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烤馕的两种滋味:伊朗烤馕知多少
沙漠烤馕的两种滋味:伊朗烤馕知多少“在冷炉中烤馕”,比喻徒劳无功。“当火炉热了就烤馕”,意思是趁热打铁。在历史悠久的波斯文学中,关于馕的常用谚语不胜枚举,例如:“不要在邻居家的烤炉里烤自己的馕”,比喻凡事要靠自己。“甜瓜是一包水,解饿还得靠馕”,意思是讲求实际。
馕是伊朗电影、音乐、书籍、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于1970年制作了抒情短片《面包与小巷》(نان و کوچه),尽管这是他的处女作、时长只有10分钟,但是从这里阿巴斯迈出了通向电影大师圣殿的第一步。从这部影片中已可洞见他日后集大成作品的艺术风格:纪录片式的框架、即兴式的表演、真实生活的节奏和现实主义的主题。
《馕,爱情和1000摩托》
在历史悠久的波斯文学中,关于馕的常用谚语不胜枚举,例如:
“不要在邻居家的烤炉里烤自己的馕”,比喻凡事要靠自己。
“甜瓜是一包水,解饿还得靠馕”,意思是讲求实际。
“当火炉热了就烤馕”,意思是趁热打铁。
“在冷炉中烤馕”,比喻徒劳无功。
“烤自己的馕”,比喻只顾自己的事情。
“吃别人的馕”,比喻寄人篱下。
“馕吃了自己的舌头”,比喻祸从口出。
“这件事有好吃的馕”,比喻这件事有利可图。
“他的馕在油里”,比喻他过富裕生活。
“把馕放在某人的衣襟里”,比喻把责任推给某人。
少林寺中有扫地僧,伊朗的烤馕师傅也不简单。在拉什特,烤馕店主Nasser Bolbasi喜爱书籍,甚至将不少书带进烤馕店中,以便让顾客排队时读书消遣。
烤馕师傅爱读
书香伴馕
物质食粮vs精神食粮
关于烤馕技艺和馕文化,伊朗人的著作不胜枚举。如伊朗作家Ali Ashraf Darvishian的故事集《馕的篇章》,以现实主义的视角讲述了伊朗穷人、尤其是贫苦儿童的故事。
《馕的篇章》
《从小麦到馕》
《美味的馕》
《多样烤馕指南》
小麦、馕和烤炉
阿尔达比勒省的俗文化领域
伊朗作家Abbas Jahangirian的《馕和盐的少年》一书,讲述了伊朗萨法尔王朝建立者——叶尔孤白·伊本·莱伊斯·萨法尔的生平故事。“馕和盐”一词,在波斯语中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款待客人,幸福、恩赐”。
《馕和盐的少年》
研究烤馕是一门大学问,伊朗历史学家Mehdi Mirkiayi专门写了一本名叫《馕与政治》的书,来分析恺加王朝纳斯鲁丁国王时期馕危机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馕与政治》
荷兰的伊朗学专家Willem Floor甚至专门写了一本有关伊朗烤馕的专著——《伊朗馕史》(History of Bread in Iran)!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农业和烤馕的起源、用来烤馕的谷物、和面与烘焙技术;作者还概括了伊朗社会中馕在精神和社会方面的角色;最后,作者评估了馕对伊朗人民饮食的重要性,并强调当局如何处理“馕问题”常常决定政府的兴衰。如果馕像人一样有生命的话,它们一定会倍感荣幸。
《伊朗馕史》波斯文版
来源:
ketabak/content/پسر-نان-نمک
radiozamaneh/364741
khabaronline.ir/photo/416819/
shafaf.ir/fa/news/32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