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沈鸿根:江南春的父亲那么厉害
江南春沈鸿根:江南春的父亲那么厉害前两个,他肯定还能说上话。第三条,不相信凭他个人能力能直接参与,包括暴风之类。这不过是他儿子的一种替身、利益符号、规避风险的工具罢了。这个年龄段,他怎么可能真正熟悉种种细分领域,并渗透到如此深入的资本场合。这一次间接通过蓝创天津,江伟强搭上了一个新的利益场。三是围绕江南春社交圈,充当利益代言符号。这个里面有很多套路,能看出江南春的社交圈。江伟强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提及过他的投资理念与策略。但他涉足的项目,基本围绕三条线路(天眼查,自己查查就好,不罗列):一是借分众生态直接延伸出来的服务,打分众品牌;二是围绕分众长期以来客户建立业务联系;
牛文文公司要上市了,第一大机构投资方是“蓝创文化传媒(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它由蓝标创始人赵文权发起成立,江南春的老爸江伟强身在其中。
过去几年,江伟强的名字曾经出现在妖股暴风科技以及至少30多家公司法人及投资人名单里。江伟强已经70多岁。多年来,资本市场从来没有他的多少叙事。他应该只是江南春个人品牌、人际以及资本力量的延伸。
关于他,夸克君只有一个直观的例子。2012年,在大智慧带过一段TMT小团队。某天两个女同事去分众调研私有化进程,当时很多银行、机构都想在这个过程中分一杯羹,不断前去游说,提供财务支持。那天,江伟强正好在分众传媒。当某家机构代表游说甚紧时,江伟强直接说,我们不差钱。那架势就是说,你们快走吧。
这年龄的老爸出现在公司,即便公司内部人士不觉得突兀,外人总会留下一些别样印象。虽然他也是分众系公司的负责人。但至少人家会说,家属可以影响集团决策。
江伟强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提及过他的投资理念与策略。但他涉足的项目,基本围绕三条线路(天眼查,自己查查就好,不罗列):
一是借分众生态直接延伸出来的服务,打分众品牌;
二是围绕分众长期以来客户建立业务联系;
三是围绕江南春社交圈,充当利益代言符号。这个里面有很多套路,能看出江南春的社交圈。
前两个,他肯定还能说上话。第三条,不相信凭他个人能力能直接参与,包括暴风之类。这不过是他儿子的一种替身、利益符号、规避风险的工具罢了。这个年龄段,他怎么可能真正熟悉种种细分领域,并渗透到如此深入的资本场合。这一次间接通过蓝创天津,江伟强搭上了一个新的利益场。
江南春有分众实业,如果直接用自己的身份,如此多角色地参与那么多投资案,会给分众本身的股东、投资者留下不专注、忽视自身上市公司经营的印象。
当然,实际上可能没这么严重。若说分众,自它成立起,至今已经12年,本身几乎就是一部资本运作史。2009年之前,几乎每年都有收购案,江南春一度还退居幕后。经济危机来临后,分众遭遇挑战,加上分众无线遭遇曝光,重创了公司形象,他也只能回来重塑品牌。
然后多年过去,经历过私有化之后,它也没有真正长大。它围绕多种资本市场获得的收益,应该远大于这么多年主业创造的收益吧。说白了,江南春就是一个投资人角色胜过企业家角色的风云人物。
分众的回归,再度出现创富效应。但也弱化了它在行业更大范围乃至全球产业中的地位。它带有一种庸常化的印记。
这不是苛责分众与江南春。每个公司、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模式。何况分众确实也是中国媒体与广告的创新者。
只是,江南春个人的诗意已经少了很多。从学校出来后,他就不再写诗,更多写PPT,偶尔帖自己以前的作品。我想,现在他连PPT都应该很少写了,他应该更多看看别人的商业计划书、PPT吧。
