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之形动漫之家:治愈系动漫声之形
声之形动漫之家:治愈系动漫声之形于是在男主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有了他妈妈的呐喊,在一无是处的窘境中,永远还有亲情的港湾。正是这种力量转化成了男主角心中无声的呐喊,使得他再次敢于面对那个讨厌的自己,并选择了救赎。电影《声之形》而对于《声之形》,个人认为,它所展现的不只有“校园欺凌”的问题。可以说,《声之形》是由石田也将的对西宫硝子霸凌拉开了影片的序幕,但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在于欺凌本身,而在于产生欺凌的缘由,以及欺凌者是如何通过救赎来重拾自我。我想,创作者最终所想要表达的是:交流才是理解他人、化解冲突的关键所在。在动漫《声之形》中很少出现巨大的声音,背景音乐也都是很安静沉稳的。整部影片总是在以一种很安静的步调,或者说是一种沉闷的步调缓缓进行着。男主角温文尔雅,女主角也与声音无缘,两人在一起仿佛就像是声音的绝缘体。但是影片从一开始就仿佛在向观众发出一种撕心裂肺的呐喊,一种要把自己从一个讨厌的自己拽回到喜欢的自己的呐喊。我想,如果
“以声之色,塑花之形”,前几年上映的冷门动漫《声之形》,虽在日本风评不输《你的名字》,但在国内上映后,成绩却略显惨淡,远不及同期上映的《你的名字》,但这也并不能掩盖其优秀程度。无论是动漫中直面的问题,还是其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声之形》海报
《声之形》所聚焦的点,正是近几年来社会都比较关注且比较敏感的一个问题——校园欺凌。而对于这一敏感问题,近几年来也会有一些影片选择去展现它,比如前一段时间热映的《少年的你》,融合了一系列的悲剧与幻灭,反映社会上存在不少现实带来的残酷,勇敢地直面了社会的敏感问题。
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而对于《声之形》,个人认为,它所展现的不只有“校园欺凌”的问题。可以说,《声之形》是由石田也将的对西宫硝子霸凌拉开了影片的序幕,但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在于欺凌本身,而在于产生欺凌的缘由,以及欺凌者是如何通过救赎来重拾自我。我想,创作者最终所想要表达的是:交流才是理解他人、化解冲突的关键所在。
01 沉闷的氛围,无声的呐喊,仿佛是一种控诉。在动漫《声之形》中很少出现巨大的声音,背景音乐也都是很安静沉稳的。整部影片总是在以一种很安静的步调,或者说是一种沉闷的步调缓缓进行着。男主角温文尔雅,女主角也与声音无缘,两人在一起仿佛就像是声音的绝缘体。但是影片从一开始就仿佛在向观众发出一种撕心裂肺的呐喊,一种要把自己从一个讨厌的自己拽回到喜欢的自己的呐喊。我想,如果声音真的有形状的话,那一定会是这样一种拖拽力的存在吧。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有讨厌自己的时候。这其中也有不少人走上了或者想过要走上男主角所走上的那座大桥,面对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面对自己正在面临并且无法拔出的被孤立的窘境,纵情一跃。男主角无言背后的内心挣扎,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有所理解。这时候我们所需要的,或许就是这样的一声呐喊把自己拖拽回来。
电影《声之形》
于是在男主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有了他妈妈的呐喊,在一无是处的窘境中,永远还有亲情的港湾。正是这种力量转化成了男主角心中无声的呐喊,使得他再次敢于面对那个讨厌的自己,并选择了救赎。
电影《声之形》
电影《声之形》
动漫中用把男主周围人的脸上打叉叉的做法是一种勇敢的表达方式,对于听力正常的男主角来说,因为做了错事、失去了朋友而被孤立的他,何尝不是宛若失聪呢?影片中,他一直在自救,他的心底一直有一种渴望的呐喊,渴望弥补过错,渴望拥有朋友,渴望成为一个喜欢的自己。在影片的最后,随着那一个个叉叉的掉落,男主的生活不再像是黑洞一样,他那无声的呐喊得到了回应,他的生活也出现了鲜艳的亮色和美丽的面孔。
而女主角西宫是一个真正失聪的人,她一直希望以好的一面而不是残缺的一面示人,所以在动漫中总是能看到女主的“卑躬屈膝”,殊不知这只会让她更加的不真实。久而久之,她也成为了一个讨厌自己的人,给别人带来麻烦,需要人照顾甚至怜悯。于是,女主也选择了走上高高的楼台,希望用自己的死,换来他人和自己的解脱。但是石田的舍身震动了她心底的波澜,从一片无声中发出想要走上被需要、被认可、寻找喜欢的自己的呐喊。
植野叛逆的刻薄,其实她自己未必喜欢;佐原因胆小而格外在意外界的性格,她自己也一直想要改变;结弦用一台不离手的相机逃避着上学的正轨,对她自己来说何尝不是越发积累的压力……表面上,动漫中的男女主似乎承担着所有的压力,可实际上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的压力,都有各自讨厌的自己,都在承担着这个社会的“恶”,也都有他们各自心中那希图改变的无声的呐喊。
动漫用娴熟的镜头语言在描绘着这种自己都不敢面对的讨厌的自己。通过观看影片,会发现有大量的镜头中,人物是被截去了头的,只放了下半身,或者眼睛以下的部分。比如川井在教室里当众揭穿石田对西宫进行了欺凌的时候,石田就有长达近1分钟的无脸状态。而当结弦面对奶奶敞开心扉的时候,奶奶慈祥的脸与她蜷坐在椅子上的半身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动漫选择用这种镜头的语言,或许就是因为那些是影片人物自己都不想去面对的自己。
所以,影片的结局与其说是“大团圆结局”,不如说影片中每个迷失的自己都发生了改变,无论是翻天地覆的改变,还是谨小慎微的改变,都源于人们内心渴望获得喜欢的自己的那种呐喊。
02 欺凌者的救赎,受害者的抱歉,以及局外人的旁观。- 声音是有形状的吗?
