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再痛也只好无奈的忍受,一次次的安慰自己说,好妈妈都是如此。于是继续,一边全力以赴的为了孩子好,一边又忍受孩子不理解不接受的委屈。有人把这个现象称为“中国式好妈妈”。母亲反过来又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我承认我也曾经这样过。一边面对孩子的“反抗”,痛心疾首,另一边,对辛辛苦苦的自己养出来个白眼狼,伤心不已。但是有一点鸟儿却忽略了,鸟儿给鱼的,是鱼儿需要的吗?离开水的环境,鱼会窒息而亡。她只有在水里才能感受自由和广阔。鸟儿和鱼就像母亲和女儿的关系。母亲往往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倾尽全部的爱。就像剧中宋茜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可以得罪任何人,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任何事。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

最近大家都在热追《小欢喜》,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这部电视剧的剧情是真实生活的的反映。除此之外,我们在剧中找到了自己,也看到了父母。

在第35集里,当宋茜得知女儿英子瞒着自己,参加南大的冬令营的时候,她再也忍受不住心中的愤怒了,怒气质问:为什么要撒谎骗自己。英子哭诉,如果我告诉你,你会同意吗?宋茜说当然不会。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2)

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何总是不断的上演这样的场景呢?,难道母女之间真有一股暗流,不能阻隔吗?

泰戈尔有一句诗:“鸟儿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慈善之举。”母亲就是鸟儿,她要倾尽全力完成对鱼儿的托举,托举之后,鱼儿获得的是自由的空气和广阔的天空。对于鸟儿,自由的空气和广阔的天空,是最好的生活环境。

但是有一点鸟儿却忽略了,鸟儿给鱼的,是鱼儿需要的吗?离开水的环境,鱼会窒息而亡。她只有在水里才能感受自由和广阔。

鸟儿和鱼就像母亲和女儿的关系。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3)

母亲往往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倾尽全部的爱。就像剧中宋茜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可以得罪任何人,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任何事。

母亲反过来又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我承认我也曾经这样过。一边面对孩子的“反抗”,痛心疾首,另一边,对辛辛苦苦的自己养出来个白眼狼,伤心不已。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4)

再痛也只好无奈的忍受,一次次的安慰自己说,好妈妈都是如此。于是继续,一边全力以赴的为了孩子好,一边又忍受孩子不理解不接受的委屈。有人把这个现象称为“中国式好妈妈”。

“中国式的好妈妈”,我体会很深。因为我是女儿,同时也是妈妈,我有一个这样的妈妈,我也是一个这样的妈妈。我意识到这是一种扭曲的爱,这种爱,作为遗产,经由母女,再代代继承。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5)

我们曾经自以为,还是个“好妈妈”,并以此自慰了这么多年。惭愧的是,现在才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我们的无知。

到底是什么引发了母女之间这场恩怨,又如何化解?

| 自恋型的妈妈

自恋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自我崇拜并过分关心自己完美的一种心理状态。

什么是自恋妈妈呢?美国心理咨询师卡瑞尔·麦克布莱德认为自恋妈妈具备以下六张面孔:

1、 第一张面孔,叫做“浮夸外向型”。这种妈妈任何场合都要以自己为中心,剥夺孩子应有的位置。这种情况中国妈妈很少见。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6)

2、 第二张面孔是“成就导向型的妈妈”。妈妈要求孩子事事都要比人强。比如,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同时在为人处世能力上也要比人强。这种妈妈似曾相识。其实孩子要是学习不太好,善于与人打交道,不是也挺好的嘛!

3、 第三张面孔是“心身疾病型”。这种妈妈老是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或者有病,一次次的去检查。其实这种妈妈是,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或者补偿,自己曾经缺失的被照顾的感受。

4、 第四张面孔是“成瘾型母亲”,这种妈妈现实当中也不多见,吸毒、酒瘾、家暴成瘾的情况。

5、 第五张面孔是“不怀好意型”。这种妈妈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泼冷水打击孩子。在公开场合却装得和蔼可亲,彬彬有礼。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7)

6、 最后一张面孔是“情感饥渴型”。这种妈妈很典型的事件是公开和女儿的男朋友谈恋爱。这种情况也很少遇见。

妈妈如果有这种自恋的人格障碍,将会导致女儿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第一、 总是觉得没人爱自己。以至于最后在择偶的问题上,不是考虑两个人是否真心相爱,而是出于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缺,最后导致婚姻不幸福。

第二、 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有很多的职场的成功女性,她们的工作能力一点也不差,可是自我评价却很低。过分谦虚,让周围的人感觉很虚假,不够真诚。

第三、 孩子会经常觉得空虚,心中空落落的,无所事事。这样下去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何在呢?