即便如此,我也并不赞成他让他老爸江伟强持续出现在一些项目的投资人名单里。这种动向能传递别样的画外音:
一类是关联交易;一类是肥水不外流,容易惹人注意,质疑利益输送;三是个人财富管理上,给人留下不愿交由更专业的团队去打理,或者打造独立的投资机构,而是让老父亲代言,走社交圈子。江伟强出现在多家投资机构的名单里,能从中看到江南春的社交脉络。
我能体会到,江南春身上既有独立的企业家精神,又有复杂且庸俗的伦常,两者之间矛盾重重。这能局部反映出,分众身上的创新气质已经弱化。是啊,如果公司主业更强,新业务孵化能力好,依托分众而不是借助老爸的身份去规避一些风险,要更能体现创新精神。
要看到,虽然分众过去几季赚钱不少,但更多是资本运作后的结果。分众传媒给外界的印象是:概念已经老化,缺乏更多创新,缺乏锐气。不象是一家互联网时代的公司了。就算未来多年,它继续受益于经济大势以及各种品牌商家的广告成长,要想重新灌注新的活力,不被新型的O2O化的营销平台颠覆,也要付出很多努力。
期待江南春身上生发更多诗意与激情,并灌注给分众,而不是通过他老爹去不断实现个人财富的增长,到了这个阶段,后者对他来说,已经只是数字游戏了吧。
补几句。投资领域的事,我一点不专业,只是借助直觉表达一种批判,也不意味着我在完全否定江南春借助他老爸实现财富增值。
牛文文的黑马系,几乎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区域连锁式的创投社交圈。这类圈子瓦解、分流了过去海内外高高在上的投行与更多机构的功能,后者越来越难触及本土创新项目的深层。
这类圈子为本土资本、创业项目搭建起桥梁,也为江南春这类财富人物创造了更多变现的可能。江南春、蔡文胜、盛发强、赵文权等等,都是黑马训练营里的常客。当然还有更多,这里不扒拉。
这有好处,但我还是想说,这种路径,几乎成了游戏。江南春与他老爸延伸、参与的社交圈,只是中国TMT行业无数社交圈里之一种。它们对产业是有巨大的创新驱动力,常常能在短期引爆一个行业,为那些缺乏资本的项目奠定发展的基础。但也有很多功利:如此中坚代的企业家,一个个都变身为光鲜的“投资人”,脱实向虚,只更多期待通过资本力去收割年轻一代的创新萌芽,不再深入到具体经营。最后它们一定也会制造各种噱头,在高点套现退出,从而制造许多产业的波动。
忽然还想到另一个话题,就是蔡文胜与他儿子最近引起的争议。他曾将不小比例的美图股份让渡他的浙大硕士毕业的儿子。这段时间,美图股价承压很大,当他信誓旦旦说要坚守、不会减持时,他的儿子连续两次减持。想想看,作为美图董事长,怎么可能不明白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儿子身上隐含的减持动机,当初权益让渡本身就容易给人留下某种权力让渡的印象,从而规避监管。
这跟江南春通过他老爸实现财富增值有本质区别吗?
老实说,过去几年,每当看到江南春、蔡文胜这类财富人物出现在传媒面前,就有一种时代的错落感,甚至心怀恐慌。只想说,互联网业里的时间观念真的不同于我们通常的时间观念,它的密度可能更大,创造了巨大的效应,但也透支了一代人的青春,让无数人在30多岁就早早成了投资寓公的角色。而且不断转身教育大众。
真的心怀恐慌,我也知道,随着时光飞逝,他们转身教育的东西,也在沦为僵化的教化。因为,有些东西实在是时势造英雄,骰子一掷,充满诸多偶然,并不完全是一个人真正具备了什么扭转时空并与之对决的伟力,会有新兴的力量取代他们。通过老爸、儿子去变现,就传递着一种时代的焦虑。
我们常说的BAT自身也有这路径依赖了。一个个自称庞大的生态。它们确实也有自己的创新力,但因成了“生态”,某些方面就大而不倒,比其他力量更象海绵一样快速吸收周围的水分。它们给了外部太多造梦的工具,也有无数的小确幸,但也在不断抑制许多萌芽,抑制种种新的生态萌芽,抑制种种新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