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house歌手互动:音乐社交能走到哪一步
livehouse歌手互动:音乐社交能走到哪一步同感APP起初是作为Livehouse演出信息、演出购票平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随着时间推移,平台版块逐渐完善,随着演出群聊、活动约伴、现场分享等功能的构建,同感APP逐渐成为了现场演出爱好者聚集地。在线下演出蓬勃发展的同时,又产生了一系列面对特定群体的社交平台。以同感APP为例,同感借助Livehouse、演唱会、脱口秀等线下演出场景,打造集购票、约伴、观后分享于一体的社交平台。年轻人更乐于与自己有共同之处的人交往,“积目”、“SOUL”等,以“灵魂契合”为噱头的交友网站便是的典型。这些社交平台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线上与线下社交的界限,他们的用户较之传统社交平台有更高可能性发展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2016年以来,积目APP便热衷于各类Livehouse、音乐节的赞助、推广。积目会以独家社交APP的身份出现在演出海报上、宣传中,以此获得较高的曝光。在对线下演出的推广中,积目不仅借助品牌露出增加
近年来,随着《中国有嘻哈》、《乐队的夏天》等音乐综艺的爆火,很多人开始关注到了主流音乐以外的音乐作品、音乐人。同时,这些音乐的线下演出载体“Livehouse”也收获了大批流量,当人们意识到如此低廉的价格就可以看一场现场演唱会时,便争先恐后地购票体验。
随着这些小众文化的兴起,社交平台纷纷意识到,一部分年轻人的爱好、交际圈甚至社交习惯,都在因此发生变化。小众文化群体,可能就是社交平台发展的一片蓝海。
赞助换取流量
截至2020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中18-34岁的人群占比已达55.5%,基于年轻人的社交习惯,一系列连通现实世界的社交平台应运而生。
年轻人更乐于与自己有共同之处的人交往,“积目”、“SOUL”等,以“灵魂契合”为噱头的交友网站便是的典型。这些社交平台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线上与线下社交的界限,他们的用户较之传统社交平台有更高可能性发展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2016年以来,积目APP便热衷于各类Livehouse、音乐节的赞助、推广。积目会以独家社交APP的身份出现在演出海报上、宣传中,以此获得较高的曝光。在对线下演出的推广中,积目不仅借助品牌露出增加曝光量达成新用户引流,还为平台内的用户提供了线下社交的机会,以此提高此类用户的留存。
以演出为场景的社交平台
在线下演出蓬勃发展的同时,又产生了一系列面对特定群体的社交平台。以同感APP为例,同感借助Livehouse、演唱会、脱口秀等线下演出场景,打造集购票、约伴、观后分享于一体的社交平台。
同感APP起初是作为Livehouse演出信息、演出购票平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随着时间推移,平台版块逐渐完善,随着演出群聊、活动约伴、现场分享等功能的构建,同感APP逐渐成为了现场演出爱好者聚集地。
同感LOGO
与积目相似,同感APP也积极通过线下演出进行自我宣传。同感APP的用户标签相似度较高,其用户基本为音乐、线下活动、亚文化爱好者。毋庸置疑的是,同为社交平台,同感APP和线下演出有着更加牢固的利益关系。作为购票平台,同感有着较为宽松、便捷的审核机制,因此除独家授权之外,大部分线下演出都会选择同感作为线上售票平台。在为演出方提供便利的同时,同感通过各大演出主办、音乐媒体的账号实现了源源不断的新用户引流。
目前同感的总用户数已超20万,入驻的专业用户(艺术家/场地/品牌)数量已将近1000,并且仍在吸引更多专业用户的入驻。拥有“演出 线上社交”模式的APP国内并不止同感一家。秀动、网易云音乐其实都同时拥有音乐、购票、社交这几个功能。同感的优势在于,其建立初衷便是“约现场、交朋友”,加之微信小程序端的完善,用户不用必须下载APP,便会更加乐于进行注册使用。
同感APP的线下活动,与其说是现实世界的社交,用网络社交平台的线下化场景来形容会更加贴切。虽说是现实中的社交,但从一些程度上来说社交平台组织的线下活动依旧是从大众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的一部分,部分同感APP用户会形容它为现实世界中的“乌托邦”。
同感用户地图
结语
同感APP虽说在“音乐 社交”的方向上不断探索,但其用户群体目前依旧属于小众范围,用户过于细化的问题可能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同感目前也在拓展戏剧、脱口秀等新场景,但如何延长产业链,以线下演出为基础做出更多的衍生或许才是实现突破的道路。
今日话题讨论:
你觉得在livehouse交友靠谱吗?
来源:数字音乐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