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雷锋为何两次改名,雷锋为何两次改名

雷锋为何两次改名,雷锋为何两次改名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活了下来他7岁时成为孤儿从孤儿成长为战士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于湖南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创稿

编者按:当我们看到好人时,会想起他;当我们做好事时,会成为他。他的生命只有短短22年,他的名字却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道德标识。他,就是雷锋。今天,雷锋离开我们60周年了,但他身上那种“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向善”的价值追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日记》

从孤儿成长为战士

雷锋,原名雷正兴

1940年出生于湖南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

他7岁时成为孤儿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活了下来

1949年,雷锋的家乡解放后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

雷锋进小学读书

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

雷锋为何两次改名,雷锋为何两次改名(1)

雷锋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时的留影。(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吴红梅供图)

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

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

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8月15日

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年仅22岁

1963年3月5日

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一心向党 一生奉献

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

成长为革命战士、共产党员

雷锋骨子里对党和人民抱有深厚感情

他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

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

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并身体力行、认真实践

在抗洪抢险的危急时刻

他义无反顾冲锋陷阵

7天7夜带病连续奋战

把节省下来的100元钱捐献给灾区

在休息时间

他帮战友洗衣服、缝被子

给孩子当课外辅导员……

当别人问他的名字、单位时

雷锋的回答是

“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为何两次改名,雷锋为何两次改名(2)

接任抚顺市建设街小学校外辅导员后,雷锋与少先队大队、中队干部们合影。(图片来源:人民政协报,季增 摄)

雷锋说:“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

我一心向着党,

向着社会主义,

向着共产主义。”

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

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三个职业 两次改名

雷锋在多个岗位上奋斗过

参加农业生产

他成为全县唯一的拖拉机手

当工人

他3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18次被评为标兵

5次被评为红旗手

入伍后

他荣立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

还被评为“五好战士”“节约标兵”

雷锋为何两次改名,雷锋为何两次改名(3)

这是雷锋像(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当工人时,他将名字改为“雷峰”

意为“攀登高峰”,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在入伍前,他又把“峰”改成了“锋”

意为“冲锋在前”

不论是雷正兴、雷峰还是雷锋

他从好农民、好工人到好战士

总是发扬“螺丝钉精神”

立足本职、忠于职守

“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九本笔记 二十万字

雷锋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却写下了9本近20万字的学习笔记和日记

他除了刻苦练就各项战斗技能

还挤时间学习党的理论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

在分配汽车时

雷锋主动申请一辆磨损严重、耗油量大的

苏制“嘎斯51”型卡车

通过精心保养和排查“病因”

把它变成了全连的“节油标兵车”

为改进车辆性能和操作方法

他还带领汽车班全班战士总结规律

创新性地制作了模拟驾驶台

雷锋为何两次改名,雷锋为何两次改名(4)

雷锋与“解放”牌汽车合影。(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供图)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

雷锋总有一种无穷的动力

“善于挤,善于钻”

通过学习钻研

他不断地丰富和提升自己

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和百折不挠的钻研劲头

从一个名字到一座丰碑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60年前

雷锋是一个年轻战士的名字

是一个典型人物

60年后

他的名字依然闪耀

雷锋日记、雷锋事迹、雷锋形象

伴随了几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成长

“活雷锋”

是人们发自内心对好人的褒奖

“学雷锋”

已升华为深入人心的自觉行动

“雷锋”成了一种价值评判标准

一面精神旗帜,一座道德丰碑

雷锋为何两次改名,雷锋为何两次改名(5)

2021年3月5日,小学生在上海红色少年主题邮局参观,开展以“学雷锋”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雷锋精神

成为一种群体精神、大众精神

展示人性最美好的价值追求

有着穿越时空的永恒力量

在雷锋精神感召下

新的时代楷模不断涌现

今天是雷锋同志因公殉职60周年

缅怀!纪念!

(整理:王先进,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