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武则天为什么被唐高宗废?武则天为唐高宗写了一首情诗

武则天为什么被唐高宗废?武则天为唐高宗写了一首情诗此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记载,内容完全相同。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武顺(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杨氏让乳母把穿着男孩衣裳的武则天抱出,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虽然没有了皇后,但李世民是不会缺女人的,而且还在不断地补充新人。这不,就在长孙皇后去世一年多之后,即公元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又将一位十四岁的少女召入宫中。这个少女,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据北宋孔平仲所撰《续世说·卷六》记载:袁天罡善相,则天初在襁褓,天罡来至第中,谓其母曰:“夫人骨法,必生贵子。”当时,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刚生下武则天不久,还在襁褓之中,玄学家袁天罡善相,一见到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贵子!”杨氏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看后却说,此

“则天”这个名字也不应该是在她死后因谥为“则天大圣皇后”而得,而是在她取“曌”为名之后,取字为“则天”。也就是说,武则天姓武名曌,字则天。她谥号中的“则天”则是由此产生。

从现有的唐朝史料上看,自公元636年长孙皇后病逝后,唐太宗李世民直到驾崩也没有另立新后。

武则天为什么被唐高宗废?武则天为唐高宗写了一首情诗(1)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这期间,唐太宗曾想把和自己姘居的弟媳巢刺王妃杨氏转正为皇后,但遭到谏臣魏征的反对而作罢。

这件事至今尚有争议,不过从任何方面来分析,此事未必是真。因为当时杨氏和唐太宗只是姘居关系,连一个妃嫔的身份也不是,唐太宗是不可能越级跳跃,把她直接晋升为皇后的。

虽然没有了皇后,但李世民是不会缺女人的,而且还在不断地补充新人。这不,就在长孙皇后去世一年多之后,即公元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又将一位十四岁的少女召入宫中。这个少女,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

据北宋孔平仲所撰《续世说·卷六》记载:袁天罡善相,则天初在襁褓,天罡来至第中,谓其母曰:“夫人骨法,必生贵子。”

当时,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刚生下武则天不久,还在襁褓之中,玄学家袁天罡善相,一见到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贵子!”杨氏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看后却说,此二子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

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武顺(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杨氏让乳母把穿着男孩衣裳的武则天抱出,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

此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记载,内容完全相同。

武则天为什么被唐高宗废?武则天为唐高宗写了一首情诗(2)

武则天应该不是她原来的名字,关于她的原名史料记载不详,唯一可据的就是《新唐书·则天皇后》中记载的“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xǔ),并州文水人也。”这说明武则天的原名叫武珝。而《旧唐书》中则直接记载为:“则天皇后武氏,讳曌。”

但无论是“则天”还是“曌”,应该都不是她的本名。“曌”是武则天在做了女皇之后专为自己的名字而创造的出来的一个字,而造这样一个寓意为日月当空的“曌”字,也应该与“则天”有关。因为“曌”的寓意和“则天”之意有着密切的联系。

“则天”具有以天为法,治理天下的意思,最早出自《论语·泰伯》中“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一句。后来汉桓谭《新论》中又出现了“则”与“天”的组合:“尧能则天者,贵其能臣舜禹二圣。”这便产生了“则天”一词。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元凯分职,而则天之勋就。”句中,以及《周书·柳虯传》:“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中也同样出现了“则天”的说法。

所以,“则天”这个名字也不应该是在她死后因谥为“则天大圣皇后”而得,而是在她取“曌”为名之后,取字为“则天”。也就是说,武则天姓武名曌,字则天。她谥号中的“则天”则是由此产生。

武则天十四岁入唐宫,入宫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她长得美丽端庄。《旧唐书》中说是“太宗闻其美容止”,《新唐书》则说是“太宗闻其有色”,而《唐史演义》中也描写武则天“生年十四,已经艳名远播,传入宫廷。太宗正留意物色,既闻有此美人,便遣使征召。”反正唐太宗也是喜爱长得漂亮的女人的。

武则天为什么被唐高宗废?武则天为唐高宗写了一首情诗(3)

入宫以后,唐太宗封她为五品才人,赐名为武媚。而关于武则天入宫的过程,小说《唐史演义》有着详细的描述:

及到京师,入宫谒见太宗,一些儿不露慌张,盈盈下拜,自陈姓氏,三呼万岁,无不合体。……最动人的,是一双俏眼,百啭娇喉,恁你铁石心肠,也要被她情牵意转。……春风一度,啼笑皆妍,更有一种柔媚情形,令人不醉自醉,不迷自迷,……太宗越瞧越爱,便赐她一个芳名,叫作媚娘。

一些历史小说和电视剧中频繁出现的“武媚娘”这一称呼,大概就是出自于此,其实在唐朝时是没有的。“才人”是中国古代宫廷女官的一种,兼做皇帝的侍妾。因此,从历史的记载上看,武则天在贞观年间唐宫里的生活状况历史上记载的很少,她和唐太宗之间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和生活交集,只是在唐高宗以时才崭露头角,最后成为一代女皇。

