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闯关东的定居地:山东移民抓鱼吃
山东闯关东的定居地:山东移民抓鱼吃孙绪民:山东人比较勤劳,能吃苦,逃到陕西以后荒芜的土地很多,他们开垦荒地,这是他们在陕西开荒的情景。山东村庄的最初形成有着明显的地缘特点,大多是同一地区的移民聚集成村。以阎良区为例:谭家村、新民村、东三合等以昌邑、高密籍为主,小良、马家庄、屈家庄以莱芜籍为主等等。基于文化的地域性,土客之间极易产生冲突,但是山东移民一百多年来从未和原关中村落的土著发生过大的纷争,而且被陕西人称之为“山东客”,这在中外移民史上也是值得称道的。初到陕西的山东移民最初住在古庙、戏楼、窑洞、地窝子里,后来才有了草棚,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孙绪民:有些逃难的寿命长的人我都见过,刚过去的时候很苦,走好远才能看见一个村子,路上就在野庙山洞里住,吃的就是地瓜干子,有的人没到目的地就死了。这些山东移民来到陕西逃荒之后主要分布在阎良、三原、临潼、富平、蒲城地区。择土求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的经过几次搬迁才定居下来,有的同一户族却
在上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们讲述了陕西画家孙绪民在潍坊办《闯关中》国画展展现了清末民初昌邑移民的历史,昌邑之窗组织网上大拜年意外在陕西发现昌邑村并逐渐揭开闯关中神秘面纱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沿着闯关中的脚步,聊一聊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自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因陕西关中地区连年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恰逢山东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先后有数万山东灾民迁徙陕西关中地区开荒立业,谋求生路。
孙绪民:逃难是没办法的事情,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为了逃命才来的陕西。这对当地的山东人也是减少了负担,山东人多地少,多年灾荒,收成很低。通过移民减轻当地负担起到很大作用。
山东移民迁入陕西的路线分为南线和北线,南线是经过菏泽后穿越河南从潼关进入关中,北线则是从山西南境在永济过黄河进入渭北地区。现在山西境内有不少山东人,有的和关中山东移民同宗同族,就是来陕途中留下来的。
孙绪民:有些逃难的寿命长的人我都见过,刚过去的时候很苦,走好远才能看见一个村子,路上就在野庙山洞里住,吃的就是地瓜干子,有的人没到目的地就死了。
这些山东移民来到陕西逃荒之后主要分布在阎良、三原、临潼、富平、蒲城地区。择土求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的经过几次搬迁才定居下来,有的同一户族却分居到几个县域。
李发宁:他们刚来的时候条件艰苦,有个村子叫红佛寺村,就是因为刚去没地方住就在庙里住。后来人多了就挖窝棚住,非常简陋,这种移民是很艰苦的。
山东村庄的最初形成有着明显的地缘特点,大多是同一地区的移民聚集成村。以阎良区为例:谭家村、新民村、东三合等以昌邑、高密籍为主,小良、马家庄、屈家庄以莱芜籍为主等等。基于文化的地域性,土客之间极易产生冲突,但是山东移民一百多年来从未和原关中村落的土著发生过大的纷争,而且被陕西人称之为“山东客”,这在中外移民史上也是值得称道的。初到陕西的山东移民最初住在古庙、戏楼、窑洞、地窝子里,后来才有了草棚,生活过得非常艰苦。
孙绪民:山东人比较勤劳,能吃苦,逃到陕西以后荒芜的土地很多,他们开垦荒地,这是他们在陕西开荒的情景。
李发宁:山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在秦川大地扎根发芽,因为我们刚去的时候好地陕西人都占着,我们开垦的都是荒地。虽然质量不行,但是勤劳,慢慢就有了自己的良田。