第四、 孩子不自信。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不自信,都会给她的人生带来很多麻烦。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很多能力都需要一点点学习,如果没有自信,学起来有多么的困难,可想而知。

现实生活里,具有人格障碍的自恋妈妈不是太常见。但是具备自恋妈妈特质的人,应该说,很多妈妈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8)

| 卡瑞尔——自恋妈妈的九个特质:

1、这种妈妈对自己的重要性有着不切实际的理解,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一切都希望别人按照她的意思处理问题。她做任何事情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会站到他人角度看问题。强烈的自我关注。

比如,出嫁的女儿因为做家务的习惯与婆家不同,两亲家开始打架,因此发生了矛盾。拥有这种特质的丈母娘,就会在这场战斗中,抱着必胜的决心,取得胜利。

2、专注于对成功、权力、才华、美貌的幻想。那些按照自己意愿给孩子报各种的补习班,整天乐此不疲的接送孩子的妈妈们,她们只是不能让孩子落在人后,要出人头地。

比如,为了好看,母亲在出门之前给宝宝穿上她认为好看的衣服,而不考虑一会儿在外面玩耍的孩子,着装是否舒适。

3、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能被周围的人理解,她却觉得自己会被更高层的人理解。这种妈妈孤芳自赏,认为自己有一天遇见高层的人,一定会被他们理解。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9)

4、她特别需要过度的崇拜。这种人,如果她给你做了一顿饭,要听到你说:“很好吃!”她才满意。这种妈妈,一定要你说她是最好的妈妈,比别人强的妈妈。

5、她觉得自己享有特权。有一些女人就是有一种“女王”的姿态,到那里,都要盛气凌人。比如她约时间谈事,她可以随时更改时间。如果是她自己临时有变,突然出现,你要是没准备好,她就会发飙。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0)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因为人多被人踩了一脚,顿时破口大骂。当时场面好尴尬,那个孩子一脸无奈,不知所措得让人心慌。

6、人际关系上的剥削。这种人喜欢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她认为别人帮助自己很正常,当用不着人家的时候,就会把人家甩开。这叫:“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1)

7、缺少同情心。当女儿伤心哭泣的时候,妈妈只是要让女儿坚强一点。却不能与她共情,感同身受,也不问问女儿此时感觉如何,甚至连拥抱一下都没有。在孩子出现状况时,首先不是担心孩子痛苦不,伤心不,受伤没,而是担心别人知道了会如何如何。

我们总是把孩子的事情看成是小孩子的游戏,不屑一顾,或者家长总是以学习为首任,至于其它的事情,统统都看做浮云。因此时常忽视她的感受,女儿的成长,任何时候都需要妈妈的感同身受。也只有同甘共苦,才能建立起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

8、常常会嫉妒。这种嫉妒自己的女儿的现象,在我们的现实当中比较少见。

9、傲慢,目中无人。

如果妈妈自恋,为了得到妈妈的喜爱,女儿就会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可是做得再好,也得不到妈妈的欣赏,因为自恋妈妈的关注点总是在女儿没有做到的地方。此时母女之间的感情不是爱,而是取悦与被取悦的关系了。这就不难解释,妈妈总是看不惯自己的孩子,总是喜欢挑孩子的毛病。完事还总说,都是为你好。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2)

原来问题的原因,出在母女关系上了。

| 母女关系的十根毒刺

卡瑞尔把自恋母亲有关的十种母女互动关系称作:“十根毒刺”。

1、 第一根是女儿总是想得到爱和赞许,但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抓狂的女儿总是在说:“为什么我怎么做你都不满意!”取悦的行动永远换不来母亲的满意。

