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的足球手游:随时间漂流的足球手游
角色扮演的足球手游:随时间漂流的足球手游如今想在“实况足球”中玩到这么多球队只能靠补丁了我和学长联机打过不少游戏,最多的还是《实况足球8》,这款游戏能够在中国网吧大火,首要因素是它有本地联机功能。和游戏内一键建立主机相比,登录对战平台、创建房间的传统流程显得非常繁琐。这是一套完全不讲道理的阵容强弱只是相对而言,在真正的高手眼里,他们都是菜鸟。那么江湖辽阔,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分辨出谁才是真正的高手?我的个人经验是,可以从外设入手。在网吧里,玩射击游戏自带键鼠、耳机的,玩格斗游戏自带外接街机台,玩足球游戏自带手柄的,水平总不会太差。我有位学长便是这样一位高人。每当我清理着从键盘里抖落出来的烟灰、零食、瓜子皮时,学长都会在旁边默默掏出自己的手柄,接下来,他开始用各种“手柄能做但键盘几乎不能做”的操作虐杀我。直到几年后我也用上了手柄,才知道它与键盘的差距是不能用道理来算计的,这完全是两个游戏。
时间总为回忆加层滤镜,比如我时常觉得当年玩的第一款足球游戏是最好的。直到前段时间,再次打开《实况足球8》(Winning Eleven 8)时,才不得不承认,尽管玩法依旧出色,但它的画面看起来就像是美工用大块马赛克斑点拼凑出来的。
这款2004年的游戏赶上了PS2时代的尾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动辄2K、4K分辨率的冲刷下,被“FOX”“寒霜”“虚幻4”宠坏的视觉已很难再自欺欺人了。时至今日,那些还在坚持玩《实况足球8》的“Old School”们,不知有几人是出于习惯,几人只是为了在打开游戏时听听王涛的那句“欢迎来到《实况足球8》国际版的游戏世界”。
足球游戏记忆
当年,准确地说是2008年,也就是科乐美推出《实况足球8》的第4个年头,正是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足球游戏在中国,尤其是中国网吧最流行的时候——一次网吧包夜时,我把整个后半夜都花在了观看两个同学联机对战“实况足球”上。时间久远,他们对局的细节已不清晰,只依稀记得较弱一方用的是如日中天的巴西队,较强者用的是非洲劲旅喀麦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实况足球”。
这是一套完全不讲道理的阵容
强弱只是相对而言,在真正的高手眼里,他们都是菜鸟。那么江湖辽阔,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分辨出谁才是真正的高手?我的个人经验是,可以从外设入手。在网吧里,玩射击游戏自带键鼠、耳机的,玩格斗游戏自带外接街机台,玩足球游戏自带手柄的,水平总不会太差。
我有位学长便是这样一位高人。每当我清理着从键盘里抖落出来的烟灰、零食、瓜子皮时,学长都会在旁边默默掏出自己的手柄,接下来,他开始用各种“手柄能做但键盘几乎不能做”的操作虐杀我。直到几年后我也用上了手柄,才知道它与键盘的差距是不能用道理来算计的,这完全是两个游戏。
我和学长联机打过不少游戏,最多的还是《实况足球8》,这款游戏能够在中国网吧大火,首要因素是它有本地联机功能。和游戏内一键建立主机相比,登录对战平台、创建房间的传统流程显得非常繁琐。
如今想在“实况足球”中玩到这么多球队只能靠补丁了
到如今,《实况足球8》依然为人称道的还有它在游戏性与真实性之间做到了几乎完美的平衡:恰到好处的身体碰撞处理、长传球与球员能力之间的微妙关系、快速传导带来的阵型拉扯……这些要素单拎出来都无法对一款游戏造成决定性影响,但拼在一起,便组成了刚刚好的《实况足球8》。
那是“实况足球”极为光彩的岁月,玩家提到它的竞争对手“FIFA”时总嗤之以鼻,并递出一句不咸不淡的“‘FIFA’只是游戏,‘实况’才是足球”。一个事实是,在早期,“实况足球”系列的确更强调球员配合和对空间的利用,对玩家的战术素养有一定要求。在操作方面,它又显得非常友好,协防加跟防功能让玩家在防守时能体验到一种半自动化的感觉;“FIFA”系列则更强调操作,由于防守时需要玩家进行全手动围防,理论上,只要进攻方手速够快、技能熟练度够高,是可以反复上演单骑闯关的。
不过这都是旧时往事了,随着时间推移,“实况”开始渐渐“FIFA”化,“FIFA”也融入了“实况”的一些特点,二者在玩法上的界限不再分明,不同阵营的玩家们争论起来说也没法说服对方。但谁也无法否认,从2007年起,二者的销量差距开始不断拉大。
2014年是一个里程碑,当年发售的《实况足球2015》销量为163万,同期的《FIFA 15》销量则达到了创纪录的1840万。前者不到后者的零头,这还是在《FIFA 15》被评为《FIFA 10》后系列最差作品的情况下。相应的,第二年,《FIFA 16》的销量较前一年出现下滑,但“实况足球”并没有抓住机会,迎来销量的攀升。很多人将这归因为玩家对《实况足球2014》不满的报复性行为——和水准极高的前作《实况足球2013》相比,《实况足球2014》在授权、人物脸型、引擎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它更像是一款不太走心的半成品。
悬殊的销量差距持续至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实况足球”在主机和PC平台上颇有些积重难返的味道,但这并不意味着科乐美失去了与EA正面对决的机会,因为时代变了。
时代变了
我第一次接触足球类手机游戏是在前智能手机时代,用的是一台售价300元的山寨机,我至今记得它的开机画面是诺基亚“握手”的镜像版。
山寨机大概是这副样子
山寨机承受不了高性能游戏,每月连赠送的30MB流量都用不完。当然,那时候《切水果》《愤怒的小鸟》都还没诞生,高中生间最流行的手机游戏是《贪吃蛇》和《俄罗斯方块》。因此,能在这台手机上玩到一款纯文字版的足球游戏已经令我很满意了。
游戏的名字已不记得,它的机制大概是让玩家组建一支球队,随机与AI进行比赛,比赛过程会以文字形式进行“直播”,内容无非是“50分钟,某球员远射破门”之类的,非常敷衍,就像是一个极度缩水版的“足球经理”。比赛奖励是一些虚拟货币,由于缺少参照物,我并不清楚这些货币的真正价值,而市场上的球员价格也令人捉摸不透。
我的前锋名叫博斯克,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是谁,后来知道了这个名字最著名的拥有者是西班牙国家队的主教练。但老帅博斯克是1950年生人,显然不可能到了21世纪还驰骋球场,这让我开始怀疑所有球员的名字其实都是假的——首发11人里甚至没有一个是人们耳熟能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