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爆炸事件遇难者,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
赣州爆炸事件遇难者,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另外,在报道提及“伤者中有19人受重伤”时,韩联社还特别强调“遇难者人数有可能进一步增加”,没有“伤者生命体征平稳”字样。多说一句,韩联社“有传闻称”的消息稿,同样出现在了肩负对外传播责任的韩联社中文网站,所以,作为韩联社自己翻译的标准中文稿件,并不存在理解错误的情况。在韩国首尔龙山区黎泰院洞一带数万人为庆祝万圣节而聚集并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的同一天晚上,针对江西赣州一店面发生的“初步核实有1人死亡,10余人受伤”爆炸事故,在媒体广为报道的当地通报中,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请广大市民朋友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对于习惯了“不信谣不传谣”的我们而言,韩联社的新闻写作方式并没有太过惊艳,他们报道的核心信息也是来自“龙山消防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当地消防部门”,但在阐述“消防部门在事故发生的黎泰院哈密尔顿酒店附近地区开展三轮搜查,但未发现新的死伤人员”的同时,他们的记者只是又额外如
“有传闻称,事故因大批人员为看明星一下子冲上去,或部分人员食用含有毒品成分的糖果所致。”
(一名老人跪地悼念梨泰院遇难者)
在报道致149死76伤(最新消息已增至151人)的首尔梨泰院万圣节聚集踩踏事故时,韩国的国家官方通讯社,也是韩国最大的新闻媒体通讯社以及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新闻通讯社的韩联社,竟然将“传闻”写入了如此悲痛的“重大突发事件”。
虽然紧跟着强调“截至目前,具体事故原因尚未查清”,并引述警方说法“未接到此次事故与毒品有关的报告”,但“享有国家重点通讯社地位”,以履行维护信息主权、消除信息鸿沟、保障国民知情权等“公共职能”的韩联社报道新闻的方式,还是让我们这些习惯了简体中文报道的读者“倍感不一样”。
在韩国首尔龙山区黎泰院洞一带数万人为庆祝万圣节而聚集并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的同一天晚上,针对江西赣州一店面发生的“初步核实有1人死亡,10余人受伤”爆炸事故,在媒体广为报道的当地通报中,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请广大市民朋友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
对于习惯了“不信谣不传谣”的我们而言,韩联社的新闻写作方式并没有太过惊艳,他们报道的核心信息也是来自“龙山消防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当地消防部门”,但在阐述“消防部门在事故发生的黎泰院哈密尔顿酒店附近地区开展三轮搜查,但未发现新的死伤人员”的同时,他们的记者只是又额外如实阐述了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的信息,包括“传言”以及社交平台上的消息,丰富了一下报道而已。
(韩国国旗为151名遇难者而降)
多说一句,韩联社“有传闻称”的消息稿,同样出现在了肩负对外传播责任的韩联社中文网站,所以,作为韩联社自己翻译的标准中文稿件,并不存在理解错误的情况。
另外,在报道提及“伤者中有19人受重伤”时,韩联社还特别强调“遇难者人数有可能进一步增加”,没有“伤者生命体征平稳”字样。
梨泰院踩踏事故救援在网络上可以轻易看到视频直播,而赣州爆炸的视频却莫名消失,“记者李翔”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感慨,“我一秒钟之前看的爆炸视频,突然就看不了,被删了,令人匪夷所思。”
在他看来,“这种灾难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平台考虑的是别传播,而不是核实信息和及时报道突发真实信息的话,那这样的操作也许会成功一时,但随之而来的反噬会坑了自己!”
(遗落在踩踏现场的万圣节南瓜灯)
梳理韩国媒体,特别是具有官方性质的韩联社报道,他们不仅就事件本身进行报道,还会在报道中穿插过往灾难背景,比如,他们将这起事故形容为“2014年致304人遇难的‘世越’号沉船事故之后丧生人数最多的一起事故”,并在后续报道专门发布了“首尔梨泰院惨剧伤亡规模为韩踩踏事故之最”的稿件。
这篇稿件中,韩联社梳理了过往韩国伤亡惨重的踩踏事故,包括1959年7月17日发生在釜山公共体育场的导致67人踩踏致死事故;1960年1月26日,造成31人死亡40多人受伤的首尔站春节前返乡旅客在台阶跌倒事故;2005年10月3日,MBC电视台在庆尚北道尚州市民体育场公开录制《歌谣演唱会》节目,因观众仅从一个入口入场,导致11人死亡,145人受伤。
比起我们习惯了地一则几十字通告解决重大突发事件,韩国媒体可以说保持克制地同时,竭尽全力挖掘事件的相关信息,比如,“有的人试图从就近的夜店逃生,但老板见死不救,拒绝开门”这样的隐匿细节,也被他们的记者写入报道,公开传播。
目前,韩国已经进入为期7天的哀悼期,通过几乎同时发生的赣州门面房爆炸对比韩国老梨泰院踩踏事故,可以让我们看到近邻跟我们在处理新闻事件时的迥异态度,或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