昌邑地区自古以来纺织业就非常发达,在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当中,昌邑地区把茧绸发展为一项生产事业,基本上家家妇女都会纺线做衣,男人都会木工做纺车。这些移民到陕西的昌邑百姓自然把先进的纺织技术也带了过去,并成为发家致富的一门手艺。
孙绪民:当时为了省灯油,妇女们白天干活,晚上就在外面纺线,当时点的灯就是吃的油。
李发宁:山东人经济遍地开花的原因还依靠纺织,虽然我们没有带纺织机去,但是我们有木匠。他们当时本地纺织产量很低,我们织布很多,不仅自己用,也可以出售,这对经济改善作用很大。昌邑人到了陕西以后会木匠的就做织布机器,那是第一桶金,后来昌邑村织布兴盛到一个村几十户织布,几户印染,非常出名。当地土匪都盯上了,因为知道昌邑人家里有钱。
昌邑移民在陕西改进了纺织业的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这些村子里织布业也蓬勃发展,为其生活改善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令当地人刮目相看。抗战期间,以阎良区谭家村为主的山东移民的织布业发展迅猛,一村就有织布机近400台,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结构,并在此期间有力地支援了革命。
李发宁:昌邑人兴起纺织业以后,又为中国革命做了巨大贡献,当时在延安地区革命力量在准备抗日,当时条件艰苦,武装的军服无法供应,在那个情况下延安地区的领导就秘密找到我们,织布,染色。大量的军布就这样运送到了红军,支持他们东进抗日,纺织技术不但让昌邑村致富了,还在特殊时期支持了中国军队的抗日。
山东移民善于多种经营,除了种植业外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吊粉丝、做豆腐、烧瓦罐等等都成为了他们谋生致富的重要途径,甚至在那时候出现了香油村、豆腐村、粉条村。山东移民对土地看得很重,在陕西打拼挣钱后就买田置地,经过30多年的奋斗,有的人土地达到了一百多亩。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六合村是由六个自然村组成,其中的崇礼村是核心村,住的基本都是昌邑人。这个村子的名字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山东移民在当地地位的发展变化。
李发宁:他们到陕西后没有地方,就在李家庄后面成立村子,跟着他们上学吃饭喝水,后来我们经济慢慢变好,逐渐有了自己的新房子,就想起个村民,李家庄的族长就说叫崇李村吧,因为一直依靠李家庄。又过了几十年后我们村的经济超越了李家庄,村里的老者就商量我们来自于山东孔孟之乡,我们得改村名。我们崇尚礼仪,就改名崇礼庄。这就从一方面反映了山东人勤劳的精神在当地结出的成果。
人口的流动必然带来文化的迁移,山东移民来到关中带来了齐鲁文化,同时和陕西本土文化实现了融合发展。但是尽管百余年过去,在这些村子里仍然保持着比较纯正的山东民俗文化。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次移民是一次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的半官方式移民,使移民形成了聚居现象。再有就是山东村之间的通婚现象。
李发宁:山东人和陕西人生活习惯的差距,山东人勤劳,天不明就下地黑了才回家。陕西人女人是不下地的,他们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干活少,生活安逸。在这种情况下,陕西人没有嫁到山东村的,怕女儿吃苦,山东人也没有敢娶陕西姑娘的,怕娶过来什么也不干。这就导致山东村庄之间通婚,村子之间都称姥娘庄,这种通婚现象才导致民俗沿袭。
山东村的通婚现象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在山东村分布密度较大的地区尤为突出,直到20世纪80年度以后这一习惯才被逐渐打破。也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山东移民的语言被传承了下来。