对于生理健全的人来说,声音不过是声波透过耳膜震动的结果,这是如此的理所当然。
而对于耳朵存在缺陷的西宫硝子来说,声音是有形状的,有时它是文字叙述,有时它是外在表情,有时它又是肢体动作。
硝子是交流上的弱者,但对于孩子的世界来说,对弱者的同情比想象中泛滥,也比想象中难得。西宫受到了川井、佐原的爱护,但也得到了石田、植野的刁难。而最终石田的刁难并没有随着西宫的忍让而停息,反而变本加厉,甚至上升到了欺凌的地步。
- “偏执是理解与交流的障碍”
为何石田会肆无忌惮地欺负西宫?为何植野会对佐原冷嘲热讽?为何川井不会相信石田会做出根本性的转变?究其原因,我想这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会预设一个刻板印象。在石田看来,西宫在受到欺凌后,仍不停地说着“对不起”,这只不过是她的虚伪罢了;在植野看来,佐原之所以会学习手语帮助西宫,这只不过是为了学分的功利性行为罢了;在川井看来,石田最后到底是一点都没有变,这只不过是为了宽慰自己的幻想罢了。每个人都偏安于自己内心的一隅,进而形成了禁锢自己的偏执。
对于仍在校园里玩耍打闹的石田来说,或许对于这一认知存在着天然不足,所以他才不以为然的欺负西宫,也从来不会觉得这就是校园欺凌。
而在西宫试着与他交流甚至愿意在受到欺凌的情况下仍愿意与他交朋友时,石田也为他的偏执付出了代价。因为欺负西宫的行为,石田被贴上了“霸凌者”的标签,这也导致了他在校园中遭到了孤立。
- “我曾经犯下的错,现在全部报应到了自己身上。”
走道里异样的眼神,课堂上老师的目光,课间中同学的喧闹,这一切都与他无关。石田逃不过这一自己种下的恶果,但他还是选择了用自己的行动选择救赎。
但这并不能改变过去的既存事实,西宫以往受到的伤害也不会因为石田这一举动而得到改变。石田一直在寻找一个解脱自己的出口,但那把捆绑自己的枷锁似乎已经丢失了钥匙。石田在西宫妹妹的帮助下获得了与她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但就像他不敢回望过去的那段经历一样,他始终不敢触及事情的本质,即他必须郑重地向西宫道歉,并得到西宫的认可。原来,只要对他人付出,就会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许这就是人类最质朴的“羁绊”。然而,即便如此,石田也十分清楚地知道:要想救赎,就必须直面过去的自己。
- “我以为只要我走了就好了”
这是石田曾今的想法,或许这也是西宫一直想要表达歉意的方式。西宫硝子只是看起来强大而已,对于曾经受到的欺凌,她都可以坚强的挺过去,但是那都是在有家人和众人的帮助的前提下才有的坚强和勇敢。
生理上的缺陷,给她带来了周围人的同情,也带来了自卑。她迫切地想要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她不想要别人再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所以在她受到欺凌时,她选择了默默接受,并竭力想要与石田成为朋友。
在她看来,欺凌并非是石田的错,而是她的先天缺陷所造成的原罪,而石田之后受到的孤立更是让她坚信了这一点。所以,一直想要道歉的不仅是霸凌者石田,还有受害者西宫。就在石田即将重获新生时,西宫再也抵抗不住心中的负罪感,进而选择了自杀。好在石田救下了她,以差点牺牲自己为代价。当石田从昏迷中醒来后,他不停地狂奔,终于找到因为悔恨而痛哭的西宫,并鼓起了勇气,为自己过去的行为道歉,最终得以解脱。
03 “欺凌”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交流”的内核。《声之形》是一部极具争议的电影,因为它引出了社会上比较敏感的欺凌者的议题,但是它却并没有遵循一般的批判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反而为欺凌套上了温情的内核。这也是部分观众对它反感的原因,因为它极易让观众将这部影片的导向看作是在为欺凌者脱罪。
对于不同的观众来说,每一种解读都是一种自由表达的权利。但我同样希望这部电影的另一个重心不要被埋没,即交流与理解才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逃避与放弃解决不了既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