据《资治通鉴·唐纪十五》记载,贞观初年,太白金星的多次出现白昼。太史令李淳风占卜说:“女主昌。”而这时民间又传出,有一本《秘记》中也言称“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唐太宗听到这些,心中非常担忧。后来,唐太宗得知负责守卫玄武门的李君羡小名为“五娘”,便以为所谓的“女主”原来是一个勇武的男子,又因为李君羡时任左武卫将军,称武连县公,唐太宗以为他小名女性中带“五(武)”,“官邑属县”中也都带有“武”字,想必就是那个《秘言》中的“女主武王”,因而遭到猜忌,最终被下诏诛杀。

武则天为什么被唐高宗废?武则天为唐高宗写了一首情诗(4)

杀了李君羡,太宗似乎仍不放心,曾私下问李淳风:“《秘记》所言可信吗?”李淳风回答说:“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发现此人已在陛下宫中,是陛下的妻妾,不出三十年将成为天下之主,把李唐子孙屠杀殆尽,已成定数。”

太宗不以为然,说:“我已经杀了要君羡,可不可以把凡是有嫌疑的人统统处死?”李淳风答道:“此乃天命,不能违背。未来称王的人杀不了,再杀也只能徒增无辜。况且三十年后此人已老,也许心存善念,祸害小些。现在即便找到并处死她,那么上天或许会降下更为强大的人,那么恐怕陛下子孙将无一幸免。”

到了此时,唐太宗对于此人是谁已是心知肚明,他认为李淳风所言有理,既是天意如此,便不再过问此事。

不用问,李淳风所说的这个人就是武则天。因此蔡东藩在《唐史演义》中说武则天是“特地产出的一个绝世娇姝,教她来搅乱唐宫,闯出一场大祸,酿成千古未有的骇闻。”

历史上为什么对武则天在贞观年间的宫廷生活缺少记载?其原因大概就是唐太宗在听了李淳风的话之后,渐渐疏远了武则天,这也正是武则天后来移情于李治的原因。

然而史籍中似乎隐晦掉了武则天移情于李治之事,只说武则天在太宗死后,被发到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在一次巡幸感业寺时“见而悦之”,而复召她入宫,并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

武则天为什么被唐高宗废?武则天为唐高宗写了一首情诗(5)

唐高宗之所以这样做难道仅仅是因为武则天的姿容娇媚?不会吧?武则天可是他老子李世民的侍妾,他难道就不怕像他老子和婶娘姘居一样被世人嘲笑吗?所以这里边一定有戏,而这戏则上演于蔡东藩的《唐史演义》。

按照《唐史演义》第二十三回中的描述,有一次唐太宗患病,太子李治入宫问安,在看到武媚第一眼的时候,就被她“眉含秋水,脸若朝霞,宝髻高蟠,光可鉴影,瓠齿微露,笑足倾城,身材儿非常袅娜,模样儿很觉轻柔”的神态“险些儿把太子魂灵,勾引了去”。从此之后“太子心目中,时时记着这武媚娘”。

所以在唐太宗患病期间,太子李治便“借省视为名,按日入侍,时常与媚娘相晤”。而那武媚娘“也知情识趣,仗着两道柳眉,一双凤目,去勾挑那东宫殿下,害得太子心神忐忑,支撑不住”。然而碍于太宗,二人也只能是“彼此有情”而已。

这期间,唐太宗病情好转,但不久再次病倒,这一次却是一病不起,而武媚和太子之间也日渐炽烈。有一天太宗因为疲惫昏昏睡去,这便给二人带来了调情的机会。武媚发现太子头上有些许白发,便怜惜地问道:“太子这样年轻,怎么会有白发了呢?这一定是太子心孝,日夜过劳所致。”

李治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李治说:“也并非全然为此,汝可知我意否?”武媚当然知其意,于是借故回到卧室,李治也跟了进来,款款情深地说道:“为卿故,发几白了,卿也应怜我呢。”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蔡东藩写道:“史称太子侍疾,发几变白,谁知却是为此。”也太具有讽刺性了吧?

武则天为什么被唐高宗废?武则天为唐高宗写了一首情诗(6)

此事虽有杜撰之嫌,但也绝非空穴来风,因为正史上的记载留给人们想象的空间太大了。只是别人不说,独《唐史演义》把它说了出来。

唐太宗死后,武媚出家感业寺,在独守青灯的日子里,她也曾以诗寄情。《全唐诗》收录有武则天的诗作四十六首,其中有有一首题为《如意娘》,据说是她在感业寺时写给唐高宗的情诗,直到晚年,武则天还常常默诵这首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明代文学家钟惺在《名媛诗归》中评价这首诗时,曾说了八个字:“老狐媚甚,不媚不恶。”

什么意思?我,不懂得!如有朋友知道,还请赐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