孙绪民:到我这是第四代人,现在说的都是山东话,我的儿子孙子也是。他们在外面说陕西话,说普通话,但是回到家就说山东话。到陕西后说的话虽然还是山东话,但不是很纯粹,受到了当地人的影响。
在关中大地,比山东人来得稍早的湖北移民虽然也有独立的村庄,但现在却没有了自己的语言,绝大多数甚至连原籍都无法说清。现在山东移民的第四代大多掌握山东方言和陕西方言两种语言,在村里说山东话,在外遇到老乡说山东话,遇到本地人则说陕西话。但是到了第五代、第六代说山东话的移民后代就逐渐变少了,从大的趋势来看,山东移民的方言岛必然要逐渐的缩小,甚至消失。除了语言的融合,在饮食文化方面与当地文化也实现了很好的融合。
李发宁:昌邑人到了陕西以后,饮食习惯带过去了,但是和本地差距很大。当地人不吃鱼,不吃虫子。有一次昌邑村旁河流发洪水出了很多鱼,昌邑村民就去抓鱼吃,陕西人就在那看热闹,觉着不可思议。在过去年代鱼贩子就只去山东村卖鱼,有一个老人说他上学时期是五六十年代,当时同学就愿意去他家吃咸鸡蛋,因为陕西村里没有这东西,现在呢山东村也沾辣子了,文化相互交融。
山东移民来关中100多年,和关中本地人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发展,成为移民史上不多的典范。众所周知的闯关东,历时时间长,人数多,但在民国时期由于东北的土地资源、自然条件等影响,先后有100多万山东移民返回故里。相对而言,关中的山东移民返迁者却微乎其微。
孙绪民:根据陕西统计在关中地区山东移民后裔达到30多万,我所在的阎良区28万人中有6万是山东人,数量很大。就像蒲公英一样,无论到哪里都想念自己的根,我的根就在山东。父母从小就对我说老家在昌邑,我懂事以后就在地图上看昌邑在哪里。
像孙绪民这样从小就思念着自己山东老家的人在关中大地还有很多很多,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具体在哪,也不知道自己族内的亲人是谁。生活越来越好,但是思乡之情也是愈加浓厚。2008年中秋节李发宁第一次踏上了陕西昌邑村的土地,在这里他变成了老家的一个象征,在陕西昌邑村享受到了难以想象的热情接待,随后几年李发宁又多次来到陕西昌邑村进行走访调查。
李发宁:16年春节的时候我们去阎良区三合村,当时有个三合村出生的老画家,他听说了我们,不到七点他在村口等我们,他专门从城里过来。到了村子就和我们聊他家的过去,他时刻念着昌邑,说自己是个画家,最想画的就是移民在陕西创业的事情,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办画展。
在三合村迎接李发宁的这位老人就是画家孙绪民,他回家办画展的愿望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一年之后实现了。而在实现这个愿望之前李发宁还帮老人找到了老家,孙绪民原先只知道自己的老家在昌邑,但是具体在哪个乡镇,在哪个村子他都不清楚。李发宁知道老人的这个疑惑之后,马上在网络上发出了帮助老人寻根的信息,而他的一个朋友在昌邑看到这条信息后,就帮忙在族谱上查阅,幸运的是在族谱上找到了有关孙绪民先人1899年移民陕西的内容,确定了他的祖籍就在原昌邑县岞山镇西惺惺村,并帮助孙绪民与老家的族人取得了联系。
2016年3月,西安市阎良区山东移民研究会组织包括孙绪民在内的昌邑移民30余人到昌邑老家寻根祭祖。这是孙绪民第一次踏上故土,也是100多年来第一个回昌邑老家的人。
孙绪民:过去没有条件,现在条件好了但是年轻人不了解,就像母亲关心自己千里之外的孩子一样,在遥远的陕西有很多山东后裔,去年政协组织寻根问祖访问团我回到了老家,看见了族人,一百多年过去了。
在这次迁徙大潮当中,山东人民从遭遇灾害背井离乡不远千里来到陕西。到他们在这里辛勤劳作开垦出属于自己的土地,建造起属于自己的家园。在百余年的历史当中,他们依然沿袭着老家几千年的风俗民情,昌邑人的文化习俗和陕西人的文化发生了无数次的碰撞交流,但时至今日他们不仅没有入乡随俗,而且不可思议地使山东文化在三秦大地上开花结果。百年沧桑,百年巨变,山东移民形成了“勤劳拼搏,坚忍不拔,锐意创新,崇文敬祖,诚实守信,重情尚义”的山东移民精神,这种精神谱写了山东移民闯关中的传奇,改写了关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