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所有歌曲,黎锦晖黄色音乐鼻祖
黎锦晖所有歌曲,黎锦晖黄色音乐鼻祖在30年代初期至中期,正是中国有声电影开始起步的阶段。有声电影在中国的登陆,打破了过去“默片”时代作曲家基本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黎锦晖牢牢地抓住这一历史转机,迎来了他“时代曲”创作的高峰期。最早创作的一批作品有《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妹妹我爱你》等。到了30年代,黎锦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爱情歌曲”的创作上,创作的歌曲达数百首之多。历经各时期,黎锦晖为着理想的音乐文化费尽苦心,不但为了将他心中的新音乐普及化,也为了给滥觞时期的中国演艺工业孕育出许多优秀的表演者。《麻雀与小孩》剧照直到1927年,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华歌舞专门学校”,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建立的一所专门训练歌舞人才的教育机构。从此黎锦晖开始了让他后半生毁誉参半的以爱情、家庭为主题的“时代曲”创作,以期达到驱逐充斥于当时消费场所的“粉色小曲”的目的,如《十八摸》等低俗歌曲。黎锦晖开始创作“时代曲”还有一个
黎锦晖是中国歌舞音乐的开拓者,已是历史的定论,同时,中国流行歌曲也是从黎锦晖的创作开始起步的。但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黎锦晖创作的“时代曲”一直成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的代名词,黎锦晖也一直顶着“黄色音乐鼻祖”的帽子。
这种观念认识直到新世纪开始,才在大众心中慢慢转变过来。
黎锦晖(1891年9月5日-1967年2月15日)
黎锦晖的音乐创作并非始于流行音乐,而是“五四”时期的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表演曲。起初黎锦晖创作儿童歌舞剧是为了推行白话文。在1921年创作的第一部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中,他写道:“教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想法是非常正确的。此后的七八年里是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的黄金时代。
《麻雀与小孩》剧照
直到1927年,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华歌舞专门学校”,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建立的一所专门训练歌舞人才的教育机构。从此黎锦晖开始了让他后半生毁誉参半的以爱情、家庭为主题的“时代曲”创作,以期达到驱逐充斥于当时消费场所的“粉色小曲”的目的,如《十八摸》等低俗歌曲。
黎锦晖开始创作“时代曲”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年以黎锦晖为团长的“中华歌舞团”至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巡回表演约,回沪时团员因理念不同而各奔西东,黎锦晖在庞大的经济包袱下,为筹措资金,不得已而创作了一批“时代曲”,并由胜利等唱片公司灌录唱片。
最早创作的一批作品有《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妹妹我爱你》等。到了30年代,黎锦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爱情歌曲”的创作上,创作的歌曲达数百首之多。历经各时期,黎锦晖为着理想的音乐文化费尽苦心,不但为了将他心中的新音乐普及化,也为了给滥觞时期的中国演艺工业孕育出许多优秀的表演者。
在30年代初期至中期,正是中国有声电影开始起步的阶段。有声电影在中国的登陆,打破了过去“默片”时代作曲家基本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黎锦晖牢牢地抓住这一历史转机,迎来了他“时代曲”创作的高峰期。
黎锦晖明月社歌舞团的练功房
黎锦晖于1930 年组建“明月歌舞团”,后改名为“明月歌剧社”,在表演、创作、培训等方面均属于开创先河。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集艺人挖掘、培训、包装,音乐创作、录制、发行、演艺、版权运营于一体的音乐娱乐经纪公司。产生了黎明晖、王人艺、王人美、黎莉莉、徐来、薛玲仙、白虹、周旋、杨枝露、黎明健、于立群等一大批当红歌星,甚至是聂耳也曾在这里任职过,不过后来因为写文章抨击这种所谓的“靡靡之音”而被迫离开。
毫无疑问,那时候的黎锦晖就是掌控资源命脉的“娱乐圈大佬”,教父级的人物。也是这一时期,黎锦晖春风得意,家财万贯。
明月歌剧社成员合影
由于客观原因,建国后大众对此时流行音乐的认识大多仍停留在“风花雪月”、“浅吟低唱”层面,殊不知此类题材作品仅占当时流行音乐的一部分。其实此时流行音乐已经触及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大众的心声,并自然而然地使大众成为自己的受众对象。
黎锦晖的创作也不全是“时代曲”,在抗战时期黎锦晖决然投入到了抗战救国运动中,在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激发下,谱写了《向前进攻》、《中华民族战歌》等多首抗日歌曲。陈毅曾代表中共中央派人给黎锦晖送钱,希望他“能到延安看看”,后因故终未能成行。
建国后黎锦晖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担任影片校对,复配音乐,业余还写写音乐,生活比较平凡,经济上也比较拮据。后来在生活上得到周恩来总理的特别关照,为什么?一是因为黎锦晖在抗战时创作了一批爱国抗战歌曲,为民族出过力;二是因为中共隐秘战线“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牺牲后,组织将钱的女儿钱茸茸交托给黎锦晖抚养,黎锦晖收为养女并将其抚养成人,把她培养成为了大明星,也就是黎锦晖的养女黎莉莉。
时隔几十年后,我们再回过头看黎锦晖的创作,他的代表作《毛毛雨》唤醒了现代意义上流行歌曲这一体裁,对当时封闭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现在人们对于那段音乐史,普遍分为两个阶段,“黎锦晖时代”(1927-1937年)和“后黎锦晖时代”(1937-1945年)。由此可见,黎锦晖作为中国流行音乐开拓者的历史地位无疑已经成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