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科目一材料分析题真题:教资笔试科二材料分析题
教资科目一材料分析题真题:教资笔试科二材料分析题来看一下下面这道材料题:所以,科二材料题的答题角度非常灵活,也比较好回答。一般的答题套路是:先写出理论,然后回答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些理论的。科二中的第一个模块“教育基础”-课程中,“新课改的理念”几乎每次都会考,如下图所示:注意:材料和简答这种主观题不是考完之后就不考了,重点的会多次考查。科二材料题的问题提问,并不会点明了要你从哪个角度去分析。而科一的材料题,会让你从学生观或者教育观等角度去回答,这一点二者有所不同。
科二材料分析题高达36~40分,在科二中相当重要。但因为是主观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所以同学们都觉得得分很难。
解决这类主观题,有一个统一的办法,就是学会答题思路。掌握了答题思路,就相当于拿到所有类似题的答题模板!本篇文章将拿真题举例,教你分析材料、用“答题思路”拿下分值。
除此之外,掌握本篇文章涉及到的知识点,对以后考教师招聘也是很有好处,因为教师招聘很多考的内容和科二是类似的,只是比科二深一些。
好啦,快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还是先从分析考情开始哦~
考情分析科二中的第一个模块“教育基础”-课程中,“新课改的理念”几乎每次都会考,如下图所示:
注意:材料和简答这种主观题不是考完之后就不考了,重点的会多次考查。
科二材料题的问题提问,并不会点明了要你从哪个角度去分析。而科一的材料题,会让你从学生观或者教育观等角度去回答,这一点二者有所不同。
所以,科二材料题的答题角度非常灵活,也比较好回答。一般的答题套路是:先写出理论,然后回答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些理论的。
真题举例——讲解答题思路来看一下下面这道材料题:
问题:
(1)评析王老师解决小杰困惑的行为。
(2)简述教学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基本要求。
今天主要来讲一下问题1的答题思路。首先,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
读完材料后分析:
老师引导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从教育理念、教学观的角度思考一下王老师的行为。
王老师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没有以自己的方式来讲授、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实际解决学生的问题。这说明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除了学生是主体这一点,还有哪些其他的点呢?从教学观的角度想一下,老师一直在引导大家,这说明老师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因为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组织学生自主的探究,让学生全程经历这个过程,用这样的方法替代了传统的、单纯的知识讲授,引导学生,所以体现了重过程,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
有的同学问,能不能答面向全体学生,专业老师建议:这个角度不是很好,我们应该找最明显的点去回答。科二中,考教学观和评价观比较多。而这道题中,主体和过程体现的非常明显,应该把这两点答出来。
还有的同学问:想答教师观,老师是引导者,可以吗?
专业老师回答:当然可以。因为“引导”这一点在材料中很明显。
除此之外,还能从什么角度分析呢?
很多评析题都可以从教育理念,教学原则的角度出发去答题。
最后一点:启发性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把应用题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组织一下答案:
材料中王老师的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了启发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正确的。
首先,王老师在解决学生困惑时的教学行为时,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学观“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王老师并没有以自己讲授的方式教会学生解决困惑,而是采用学生自己探讨的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组织学生自主探讨,替代了传统的知识传授。这些做法均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启发性教学原则:材料中王老师面对学生不同的回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组织同学共同探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解决困惑,遵循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材料中王老师给学生讲授数学题时,联系生活中买树苗的事例,便于学生解决除法的运算,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总结
评析类的问题,都可以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两个大的角度去思考,你能想出几个就答几个,3-4个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