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大文豪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大文豪莎士比亚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莎士比亚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常常在宫廷中演出。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待在斯特拉特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特福。1598年大学人士F.米尔斯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

1592年12月到1593年,伦敦因为疫情关闭公共剧院;1594年短暂的开放之后,到了这一年的4月和5月中又因为新的疫情而关闭。这样反反复复的折腾,导致疫情期间有的演员改行,大批剧团解散,最终幸存下来的剧团寥寥无几。

莎士比亚本人依然坚持在瘟疫肆虐的时期为灾后重建剧团做准备,他深知很多剧团将会坚持不下去,而坚持下来的将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就在1594年2月,莎士比亚完成了复仇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这是首部出版的莎剧。紧接着他创作了《理查二世》《约翰王》等几部历史剧。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大文豪莎士比亚(1)

要想了解一人的作品,就要先来读懂作者本人,那么,莎士比亚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呢?

被名校才子嘲笑“粗鄙的平民”

1564年,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大文豪莎士比亚(2)

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到1590年年底,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伦敦一家顶级剧团——詹姆斯·伯比奇经营的"内务大臣供奉剧团"——的演员和剧作家。后来,莎士比亚向人证实了自己是一个脚踏实地、品行端正之人,他成为了剧团的股东,很快赢得了同仁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也予以关爱,改称其为"国王的供奉剧团",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597年,莎士比亚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大文豪莎士比亚(3)

1598年大学人士F.米尔斯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亚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沙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莎士比亚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常常在宫廷中演出。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待在斯特拉特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特福。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大文豪莎士比亚(4)

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52岁生日那天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死前他留有遗嘱。据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手迹则有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三页手稿。而他所创作的十四行诗,也早已成为欧洲诗歌的重要代表。

莎翁“十四行诗”的魅力

十四行诗在英语诗歌中一直以格律严谨、形式丰富、艺术性高而著称。把十四行诗首先植入英国文学这片沃土的是托马斯·怀亚特。 传说,十四行诗起源于十三、四世纪意法交界的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民间诗体,由于歌唱和入乐的需要,对诗的行数、音节、韵脚等要求都比较严格。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些著名诗人开始写十四行诗,彼特拉克便是其一。彼特拉克一生中创作了三百多首十四行诗,以严谨的格律形式及优美的情调,抒发了对女友劳拉的爱,阐述了其人文思想。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彼特拉克十四行诗以其形式和思想对欧洲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将意大利体十四行诗又称为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

后来,托马斯·怀亚特在出访意大利期间,被彼特拉克十四行诗深深吸引,在翻译彼特拉克十四行诗和十四行诗的写作尝试中,将十四行诗介绍到了英国。

十四行诗(sonnet),又译"商籁体"等,是欧洲十分流行的诗体,在英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最为著名。十四行诗的重要特点除了诗行固定为十四行外,还注重诗节的划分与韵式的安排。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大文豪莎士比亚(5)

在莎翁的诗歌中,首先就是内容和主题的美。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了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热地照射在繁阴班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在我们国家的是诗歌中,爱情似乎总是和春天相关联,带着淡淡的喜悦和相似,凝结着薄薄一层哀怨,但是在莎士比亚的个中,爱情与爱人,却总是如夏天一样灿烂而热烈。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大文豪莎士比亚(6)

《以吻封缄:莎士比亚抒情诗精选》

在这本《以吻封缄:莎士比亚抒情诗精选》中,精选百余篇传颂400年的莎翁抒情诗,既有吟咏缠绵悱恻、坚定执着的爱情倾诉,也有对祖国的深情表白,莎士比亚的爱国之情和温暖柔美的爱情,是诗人心灵的抚慰、灵魂的呐喊。这一部 "爱情圣经",能帮你从疲惫的生活中找回爱的勇气。全书搭配莫奈、雷诺阿等大师精美画作,唯美、感性、精致,值得一起珍藏。

END

图文来源:京贵传媒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以吻封缄:莎士比亚抒情诗精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