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金融书籍: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看懂金融书籍: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先来说与国内经济相关的部分。第一个方面是与国内经济相关的几个概念,包括货币、银行体系、利息和通货膨胀。第二个方面是与国际经济相关的概念,包括汇率和国际货币。接下来,我将从金融知识入门指南,以及从国家大事到民生问题,很多大家关心的话题,都可以从金融学中找到答案这两部分出发,带领大家了解金融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生活。在本文最后,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第二层思维非常重要。下面就进入第一部分的解读,了解一下金融知识入门指南。为了破解购买力下降这一谜题,我们需要从两方面来了解与这个主题相关的金融知识。
本书并非是正儿八经的经济学著作,而是一本侦探书籍,它侦破的案件是“谁偷走了我们的购买力”。在这本《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中,作者文晞以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文字,结合触手可及的生活现象,向我们介绍了浅显的金融知识。从钱的历史、纸币的发明、银行的产生到通货膨胀及金融证券的创立等等,为读者剖析房价上涨、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金融现象背后的财富逻辑。
文晞,凡夫俗子一枚,生于中原偏僻乡野,学于京城未名湖畔,籍籍无名之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难以捉摸,表象会让我们迷惑,唯有看到最根本的逻辑,我们才能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做出好的决策。
本书并非正儿八经的经济学著作,作者也不是经济学家。导致作者研究资料,寻求事实真相的缘由,我们很多人也遇到过。那便是遇到了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好些年,结果发现自己的购买力还不如从前?更具体和直接一点,很多人想问的问题其实是,为什么我存了那么多年钱,从之前觉得房价贵,付不起首付,到现在已经快付不起房租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了了解这些真相,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文晞,通过这本《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来看待真实的金融世界。
接下来,我将从金融知识入门指南,以及从国家大事到民生问题,很多大家关心的话题,都可以从金融学中找到答案这两部分出发,带领大家了解金融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生活。在本文最后,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第二层思维非常重要。
下面就进入第一部分的解读,了解一下金融知识入门指南。
为了破解购买力下降这一谜题,我们需要从两方面来了解与这个主题相关的金融知识。
第一个方面是与国内经济相关的几个概念,包括货币、银行体系、利息和通货膨胀。第二个方面是与国际经济相关的概念,包括汇率和国际货币。
先来说与国内经济相关的部分。
第一个概念是货币,货币简单来说就是钱。大部分人都很喜欢钱,这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出来。答案是稳定的购买力。
第二个概念是银行体系。银行体系对于非科班的普通人而言,基本等同于一门外语。其实对于银行体系,我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一个魔术师就够了。为什么是魔术师呢?作者在书中说了一个数据,央行发行一万亿货币量,在存款准备金率10%的情况下,最终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总量将是九万亿。
第三个国内经济的重要概念是利息。对于老百姓来说,利息最直接的意思就是100元存银行,银行明年给我多少钱。2011年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也就是说,明年银行会给我103元。
第四个概念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利息相结合,这才是老百姓购买的实际利率。比如2011年,中国官方公布的CPI是6%,这个数据代表的是通货膨胀率,官方利率是3%。三减六等于负三,也就是说,我们100元存银行,一年之后的实际购买力缩水了百分之三。
说完与国内经济相关的概念,我们来聊聊与国际经济相关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汇率,另一个是国际货币。
汇率的概念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一个国家的货币是苹果,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是西瓜。5个苹果换1个西瓜,这就是汇率。过几天,这个比例变成6个苹果换1个西瓜,这就是汇率的变动。对于汇率,我们需要了解的核心,是对于一个出口大国,自己国家的货币相对便宜是好事,因为这就让自己国家的产品,相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更便宜,如此一来,有利于出口。
最后来说说国际货币,国际货币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全世界都有购买力的货币。比如有两种货币,一种是美元,一种是某部落的通用货币臭鸭蛋。现在我们在巴黎,可以用美元买一杯咖啡,但能不能用臭鸡蛋买一杯咖啡就难说了。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是国际货币,臭鸡蛋不是。显然,本国货币如果是国际货币的话,会有很多益处。比如,没钱支付国债利息,我可以印钱来还,因为我印的钱,就是全世界通用的钱。
第二部分,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说从国家大事到民生问题,很多大家关心的话题,都可以从金融学中找到答案。
这部分,我们来用金融知识解答两个热门话题,一个是人民币国际化,另外一个是中国大城市房价会不会跌。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思,就是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人民币距离国际货币还有多少距离。
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考虑五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点是本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规模;
第二点是本国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相对规模;
第三点是货币币值的稳定性;
第四点是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程度;
第五点是本国货币在历史上的信用。
我们用瑞士法郎作为对比参照系,瑞士法郎是瑞士的货币,虽然是个小国,但是它的货币在国际上地位很高。
先来看第一点和第二点,中国显然是达标的,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国家,我们经济和贸易的规模都远超瑞士。
第四点是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程度。近几年,官方一直强调,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差一口气。
第五点本国货币的信用方面,瑞士法郎作为大家乐意接受的货币,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人民币能在境外直接使用的历史显然没有这么长。
我们重点来列举一下第三点,货币币值稳定性的数据。长期以来,瑞士法郎与黄金直接挂钩,货币购买力非常稳定。1992年,瑞士为了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组织,不得不结束与黄金挂钩的历史,出售了一部分黄金储备。但是瑞士法郎的币值依然由一部分黄金直接支持,其币值稳定性依然强于其他货币。
再来看人民币,2021年7月中国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相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增加量超过一千四百倍。总量由0.15万亿增加到今天的230万亿。显然,我国货币的购买力是不太稳定的。
说到这里,我们意识到,人民币距离国际货币还有一段距离,目前艰巨的任务是确保货币币值的稳定。
聊完人民币的国际化,再来看看大城市的房价会不会跌。答案是不会。
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几乎所有在大城市买房的人都借了房贷。如果房价大跌,很多人可能会放弃房产和债务,把房子交给银行。银行体系的坏账率会急剧上升,影响金融体系稳定。金融体系是一国经济的命脉,是不能出问题的。因此大城市的房价不能跌。
房价不会跌,也不能再涨,不然会引发民生问题。国家这几年一直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同时,进一步收紧了房贷发放,希望控制银行的总体风险。
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会让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拉近与房价的距离。月薪五千时,三百万的房子显得很贵,但月薪五万的时候,三百万的房子也就不那么贵了。
读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学习了金融知识入门指南。在讨论一国国内经济时,我们可以从货币、银行体系、利息和通货膨胀程度这些方面入手。在讨论国际经济形势时,我们则可以通过汇率和国际货币,对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情况有所了解。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了解到我们关心的很多话题,从国家大事到民生问题,都可以从金融学中找到答案。人民币国际化,是近些年国内讨论得非常多的重要话题,通过对比人民币和瑞士法郎,我们从客观角度了解了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困难。最后,我们讨论了中国大城市房价到底会不会跌的话题。
以上就是《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希望大家通过我们的解读,了解到,唯有从底层逻辑出发思考问题的本质,才能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做出好的决策。
最后,我们来聊聊第二层思维的重要性。第二层思维指的是对于真实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结论,即使信息是真实的,但是结论往往是有意图的。比如说,这里有半杯水,别人出于某些目的,会告诉我们,只剩下半杯水了。如果我们从自身情况出发去思考,或许会发现,还剩半杯水,对我们而言足够了,根本不用急。《曼达洛人》有句台词说“我们言止于此”。剩下的内容,就需要大家自己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