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有多冷知识:那些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蝙蝠有多冷知识:那些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不是。其实,宿主和微生物群系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环境。如果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可能会导致疾病。对于蝙蝠来说,包括SARS病毒和很多相关的冠状病毒都属于它的微生物群系,所以它自己并不会因此携带病毒而得病。每个动物包括人的身上都会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研究发现,蝙蝠可携带50多种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这些病毒平时属于在蝙蝠肠道里的微生物群系。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学家对云南一个蝙蝠洞里的蝙蝠进行长达5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这里的中华菊头蝠带有多种和SARS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尽管蝙蝠带有病毒,但它们自身几乎不受感染。通过对相关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蝙蝠中NF-κB家族转录因子c-REL受到正选择。这个基因不仅在固有免疫中发挥功能,还与DNA损伤反应有一定关系。
今年的春节,不少人本来都做好了准备,回家过年、走亲访友、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可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大多数人没能如愿以偿,还把蝙蝠也卷进这个漩涡中,成为病毒源头的最大嫌疑犯。其实,关于蝙蝠,还有不少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1、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寓意着"美好、幸福"别看蝙蝠长的模样并不好看,甚至有点吓人。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喜欢借助谐音寓意美好的愿望,如鱼的音同"余",寓意着"盈余、富裕";同样,蝙蝠的蝠字音同"福",寓意着"福气、幸福"。
但是,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让人们对蝙蝠的寓意有了重新思考。
2、蝙蝠是否携带病毒?是的。
每个动物包括人的身上都会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研究发现,蝙蝠可携带50多种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这些病毒平时属于在蝙蝠肠道里的微生物群系。
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学家对云南一个蝙蝠洞里的蝙蝠进行长达5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这里的中华菊头蝠带有多种和SARS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
3、蝙蝠携带病毒为什么自己不得病?尽管蝙蝠带有病毒,但它们自身几乎不受感染。通过对相关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蝙蝠中NF-κB家族转录因子c-REL受到正选择。这个基因不仅在固有免疫中发挥功能,还与DNA损伤反应有一定关系。
其实,宿主和微生物群系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环境。如果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可能会导致疾病。对于蝙蝠来说,包括SARS病毒和很多相关的冠状病毒都属于它的微生物群系,所以它自己并不会因此携带病毒而得病。
4、蝙蝠是老鼠吃盐以后变的?不是。
今年是鼠年,关于老鼠和蝙蝠之间还真有点联系。古人描述蝙蝠是:一名仙鼠,一名飞鼠。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蝙蝠是老鼠吃盐以后变成的。你别说,仔细看看蝙蝠的模样,还真有几份像。
记得小时候偶然的机会近距离看到过蝙蝠:小眼睛、尖嘴巴、竖起的耳朵、全身黑色短毛、吱吱的叫声,对蝙蝠是老鼠变的说法深信不疑。但实际并非如此。从分类上看,蝙蝠和老鼠都是纲,但属于不同的目,蝙蝠是翼手目,老鼠是啮齿目。
5、蝙蝠是地球上唯一的能飞的哺乳动物?是的。蝙蝠是地球上真正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有人说,橙足鼯鼠、菲律宾鼯猴、飞鼯等也会飞呀?其实,这些动物只是具有很好的滑翔能力,并不具备主动飞行的能力,算不上会真正的飞。
6、蝙蝠有几百种,大小差别很大?是的。蝙蝠的种类很多,有900多种,我国有80多种。蝙蝠的大小、颜色、皮毛质地和脸相也千差万别。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它的翼展能有1.5米;一种叫做基蒂氏猪鼻的蝙蝠是最小的,翼展只有15厘米。
7、蝙蝠视力很差,看不清东西?不是。
大部分蝙蝠都是昼伏夜出,白天睡大觉,晚上出来找食吃。一直听说蝙蝠的眼神不好,飞起来不被撞是靠听。
其实,蝙蝠的视力并不差,但它们的飞行确实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很先进的超声波技术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然后来调整飞行线路。
8、蝙蝠吸血,是真的吗?是真的。
有吸血的蝙蝠,但并不是所有的蝙蝠都吸血。蝙蝠属于杂食动物,它们的食物非常广泛。有些蝙蝠爱吃"素",以花蜜、果实为食;有的种类的蝙蝠爱吃"荤",以鱼、青蛙、昆虫,甚至动物的血为食,还有比较残忍的吃同类的蝙蝠。一般来说,体型大的蝙蝠一般以果实或花蜜为食,大多数体型小的蝙蝠以昆虫为食。
9、蝙蝠需要冬眠吗?需要。
蝙蝠有冬眠的习性。温带的穴居蝙蝠一般都需要冬眠,生活在树林中的蝙蝠冬季时要飞到暖和的地区过冬。但是,蝙蝠的冬眠程度不深,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状态。。
10、有吃蝙蝠的吗?有的,有动物,也有人。
吃蝙蝠的动物有不少,包括猴子、浣熊、猫、猛禽、蛇和一些其他种类的蝙蝠等。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居民都不吃蝙蝠。在热带,如关岛、帕劳等,当地居民有吃蝙蝠的习惯,他们不仅吃还出口到太平洋其他的岛屿。我国只有那些追求新奇的尝"野味"极少数人吃。
当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猖獗的时期,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我们除了不去人多的地方、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还需要做到:
· 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味";
· 不与流浪动物、垃圾废水等接触。
· 选购新鲜、卫生、安全的食材;
· 直接吃的果蔬一定要洗干净再吃;
· 烹调全过程保持清洁、卫生,厨房用具(如案板、刀和容器等)要勤清洗、勤消毒。
· 做到生熟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用具,如案板、刀和容器等一定要分开。
· 烹调食物做熟煮透:不贪图口味吃生的、半生不熟的禽、肉、蛋、奶等食物。
最后,疫情期间,要注意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和适量运动,还应做到不造谣信谣传谣。
马冠生博士·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