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农村真实的老宅故事:回乡杂记之十三

农村真实的老宅故事:回乡杂记之十三于是,我把它们简单擦拭了一下,搬到了车上。我对母亲说:“咱把座钟和相片镜子搬到南院去吧。”母亲说:“你愿意搬那就搬过去吧。”母亲说,这台座钟是八十年代初买的。那天商贩来街上叫卖,父母亲走到门口,看到大家围着看座钟。当时我家已经还完了饥荒,有了一点余钱,于是决定买一台座钟。父母和斜对门的街坊一家一个,花了六十块钱买下了它,当时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五十块钱。后来,父亲让做木匠的侄子专门做了一个玻璃罩和一个精致的小桌子底座,将座钟放在小桌子上面,用玻璃罩罩好,放在大板柜上,这样才使这台座钟四十年来熠熠生辉。它每到几点,就响几下。每到半点,就响一下。小时候的那么多年,我听惯了这敲击的钟声。穿衣镜两旁的相片镜子,起码有四十多年了,里面镶着父母的合影,更多的是我们六个兄弟姐妹及下一代的照片。这些照片留待我专辟一章来讲述吧。

母亲第一次从老房子回来之后,一直念念不忘,想用塑料布把姥爷给她陪嫁的大板柜盖上,以免落下越来越多的灰尘。于是,那天下午,我陪着母亲又去了老房子一趟。

这次轻车熟路,我把母亲扶上车,很快开到老院前。打开大门,用轮椅推着母亲进院。上次房门前过道的杂草用镰刀砍过了,但它们非常蓬勃,又长满了过道,我只好用镰刀又一次地清理了它们。

扶着母亲进了屋门,先进了西屋,用抹布把大板柜的板面擦干净,打开大板柜的锁,看了看里面,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了,又原样锁好。用塑料布把大板柜盖上,保护好这件老物件。

我们已经搬离了14年,这个屋里,所有的东西都落满了灰尘。只有那个老式座钟因为被玻璃罩子罩着,座钟上镶嵌着的金黄的铝片依然熠熠生辉,座钟玻璃镜面上画的南京长江大桥非常雄伟壮观,我小时候无数次地看着这个座钟和大桥,非常神往。

农村真实的老宅故事:回乡杂记之十三(1)

母亲说,这台座钟是八十年代初买的。那天商贩来街上叫卖,父母亲走到门口,看到大家围着看座钟。当时我家已经还完了饥荒,有了一点余钱,于是决定买一台座钟。父母和斜对门的街坊一家一个,花了六十块钱买下了它,当时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五十块钱。

后来,父亲让做木匠的侄子专门做了一个玻璃罩和一个精致的小桌子底座,将座钟放在小桌子上面,用玻璃罩罩好,放在大板柜上,这样才使这台座钟四十年来熠熠生辉。它每到几点,就响几下。每到半点,就响一下。小时候的那么多年,我听惯了这敲击的钟声。

穿衣镜两旁的相片镜子,起码有四十多年了,里面镶着父母的合影,更多的是我们六个兄弟姐妹及下一代的照片。这些照片留待我专辟一章来讲述吧。

农村真实的老宅故事:回乡杂记之十三(2)

我对母亲说:“咱把座钟和相片镜子搬到南院去吧。”母亲说:“你愿意搬那就搬过去吧。”

于是,我把它们简单擦拭了一下,搬到了车上。

西屋里还有一台十四英寸上海牌黑白电视机。我听着院外大街上传来收破烂的吆喝声,就问母亲是否卖掉,母亲点头同意。但我出去之后,收破烂的却走远了,于是只好作罢。

我扶母亲走到东屋,东屋只有一套组合家具,那是二哥淘汰下来的。我打开各个柜门,除了一包不穿的衣服,也没有什么东西。

这时我发现,在正对面开放的橱里,有两个瓷杯子,一个瓷杯子已经没有了把手,正面画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画,背面写的是“高产拉练优胜奖”,那是父亲单位给他的奖品。另一个瓷杯子上印着古代仕女,后来据我孩子分析,从服装、发髻来看,这是宋朝仕女。我也把这两个瓷杯子拿到了车里。

农村真实的老宅故事:回乡杂记之十三(3)

我扶着母亲走出正房。我又打开厢房门,扶着母亲进去,厢房屋顶还挂着我们小时候做的鸟笼。

母亲看了看已经破烂的厨子,说里面的几个比较精致的小碟子没了,在南侧箱子上放着的车轱辘也少了一个。她摸了摸门背后竖着的几根棍子,说那根铁撬棍还在。铁撬棍挺沉,至少有二十来斤,我说这个值钱,咱一起拉过去。

看完这些,母亲坐上轮椅,我推着母亲出院门,上了车,绕到后门去。我试图用钥匙打开后门的风门子上的锁,但没有成功。

这时我发现,后门旁的泥地里有一个瓷盘,我把它取出来。它品相完好,正面是螺纹,很有立体感,背面是英文。我回忆了一下,这个盘子至少在泥地里埋了有二十年了。于是我把它放到车上。

农村真实的老宅故事:回乡杂记之十三(4)

恰巧,隔壁的孙子媳妇——年近七十的小伟妈回来了,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坐一会儿。我和母亲在她家坐了半个多小时,聊起了很多往事,看看母亲有点儿累了,于是拉着母亲回家。

回到家,把撬棍戳到厢房墙边,二哥说正需要这么一把撬棍呢。把座钟、杯子、相片镜子擦洗干净,将相片镜子挂到东墙上,座钟和杯子放在组合柜上,一下子,历史感就出来了。

农村真实的老宅故事:回乡杂记之十三(5)

我把老相片拍了照,发到家人群里,让远在外地的哥哥姐姐和下一代看看自己年轻的时候,他们看了都很感慨。

这次陪着母亲去老房子,了却了94岁老母亲的心愿,整理收获了老座钟、老杯子、老照片,很有收获。

农村真实的老宅故事:回乡杂记之十三(6)

(未完待续)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晴朗。亲爱的朋友,您喜欢看我写的杂记吗?欢迎点赞、评论并关注我,我还会持续更新,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