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个羊推荐的广告游戏(羊了个羊揭开了牛皮癣广告小游戏的遮羞布)
羊了个羊推荐的广告游戏(羊了个羊揭开了牛皮癣广告小游戏的遮羞布)如果上述游戏玩法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并不算抄袭,那么《羊了个羊》直接挪用的《普通Disco》伴奏,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侵权的。《普通Disco》的制作者也在B站间接认领了这个BGM。动视把《Mah-Jongg》商业化后制作出了《shanghai》我们亲眼见证了一款游戏性几近于零的三消游戏,如何从寂寂无名,到引爆互联网,再到逼疯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玩家,然后在万众瞩目之下,坠入万人唾骂的底端。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当我和别人讨论一个游戏时,不必须要先介绍这个游戏的本体。因为在很多人眼里,《羊了个羊》简单到甚至配不上说是一款“游戏”。它的游戏玩法完全照搬40多年前由由斯坦福大学学生Brodie Lockard在PLATO终端上制作的麻将接龙游戏《Mah-Jongg》,道具分类照搬2年前同类免费手游的《3tiles》。
文丨阿蒙
《羊了个羊》,呕......
对不起,现在打出这四个字我都有点想吐,毕竟我曾经一天最多玩了40多把。
2022年的第37周,绝对是微信小程序游戏最疯狂的一周。
我们亲眼见证了一款游戏性几近于零的三消游戏,如何从寂寂无名,到引爆互联网,再到逼疯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玩家,然后在万众瞩目之下,坠入万人唾骂的底端。
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当我和别人讨论一个游戏时,不必须要先介绍这个游戏的本体。因为在很多人眼里,《羊了个羊》简单到甚至配不上说是一款“游戏”。
它的游戏玩法完全照搬40多年前由由斯坦福大学学生Brodie Lockard在PLATO终端上制作的麻将接龙游戏《Mah-Jongg》,道具分类照搬2年前同类免费手游的《3tiles》。
动视把《Mah-Jongg》商业化后制作出了《shanghai》
如果上述游戏玩法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并不算抄袭,那么《羊了个羊》直接挪用的《普通Disco》伴奏,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侵权的。《普通Disco》的制作者也在B站间接认领了这个BGM。
偏偏就是这样一款谁看了都没什么特点的游戏,被一位EDG电子竞技俱乐部的粉丝玩了几遍也过不去关之后,发在了俱乐部超话吐槽,由此便阴差阳错开始了一场如瘟疫般的爆炸传播。
目前可考的第一条关于《羊了个羊》的公共平台推文
它火到什么程度呢?很多人这辈子看了很多次“马化腾过生日转发送会员”,但第一次遇到真的马化腾本人出来辟谣游戏收入,就是在《羊了个羊》。
从上周一到周三,《羊了个羊》在热搜挂了三天,这是它热度最高、风评也最好的时候。与此同时,朋友圈、微信群还有各个八百年不联系的微信好友对话框里,也疯狂跳动着它略带嘲讽的对话框。
所有玩家盲目地看着长达30秒的无聊广告、又或者一次又一次转发着《羊了个羊》的小广告哦,以获得新的辅助道具,理由只有一个——这游戏太***难了。
要怎么形容它的难度梯度呢?就是第一关你拿给狗让它舔几口屏幕就能过;第二关要是能过,那你家狗都能参加奥运会拿冠军了。
这代表了需要同时达成两个条件:一是技术,能拿冠军;二是运气,组委会要脑子出点问题让你的狗作为国家代表。
《羊了个羊》就是这样,只有在三消技术和欧气均爆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过关,据网友计算,正常的玩法下只有0.009%的概率可以通关。
而它偏偏还用“据说只有智商130以上的人才能通关”、“你当前所在地区排名依旧是第XX名”、“今日朋友圈排名”来刺激玩家的胜负欲去一次次点击“再试一次”。
所以很快,《羊了个羊》就逼疯了所有玩家。这时,我们才反应过来,妈的,被当韭菜割了。
舆论的风向很快就从“谁还没有玩”,变成了“谁还在玩”,然后关于它抄袭、BUG、日均收益百万的负面话题也霸占了热搜。
网友们大梦初醒,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点击广告,为了一个永远无法通关的小游戏送上了成百上千的人民币,得到的却是一句又一句的嘲讽。
这时,你回看自己微信的小程序下拉页面,才发现它早已充斥着一列列你从未真正玩过的小游戏。
也许是某一次APP开屏时不小心晃动了手机,也许是某一次逛论坛没注意那个小小的“广告”,也许是刷视频流时的误触,总之,这些小程序游戏们已经无孔不入地侵略到了你手机的各个角落。
更惹人烦的是,这些小游戏就像是街头巷尾的牛皮癣广告一样,不仅在你的网络生活里满目皆是,而且一旦黏上了就再难摆脱。
它们利用一套相似的心理学连环套,把你留在游戏界面榨干你的空闲摸鱼时间。所以这些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心理学套路程序。
这些游戏大多数都有着和“1 1>1?”差不多的游戏性,它们通常被我们称为“超休闲类游戏”,也就是不需要太过投入也能享受其中的轻量级游戏。
但是当它把“1 1>1”的玩法重复个100遍,并每一遍给你点甜头(例如什么超过了全国xx%的人)时,我们就会甘之若饴地凑上去继续玩。
把这种玩法玩出花来的,是一款国产手游《X-HERO》,你所熟知的什么画线救被蜜蜂叮的狗狗、数值比大小爬塔、“姐就是女王”类跑酷游戏,它全都按照季度更新在了游戏里。
游戏宣传图里的“画线救狗”
虽然它本体是个没什么亮点的放置卡牌氪金手游,但它总能在更新新一轮小游戏的时间点冲到全球免费手游榜一。
其实《X-HERO》本体玩法长这样
当然,我相信你这样成熟的大人肯定不会被这种小玩意儿骗到,所以它会在某一关或者像《羊了个羊》一样干脆在第二关把难度飙升到卡死99%的玩家,然后开始利用社交渠道的虚荣心玩弄你。
我对《羊了个羊》过关执念最深的时刻,来自于某一天偶然和大学同学聊起塞尔达,当时本人已经进入了被30秒广告搞得神志不清的魔怔环节,在她说起想回家玩野炊时,我烦躁地回了一句“感觉不如《羊了个羊》”。
然后她轻飘飘地回了我一句:“我通关了啊”,然后就开始抱怨我不关心她的朋友圈。
在那一瞬间,我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胜负欲达到了极致。凭什么啊,连和我差不多水平的大学同学都能通关,凭什么我要被卡死在这里?
