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甲状腺癌两个结节都不到1cm:黄豆大的结节只用了两年就广泛转移

甲状腺癌两个结节都不到1cm:黄豆大的结节只用了两年就广泛转移在为李先生惋惜的同时,罗定存教授迅速为他实施了手术并予以碘131治疗。目前,李先生恢复良好,依旧在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打拼。不一样的是,经历了“生死线”的他,现在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了。 回顾病史,其实2年前,超声影像就已经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要手术治疗。但李先生听说甲状腺结节没多大关系,就没有重视。随着病程进展,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更是在肺内出现了转移病灶。 “平时工作都做不完,哪有空去管结节。”李先生说。 然而,最近在另外一家医院体检时,他被告知甲状腺结节明显变大。李先生这才紧张起来。经多方打听,他慕名找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罗定存教授。 经B超检查、甲状腺穿刺活检和胸部CT,发现当初“黄豆大小”的甲状腺结节此时已双肺广泛转移。事不宜迟,罗定存教授决定马上安排手术。

杭州日报讯 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和超声技术的进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其中不乏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面对结果,一些患者过度紧张,“一割了事”,还有些患者觉得“小结节”成不了“大事”,于是听之任之,毫不在意。究竟应如何正确面对这个“热门疾病”?全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罗定存教授为你解答。

两年时间,

“黄豆大小”的甲状腺结节已悄悄转移

温州的李先生(化名)是个年轻的程序员。互联网行业竞争压力巨大,他想趁年轻多拼事业,因此加班熬夜都是常事,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更是丝毫不放在心上。直到2年前,他在一次单位体检中被查出了“黄豆大小”的甲状腺结节。

“平时工作都做不完,哪有空去管结节。”李先生说。

然而,最近在另外一家医院体检时,他被告知甲状腺结节明显变大。李先生这才紧张起来。经多方打听,他慕名找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罗定存教授。

经B超检查、甲状腺穿刺活检和胸部CT,发现当初“黄豆大小”的甲状腺结节此时已双肺广泛转移。事不宜迟,罗定存教授决定马上安排手术。

回顾病史,其实2年前,超声影像就已经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要手术治疗。但李先生听说甲状腺结节没多大关系,就没有重视。随着病程进展,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更是在肺内出现了转移病灶。

在为李先生惋惜的同时,罗定存教授迅速为他实施了手术并予以碘131治疗。目前,李先生恢复良好,依旧在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打拼。不一样的是,经历了“生死线”的他,现在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了。

肿瘤已切除

为何又“卷土重来”?

家住余杭的王奶奶(化名)在80岁那年被查出了甲状腺癌。由于发现及时,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手术顺利完成。出院前,医生嘱咐她放宽心,但一定不要忘记随诊。

在一些老年人的观念里,好不容易出了院,哪有再回去的道理?于是,康复后的王奶奶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复诊时间,久而久之,就逐渐淡忘了。

3年后,子女们发现她的颈部再一次出现了肿块,提出带她复查,但经历过手术的王奶奶对医院十分恐惧,直至发生颈部皮肤溃烂、终日流血、发出恶臭才不得已被子女“拖”进了医院。

医生面色凝重,告知家属由于没有及时复诊,肿瘤又一次复发了。二次手术的风险很大,医生推荐他们去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找罗定存教授。

罗定存教授接诊后,经过仔细检查和CT扫描,发现甲状腺癌复发伴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气管及皮肤侵犯。83岁的老年人,多器官被癌侵犯,尤其是颈部较大范围皮肤侵犯需要切除并修复,手术工程大风险高。在团队的共同配合下,历经5个多小时,罗定存教授顺利为王奶奶切除肿瘤并同期利用肌皮辦修复缺损。

有了结节怎么办?

精准术前诊断为治疗提供指导

“甲状腺结节很常见。B超检查发现,普通人群中20%-76%的人有结节。结节有良恶性之分,良性结节没有明显压迫症状,可以不作处理。恶性结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甲状腺癌,其发病率占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中的1%左右。甲状腺癌一般要及时手术治疗,只有极小部分低危甲状腺癌可暂缓手术,并纳入严格的临床研究进行密切观察。”罗定存教授介绍道。

目前,临床上鉴别甲状腺结节最常用,也是最方便、最普及、最有效的检查手段就是甲状腺B超检查。它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结节的形状、边界以及内部结构,并根据检查结果TI-RADS判定恶性的可能性。

甲状腺癌两个结节都不到1cm:黄豆大的结节只用了两年就广泛转移(1)

TI-RADS: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当然更加准确的诊断需要细针穿刺、BRAF基因检测等。而对于甲状腺癌的风险评估则需要专科医生仔细评判,要结合癌肿的大小、位置、形态、淋巴结转移状况及远处脏器转移情况综合分析”, 罗定存教授指出,“在准确评估肿瘤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

术后就可以高枕无忧?

定期随访不可忽视

甲状腺癌分四类。恶性程度最高的是甲状腺未分化癌,从发现到死亡自然病程平均6个月,所幸发病率很低。发病率最高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温和”,但即使“温和”,术后仍有复发可能性。美国曾对一队列随访40年,发现总复发率23.5%,尤以术后10年内为著。因此,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肿瘤患者术后随访是终身的,最初要频繁一点,如果定期复查后没有发现肿瘤复发,复查频率可逐渐降低。在术后随访中,复查甲状腺功能非常重要,术后半年内宜每1-2个月一次,半年后每3个月一次,1年后每6-12个月一次。其次,甲状腺超声复查也很重要,半年后即可开始复查甲状腺超声,以后每年1-2次,胸部CT也需1-2年检查一次。如监测到复发或转移,宜穿刺明确后及时治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