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决斗之风在欧洲一度非常盛行。公元1168年的一条法国法律规定,涉及金额超过5个硬币的诉讼案,就可以进行决斗。妇女和神甫也可以指定斗士替他们进行决斗,甚至有的教士和修道院长也亲自持剑上阵,进行决斗。后来,这个风俗由于过于蔑视人的生命而遭到禁止,但直到20世纪,决斗之风仍有遗存。决斗主持军官在一名神甫的协助下,令决斗双方向耶稣十字架像宣誓。声明他们是行使正当权利,且没有携带暗藏的凶器。发誓后主持军官就喊让他们动手吧,决斗者同时掷下手套,开始决斗。战败者的武器归这位军官所有。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这样的骑士比武常常获得准许,因为那时军事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比武大会常常演变成真正的混战,到公元1250年出现了一种形式温和的比武,称作“圆桌会”,模仿传说中英国亚瑟王率领的圆桌骑士,参加比武的骑士都必须手持磨钝的武器。但即使是这样的比武,也常常以流血的战斗而结束。因此从13世纪开始,比武屡遭禁止。公元1

无论是骑士的风俗还是骑士的制度,流传到今天,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还是骑士精神了。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1)

骑士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要体现出“崇高精神和结义关系”。具体说,骑士精神还包括勇敢、忠诚、慷慨、诚实、重视荣誉等内容,扶危济困、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等也都是骑士们向往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它构成了西欧民族中所谓的“绅士精神”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费而赖精神品质。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2)

比武大会是显示骑士精神的重要场合。大领主和国王为了娱乐和炫耀财富而组织比武大会,通常由传令官向各地的骑士发出通知。比武大会那天,骑士们配齐武器,骑上马匹,集结在一块草坪的两端,随着传令官一声令下,两队骑士就冲向对方。当一方被打败撤退时,另一对就会像真实战争中一样抓俘虏。而这些俘虏和他们的武器、马匹,必须使用赎金才能赎回。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3)

骑士比武在12世纪初促进了骑士纹章的产生。由于骑士的盔甲罩住了全身,人们往往用盾牌或头盔上的图形称呼他们,由此产生了鹰骑士、狮骑士等著名的称号。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4)

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这样的骑士比武常常获得准许,因为那时军事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比武大会常常演变成真正的混战,到公元1250年出现了一种形式温和的比武,称作“圆桌会”,模仿传说中英国亚瑟王率领的圆桌骑士,参加比武的骑士都必须手持磨钝的武器。但即使是这样的比武,也常常以流血的战斗而结束。因此从13世纪开始,比武屡遭禁止。公元1559年,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在一次比武中意外死亡,这使比武活动遭到废除。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5)

与比武大会相比,决斗在西方延续的时间更长。这使骑士精神发展的极端形式。参加十字军东征的骑士如果在耶路撒冷犯下重罪,他往往会被告知:“被指控犯罪而又予以否认的人,请你告诉原告:你所言不实,我可以与你决斗,将你打败或打死,这就是我的保证。”诺曼底的《占习惯法汇编》则说得更为简单明了:“对谋杀案应予起诉,如被告否认……法庭应准许他进行决斗。”这就意味着,一个杀人犯有权利再次杀人。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6)

中世纪决斗场一般长80步、宽40步,由带剑的传令官看守。他们身骑战马戴着面盔,颈挂盾牌。手持长剑”,旗帜上挂着基督教圣人的像。观众必须站在决斗场四周,不许骑马,违反的贵族没收坐骑,平民则会被割去一只耳朵。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7)

决斗主持军官在一名神甫的协助下,令决斗双方向耶稣十字架像宣誓。声明他们是行使正当权利,且没有携带暗藏的凶器。发誓后主持军官就喊让他们动手吧,决斗者同时掷下手套,开始决斗。战败者的武器归这位军官所有。

决斗之风在欧洲一度非常盛行。公元1168年的一条法国法律规定,涉及金额超过5个硬币的诉讼案,就可以进行决斗。妇女和神甫也可以指定斗士替他们进行决斗,甚至有的教士和修道院长也亲自持剑上阵,进行决斗。后来,这个风俗由于过于蔑视人的生命而遭到禁止,但直到20世纪,决斗之风仍有遗存。

全部异类骑士盘点:漫谈西方骑士四(8)

中世纪的骑士制度虽然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而逐渐没落,但是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骑士精神和骑士文化仍然在其后的历史时代有着传统的影响作用。这一方面因为封建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发展,骑士渐渐转化为城市贵族阶层或成为乡绅。从另一方面而论,骑士作为一个等级阶层和贵族制度始终被保存,并在国家与社会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