。
相比于鲜杨梅和杨梅干,薰杨梅“肉都不走丸微瘦,津略加干味转滋。”虽然同样会损失一些水分,但仍保留了鲜杨梅湿润的口感。苏州的薰杨梅在正德年间便被作为土特产载入《姑苏志》,并称“家造者尤精”,而沈周的上述诗句也如广告词一般被收录于同书之中。
当然,身在吴地的沈周有足够的自由和便利品尝新鲜的杨梅。“摘落高林带雨枝,碧烟蒸处紫累累。”他笔下的杨梅时节活灵活现,如此诱人。杨梅见红,整个江南都为之躁动。
明 沈周 杨梅村坞图轴 安徽博物院藏
弘治十五年(1502)五月下旬的一天,沈周的忘年交薛章宪丢下手中的农事,冒着暑热从江阴发舟,专程赶到苏州采摘杨梅。“嗜食杨梅”的他,到了之后才发现还是来晚了一步——“时采摘殆尽,仅获一丸紫而大者。”沈周以“千树已空嗟太晚,一丸聊足记曾过。”之语安慰失望的朋友,并绘一画聊资纪念。这件名为《杨梅村坞图》的立轴作品今天收藏于安徽博物院。画面中,薛章宪的小舟系于岸边,本人则面朝着杨梅树林昂首仰望。只是树上一片冷清,与主人公满怀期待的神情形成反差。
薛章宪访杨梅的地方,很可能是苏州西郊的光福一带。这里至今仍是杨梅的主产区。正德《姑苏志》说杨梅“出光福山铜坑第一,聚坞次之。”铜坑山与聚坞山都是光福境内的丘陵,沈周曾多次畅游于此,并形容这里的环境为“群山西奔驻湖尾,通川夹山三十里。”虽然景色秀丽,但杨梅绝对是此地引人入胜的重要理由,例如吴宽就曾有“铜坑山下摘杨梅,曲径人从树梢来。”的诗句,他甚至还曾向光福的张姓朋友乞求杨梅树,意欲移栽到祖茔之中,亲自栽培。因为地利之便,吴宽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而后来身处北方的李濂,便只能看着沈周的杨梅图垂涎兴叹了。
沈周款《杨梅图轴》
款识:我爱杨家果,丸丸绛雪丹。溪园只宜种,只作画图看。成化戊戌(1478年)五月望日,偶忆杨梅而山人忽送至有竹居。食之虽甘酸相半,而情则厚也,因作此酬之,长洲沈周。
“我爱杨家果,丸丸绛雪丹。”在现存的两件传为沈周所作的《杨梅图》上,都留有这样的题诗。不过,沈周对杨梅的爱,并不仅在于它的外观与美味。在沈周看来,杨梅果实从青变紫的成长经历像极了读书人的理想生涯——“自幼好着青碧衫,壮亦绯,老服紫縠裘。”但现实总是如此残酷——那些最终凋零在山野之间的杨梅,它们“遗落于风雨空山,委蜕草莽间,餧(同“喂”)诸鸟雀蝼蚁,无亲无疏,同归于尽,亦所甘心焉。”由此化身为“负才不遇、藳死山林者”的象征与写照。而世间像这样的“杨梅”,一如沈周所叹——“岂一枚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