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题及答题思路:地理问答题答题方法浅析
地理大题及答题思路:地理问答题答题方法浅析当题干中出现分析、评价、说明等关键词时,就暗示笔者要详答。答案应有因有果,而且逻辑性明确。当题干中出现简述、指出、说出、概括、概述、简答等关键词时,就暗示笔者要略写。答案应该高度概括,只需要答出核心知识点就行了。很多学生审题不清,要求详答时,他简答,结果不符合要求,分没有拿全。要求简答时,他详答,结果浪费了时间,影响了作答速度。一、指示详略问题的关键词地理问答题审、答题是很有讲究的,一些关键词往往指出了答题的思路、方法。如果学生因为审题不清,看题不明,没有抓住关键词,要么多答,要么少答,要么答非所问,导致答案精确度不高,就无法取得高分。因此,问答题在作答时,首先掌握一个基本原则:慢审题,快作答。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思考答案的过程,打腹稿的过程。当审题准确结束时,答案也已经成型了。书写答案的过程当然会很快了。有些同学在拿到题后,粗略一看就就忙着写答案,害怕考试时间
地理问答题答题方法浅析
●张崇博
封面人物张昌志
地理是文综科目中让学生最头痛的一门学科,很多同学学习很刻苦 知识点掌握也比较好,但在考试中往往考不到高分。究其原因,除了知识深度、宽度掌握不够外,还与答题方法有关。
地理问答题审、答题是很有讲究的,一些关键词往往指出了答题的思路、方法。如果学生因为审题不清,看题不明,没有抓住关键词,要么多答,要么少答,要么答非所问,导致答案精确度不高,就无法取得高分。
因此,问答题在作答时,首先掌握一个基本原则:慢审题,快作答。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思考答案的过程,打腹稿的过程。当审题准确结束时,答案也已经成型了。书写答案的过程当然会很快了。有些同学在拿到题后,粗略一看就就忙着写答案,害怕考试时间不够。结果是,写一句想一句,就像挤牙膏一样,反而浪费了时间。
其次是抓住关键词。只有了解了关键词的含义,按照关键词的思路、方法、指示答题才能符合要求,也能节省时间。我把问答题中常见的关键词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指示详略问题的关键词
当题干中出现分析、评价、说明等关键词时,就暗示笔者要详答。答案应有因有果,而且逻辑性明确。当题干中出现简述、指出、说出、概括、概述、简答等关键词时,就暗示笔者要略写。答案应该高度概括,只需要答出核心知识点就行了。很多学生审题不清,要求详答时,他简答,结果不符合要求,分没有拿全。要求简答时,他详答,结果浪费了时间,影响了作答速度。
现以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为例说明。如果题干是:分析武汉市的区位因素,答案应尽可能的详细:
1.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上,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对外交通联系。
2.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3.武汉地处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河流径流非常丰富,为武汉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河流交汇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聚集、中转。
4.武汉市靠近大冶铁矿,发展钢铁工业,便利的交通运输也是钢铁工业选址在武汉而不在大冶的主要原因。
5.武汉市交通发达,位于河流交汇处,河航远发达,同时京广铁路穿过,带动了武汉的发展。
6.武汉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7.近年来,武汉市发展高科技,拟建成我国的“光谷”之一。
8.旅游业日趋发达,为武汉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如果题干是:简答武汉市的区域因素,答案应该只答要点就行了:
1.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
4.靠近大冶铁矿。
5.交通发达。
6.政治中心。
7.科技发达。
8.旅游业发达。
二、指示多重设问的关键词
如果题干中有:分别、各自、和、以及等关键词时,就说明答案必须分开作答。一问一答不能重复,条理要清晰,语言要精练。绝对不能把答案像写作文一样段落式呈现。最好是先把问题写在前面,后面在作答案。这样任何人一看你都会马上明白答案是对应的,条理是清晰的。
比如:说出黄河中上游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坏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这是一道典型的多重设问的题目。请看答案是:
1.自然环境特征: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等。
2.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牧草地。
3.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
4.旱地:水土保持。
三、带有提示性设问的关键词
如果题干中有:根据、依据、结合、看、用等词时,要求作答者必须紧扣所给材料,图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学过的知识生搬硬套。有些时候,为了使答案更具说服力,还需要引用原材料,图表的文字、数字去分析。这样才能有根有据、有因有果。
比如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俄罗斯的天然气将通过正在铺设的“南溪”管道输往南欧。流管线从俄罗斯南部穿过黑海海底至保加利亚后,穿越巴尔干半岛经希腊通往意大利南部,预计2013年投入运营。”
问题是:分析“南溪”管道施工困难的主要地理原因。
参考答案为:
1.经过河流、山地和海底,地形复杂;
2.线路长,地质构造复杂;
3.经过多国领土,需他国支持。
每一个答案都能从材料中找到出处,必须认真分析材料才能作出正确的答案。如果脱离材料,学生可能会从河流、地形、冻土等方面作答,而不会想到“需他国支持”这一点。
四.区分相似性的关键词
当题干中有:原因、主要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影响、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条件、不利条件、有利条件、共同条件这些相似性的关键词时,一定要看清要求、仔细区分,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有的放矢。有些时候只问自然原因,学生可能把自然和人为原因都答上;有些时候只问主要原因,学生可能把能想到的原因都写上。
比如:尼罗河中下流地区和印度德干高原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地,分析两地有利于棉花生产的共同条件。学生作答时,必须紧扣“共同条件”去思考,不能把影响棉花生长的条件都分析一遍。找到两地的共同优势,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1.纬度位置都较低,太阳辐射较强,热量充足;
2.两地都位于河流附近,排灌方便;
3.德干高原火山灰土肥沃,尼罗河中下游是河流冲击平原,土质好。
4.气候较干燥,有利于棉花生长,采摘。
在分析的基础上,最后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答案位置布局合理。整个试卷看上去不仅工整,而且美观。就很容易博取改卷老师的欢心。
封面人物曾石
总之,问答题在高考地理试卷中,占分较多,如果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失去一些不该失去的分数。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注意答题方法的归纳、总结、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取得高分,使地理不再是文综的瓶颈科目。
参考文献:
[1]《5年高考·3年模拟》?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版
[2]《天府教育大联考》?摇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3]《衡水金考卷》?摇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版
(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