虽然第二天我才了解到她说的通关指的是野炊,但我那时已经被胜负欲折磨得玩了大半夜三消。《羊了个羊》就是这样拿捏了人类的劣根性,利用地区排名和朋友圈排名控制住被热度吸引来的玩家。
然后当你被难度卡死,点开广告以试图获得辅助道具时,你就会进入另一个小游戏。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套娃闭环,玩游戏→太难了看广告→进入下一个游戏→太难了看广告。
这个闭环的末端,是几款氪金小程序游戏。虽然表面上也有着类似的换装、修房子、划线隔离蜜蜂玩法,但不管你从哪一个小游戏点进来,最后都只能进入同一款游戏的本体章节。
这些玩法只占游戏本体的百分之一
就这样,社交平台通过广告位赚到了,《羊了个羊》们也通过道具广告赚到了,氪金游戏也通过部分人傻钱多的玩家赚到了。三方获利,只有你,一根韭菜被割了三茬。
网络传闻,无法确认消息真实度
对于玩家来说,《羊了个羊》游戏厂商实际赚了多少并不重要,但肉眼可知的是,我们在这里被折磨的同时,老板肯定在背后赚麻了,这已经足够让玩家感到不适了。
如果说那些被称为“垃圾游戏”的页游,至少还是在通过取悦部分氪金玩家来获利,那么《羊了个羊》已经可以算是通过折磨玩家来踩在我们头上拉屎了。
偏偏就是它,也只有它能从那么多个牛皮癣游戏里脱颖而出,火到把自己服务器挤崩了三四次,难道因为我们都是抖M受虐狂吗?
虽然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性,但更重要的还是网友们的羊群效应。你以为“羊了个羊”是在形容游戏的主题UI,实际上,说的是我们这只听见别的羊叫,自己喉咙就痒痒,憋了半天也忍不住那一声“咩”的羊。
图源水印
不过我们不需要反思什么,也不需要急着开始审判人性。能说出“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从来都是全都要”的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选择的余地,活到今天能被《羊了个羊》轻易拿捏,也只是因为我们是个人,总会好胜、嫉妒与跟风。
需要被审判的,是《羊了个羊》这样的牛皮癣小程序。
我们深知它的热度总会飞速过去,再之后便无人问津,最终我们迎来下一个爆款小游戏。可在它之前,明明已经有了《跳一跳》、《合成大西瓜》、《姐就是女王》作为先例,但没有一个比它的难度设计更让人感到不适。
都可以抄
乃至于现在,淘宝出现了销量暴涨的《羊了个羊》外挂,连我朋友圈的黄牛也开始售卖所谓的通关秘籍。玩家为了通关无所不用其极的背后,也有着《羊了个羊》太过于突出过关者、而贬低无法通关的一般玩家的事实。
前两名都是开挂玩家
实际上,在目前国内版号环境的窘迫下,小游戏公司为了快速回本而选择小程序内部植入广告运营,本属于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羊了个羊》这种牛皮癣小游戏的爆火,只会催生为了靠近爆款而急功近利的低劣模仿。
从周一的火爆,到周日的万人唾弃,《羊了个羊》的舆论变迁也映示着这一点。我们喜闻乐见新的游戏在国内得到更多玩家、赚到更多钱,但也厌恶只为了骗广告的难度阶梯,更厌恶由其爆火带来的抄袭风潮。
目前各个平台出现的为了蹭热度使用相似UI或名称的“低难度版《羊了个羊》”,有的甚至只是替换了几张贴图就放出来引流,最初被嘲笑为抄袭的它,也终于沦为了被抄袭的对象。
如此一来,本就畸形的小游戏环境,只会更加被相似的爆款模式给挤压得更扭曲。
《羊了个羊》从爆火到“跌落神坛”的一周过去了,但这款游戏的转发广告却依然活跃在我的各个微信群组里。不知道这波热度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是现在立刻马上。
因为或许只有这样,我也才能摆脱试图成为朋友圈过关第一人的虚荣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