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作为中学六年资深语文科代表,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学的课本里也是“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孟子注疏》对了,课文的标题是编者加的,从上面的照片可见,最初就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后来的很多版本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很多网友、专家证实,古籍里也写着“是人”。《孟子》

有一定档次的群,这两天都在争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说了,人教社从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就差给每一版课本拍照,昭告天下了。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1)

1961年版

对了,课文的标题是编者加的,从上面的照片可见,最初就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后来的很多版本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很多网友、专家证实,古籍里也写着“是人”。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2)

《孟子》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3)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

作为中学六年资深语文科代表,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学的课本里也是“于是人也”。

而且,这里有个重要的知识点、考察点:不能跟“于是”弄混。断句时,不能读“于是/人也”,要读“于/是人也”。

这种参照物,能帮人加强记忆或者修正记忆。

我以前有时在网上看到“斯人”,想起这个知识点,就会犯嘀咕,然后会多搜一搜。

语文课文(包括地方版)是很严谨的,应该都是“于是人也”。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用人教版课本,现在的中老年人小时候是不大可能用到地方版的吧?

口说无凭,家人找出了我用过的1987年版初中课本,果然,“于是人也”: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4)

跟我讨论的多数朋友,都以为是“于斯人也”。

有朋友说,小时候读《水浒》,看到“这厮”就会想:跟“降大任于斯人”的“斯人”有什么关系?

还有网友拿《爱我中华》的一句歌词来做类比: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还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请注意,这里讨论的核心是初中语文课本里是怎么写的。有些朋友翻出一些“斯人”的书,但那并不是课本。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下面这书,模棱两可地加注“或为‘斯人’”,就是向谬种流传的现实妥协了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5)

这个争议问题的现实原因,可以归结为三方面:

一是,“斯人”出现的场合很多,积攒了人缘。

杜甫写过“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章太炎为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写的挽联是“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当代人也常用“斯人已逝”这个表达。

二是,在课本之外,各种读物、影视作品,乃至一些输入法和搜索引擎的推荐选项,形成了太多干扰,结果假作真时真亦假。

多数人没有那么强的质疑精神和那么扎实的记忆,在“于斯人也”的熏陶之下,容易被误导。

听说,50年代的一本名著里也曾经写成“于斯人也”,影响了很多人,但后来修正了。还曾有报纸把“是人”错误地“更正”为“斯人”。

至于输入法的推荐,你要知道,现今一些字词的乱用(比如“的、地、得”),它们也有很大“功劳”。

而搜索引擎的提示,也常常是来源于大量用户的输入习惯。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6)

硬搜“是人”,搜索引擎让你觉得你错了,问你是不是要继续: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7)

继续就继续,依然是找到相关结果约1亿个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8)

“斯人”呢?搜到大约740万个结果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9)

你看,在数量上,“是人”是占绝对优势的。

三是,记忆会有偏差,有时会骗人。

比如,你身处某个场景时,会觉得你以前有过一模一样的经历。其实,有可能确实出现过相似情景,也有可能没有出现过。

讨论中,有位很理性的朋友还提到了近因效应:假如人们先知道关于某人的第一个信息,隔较长时间后才了解第二个信息,这个最新的信息就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听说,心理学上有个有待证明的概念,叫“曼德拉效应”,是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这源自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消息传来,世界各地有很多人在问:他不是早就去世了吗?

顺便对比一下《爱我中华》的歌词。

随便找找宋祖英唱的多个版本,还有张也的版本,都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10)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11)

歌词这样写,一是具象化的需要,二是避免了跟下一句“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产生字面和概念上的重复。

但也有合唱版本改了,连起来就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12)

然后有很多朋友把宋祖英的版本也记成了“五十六个民族”。

这跟“是人”与“斯人”之争是不是有点相似?

有些朋友看到课本证据之后,还是不肯服软。但这事得讲证据吧?人教社都说了,一直都是“于是人也”。如果对这个有异议,或者用了“于斯人也”的地方版课本的,欢迎亮出证据,让大家看看是谁曾经“误人子弟”。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13)

人教1982年版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14)

人教1991年版

国不可辱从年少轻狂变成宗师:于是人也为什么记成(15)

人教2001年版

甚至有人归结为平行宇宙、篡改历史,这脑洞就太大了,我不理解。你呢?

好了,说到最后,你能肯定你在语文课上学的是“于是人也”还是“于斯人也”吗?欢迎留言分享!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