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k牌子的音箱好吗(选音箱还是音质重要)
tdk牌子的音箱好吗(选音箱还是音质重要)另外,TREK 与手机连接后可以充当电话扬声器,方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接听电话。但比较遗憾的是,TREK 不带有切歌和暂停按钮,所以操作音乐播放还是需要回到手机屏幕,多多少少有些不够人性化。而 TDK 家更大尺寸的 TREK Max 则支持以上功能。TREK 的易用性值得称赞,轻按电源按键,长按蓝牙按键进入被搜索模式,很轻松就能与手机实现连接。并且,在手机开启蓝牙的状态下,开启音箱就能自动完成连接。值得一提的是,TDK 有个小细节十分人性化:当音箱与手机连接成功后,音箱会自动让手机播放器进入“播放”状态,用户立即可以享受音乐,而不必在再手机操作。"文具盒"造型的外观没有多少亮点可谈,但 TREK 的细节做工却很到位。TREK 顶部的按键面板采用了硅胶材质,手感非常舒适,同时可以观察到按键灯光非常均匀,不会给人一点劣质或粗糙感。细心的尾巴可能已经观察到,"TDK" Logo 下方有个小小的"N
印象中的 TDK,它是一家光盘的制造商,在电子储存媒体领域非常有名。但在耳机、音箱产品方面,TDK 在国内只能算一个小众品牌。所以,拿到 TREK 时,我才知道原来 TDK 有推出便携蓝牙音箱产品。于是,难以避免心里会觉得这是一款“卖品牌”的产品,但它的外型又打破了你认为它是“样子货”的念头。不过,当我体验了好几天后,不得不说,TREK 是一款很有内涵的音箱。
相信外观控肯定是看不上这款音箱了,正如@木斯君第一眼看见 TREK,就不抱好感,也别谈静听音质。不过,个人对于产品外观的包容度还是比较高,尤其是知道 TREK 在如此小的体积内置了 4 个发音单元后,我对于 TREK 的兴趣就大增了。
设计
4 个单元分别是前置左右两个 1.5 英寸全音域单元、中间一个 2.0 英寸低音单元,后置一个 2.0 英寸低音单元。这么“饱和”的布局,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TDK 非常良心。反观不少厂商在这种体积的音箱中只会置入两个单元,TDK 的投入就显得倍有诚意。
"文具盒"造型的外观没有多少亮点可谈,但 TREK 的细节做工却很到位。TREK 顶部的按键面板采用了硅胶材质,手感非常舒适,同时可以观察到按键灯光非常均匀,不会给人一点劣质或粗糙感。细心的尾巴可能已经观察到,"TDK" Logo 下方有个小小的"NFC"标志,没错, TREK 是支持 NFC 快速连接,在与无线设备连接时提升了不少效率。
而音箱侧面有个硅胶的盖子,内有一个 Aux in 接口,Mirco-USB 充电口,以及总电源开关。没错,TREK 定位是一款无线防水音箱,支持 IP64 级防水,即能够实现防水溅,但不支持在水中浸泡和恒定水流冲洗。TDK 把这个设计称为"Weather resistant",大概初衷是让用户在户外使用时遇到小雨天气也不必担心损坏音箱。
音箱背面可开启的后盖,应该是 TREK 外观设计的唯一亮点了。揭开后盖后,可以清楚的看见后置的 2.0 低音单元,盖子还可以当作支架使用。满足用户好奇心的同时,又兼顾了实用型,这个设计还是蛮有趣的。
TREK 的易用性值得称赞,轻按电源按键,长按蓝牙按键进入被搜索模式,很轻松就能与手机实现连接。并且,在手机开启蓝牙的状态下,开启音箱就能自动完成连接。值得一提的是,TDK 有个小细节十分人性化:当音箱与手机连接成功后,音箱会自动让手机播放器进入“播放”状态,用户立即可以享受音乐,而不必在再手机操作。
另外,TREK 与手机连接后可以充当电话扬声器,方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接听电话。但比较遗憾的是,TREK 不带有切歌和暂停按钮,所以操作音乐播放还是需要回到手机屏幕,多多少少有些不够人性化。而 TDK 家更大尺寸的 TREK Max 则支持以上功能。
听感
从硬件的角度来看,内置两个 2.0 英寸低音单元的小音箱,想必会着重低音的调校。而实际上 TREK 的调音偏向均衡,并不会可以增强低音的混合而破坏整体的发音。或者说,TDK 在调音方法给人相当成熟的印象。体积虽小而薄,但 TREK 的声场仍比较理想,中频结实而饱满,低频有力但不浑浊。但在高音区域可以说是 TREK 的一个弱点,所以它对于人声的诠释还是缺少了些穿透力。整体来说,个人觉得 TREK 还是比较适合听流行音乐。
体验期间,我听了几张自己比较喜欢的专辑,包括蔡琴的《金声演奏厅》,张敬轩的《Pink Dahlia》以及 Eagles 的《Desperado》。总得来说,TREK 的声音给人感觉还是挺耐听的,只是局限于一体式音箱的条件,TREK 的现场感还原能力就显得欠缺,尤其在欣赏演唱会原声时体会更深。当然,在较小的空间里,TREK 的表现会相对好些。
至于在诠释《Pink Dahila》时,TREK 的发挥已经让我挺满足了,虽然带有防水的性能,但声音却不会因此变得“远”,而能维持一种不错的通透感。《Desperado》这种老专辑就确实不怎么适合在这种音箱来播放了,表现上不会有太大缺陷,但我觉得还是用全封闭的头戴式耳机来欣赏更有味道。
此外,TREK 在音量控制方面还有一处挺周到的设计,就是在音箱音量调节到峰值时会有“嘀”的提示音,而不必傻傻地在最大音量时还狂按“ ”键。包括电源开关时,TREK 都会给出非常优雅的提示音。个人真的非常喜爱这些细节处理。
续航
我相信对于一个便携音箱来说,续航时间是为人所关心的。由于发音单元占的体积比较多,所以 TREK 在电池容量上也做了一定的妥协。官方数据是,在正常音量下,可以达到 6 小时的续航时间。而实际体验的数据也与此出入不大,个人觉得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了。
关于电池,产品说明书内还有关于充电电池寿命会随使用时长缩减的细致描述,这种严谨求实的态度在电子产品行业当中是非常难得的。
如果你觉得我写了软文
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篇文章对于 TREK 的评价称赞多于批评,但实际是出于自己对这款音箱的喜爱。说是由于音质可能来得有些主观,但我还没提及另一个很客观的因素:价格。买买买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价格,尤其是玩电子产品,离不开入手成本这个前提。在我的耳朵听来,400 多 RMB 能够买到这样的音质和易用体验,值了。
而它的弱点就是不足够讨好眼球的外观设计吧,但个人觉得还能接受,而且不错的做工能够为它的外观加点分。温馨提醒,如果你是个挑剔的用户,音箱这类产品,还是需要到在门店体验体验,每个人的耳朵有别,决定也有别。而如果你指望用这个价格买到 Bose SoundLink Mini 的品质,祝愿早日清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