2、 母亲总是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在意你的感受。女儿出门之前,母亲把她打扮得非常漂亮,却不在意这身衣服适不适合一会的运动,孩子会不会舒适。还有,女儿的职业是否听起来更让母亲有面子,而不在意孩子是否喜欢或者是否辛苦。

3、 第三根是妈妈嫉妒女儿。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3)

4、 第四根是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达。比如,女儿想跟妈妈谈谈,妈妈找一个理由走开了。当女儿说出自己的恐惧和感受时,妈妈就哭诉说,没人理解她。她之前的所作都白费了。母亲只会用吵架的方式来解决,不会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

5、 第五根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得以母亲为中心。母亲就是家里的女王,所有的事情都要听她的。很强势。

6、 母亲在母女关系中没有同情心。她智慧要求女儿,只会说,如何做得更好。却永远也不不会对女儿遭遇的困难,表示同情理解,表达安慰,也给不了女儿一个怀抱或者臂膀。

7、 第七根是,母亲没有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想想那些大吼大叫,发飙的妈妈,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歇斯底里。其实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自恋的一种表现。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情绪最重要,可以不顾一切,破坏周围环境、给无辜的人带来伤害。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4)

8、 第八跟是母亲爱挑毛病。不仅只针对女儿,对谁都会吹毛求疵。

9、 第九根是母亲把女儿当做朋友。这样看起来好像是不错啊,妈妈和女儿像闺蜜一样亲近,可是女儿需要的是母亲和母爱,而不是一个玩伴。如果母亲变成玩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5)

10、 最后一根是母女之间没有隐私。无论和谁相处,没有距离都不是可取的。没有距离,意味着,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自己的隐私,母亲可以私自翻看孩子的信件,或者可以随意打开她的包包。两个人之间没有起码的彼此尊重,这样会让女儿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

原来母女之间的一场恩怨,里面埋着深深的秘密,这场大战,因何彼此都深深的被刺痛,是因为这刺根根带毒,勇敢的拔掉毒刺。

| 刮骨疗毒,四步走,重建母女的亲密关系。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6)

1、 第一步告诉自己,感受比外表重要。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是说,人吃饱饭就好了,至于吃的啥不重要。也就是说,要学习建立新的意识,外在表现重要,但是内在的感受更重要。

敞开真心,去感受对方的感觉。而不是只停留在你能看到的东西。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7)

2、慢慢的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要搬离母亲家。学着自己独立,坚持自己的决定。慢慢就习惯了,也就学会独立了。

3、要保持和母亲的和谐相处。女儿要对母亲表示感谢养育,学着理解母亲,她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处的客观情况,对她当时的做法,给与最大的理解。

玉儿羡慕其他母女手挽着手逛街,她尝试着拉起妈妈的手,那一瞬间,她感到很别扭。因为她几乎没有拉过妈妈的手。玉儿小时候就被妈妈送回乡下的姥姥家,一直到上学才被妈妈接回来。因为已经长大了,母女之间缺少了本该有的亲密和熟悉。她们俩只是名义上的母女,互敬如宾。

妈妈再爱我一次结局,妈妈再爱我一次(18)

在玉儿心里始终有一个与母亲无法亲密的心结。修复母女的关系,就要打开玉儿的这个结。在潜意识里,她怨恨母亲,为何把她送回乡下。这时候,母亲就把当初的事情讲给她听,玉儿慢慢的就理解了妈妈。

4、最后一步,是要建立一个爱的体系。我们所有之前的工作,都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一种扭曲了的爱,最为遗产,代代相传。当母亲把这种爱传给了女儿,女儿又把这爱传给了她的孩子,这个“魔咒”何时才能解除?一代一代的在不满足当中继续吗?所以就在这一代,女儿们喊停的时候到了。我们为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们,找出毒刺,刮骨疗毒,建立一个爱的体系,让真正的爱,得以传承。

参考书目:《母爱的羁绊》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美)

作者:米云小神,一个爱生活、爱文字的快乐小神仙,愿有文字相伴的未来,每一天都欢天喜地。关注我,一起遇见快乐的自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