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鱼肝胆问题引发的肠炎:鱼宝宝犯了肠肝炎症长不大

鱼肝胆问题引发的肠炎:鱼宝宝犯了肠肝炎症长不大旱地植物却是水中疾病的“药”,更证明了大自然奇妙的相生相克。研究人员将沙棘果粉添加入饲料中,先在斑马鱼身上实验,对斑马鱼食源性肠炎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添加沙棘果粉后,可显著减轻斑马鱼肠黏膜和肝脏组织的炎性反应。沙棘还能阻断肠黏膜组织坏死的信号,并激活调节脂肪酸代谢的信号,这样,鱼就不至于在患病后放弃“抵抗”,过早“束手就擒”。沙棘治疗鱼类肝肠炎症药物筛选全过程。中科院水生所水体生物信息学团队采用“就菜下饭”的方法,先检测病鱼的基因表达变化,以此预测能够治疗的有效成分,再按图索骥找药。他们以草鱼常见的肝肠炎症为攻关对象,测序了染病草鱼的肠肝转录组,再将它们与正常基因转录进行比对,确定差异表达的基因,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将差异基因按照致病重要性排序,列了一个致病关键基因排行榜。有了排行榜,接下来的第一步就是点对点药物狙击,实验哪一个点用哪种成分有效,第二步将这些成分聚合成大分子的靶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4日讯鱼宝宝容易得肠肝炎症,导致渔业减产。常规治疗用药,又会产生水体污染、药物残留等常见问题。治好了一种鱼病,却带来人类的健康困扰。日前,中科院水生所借鉴“中药食疗”的思路,找到了一种有效预防和治疗鱼类肠肝炎症的绿色疗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水产养殖中,鱼类的肠肝炎症是常见多发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大多都是“吃”出来的。鱼类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进入鱼体内,转化为长期的刺激,抑制鱼类的正常生长,病鱼恹恹、黄皮寡瘦,成为渔业养殖减产的重要原因。

鱼类肝肠炎症的常规治疗,或使用杀菌消炎的抗生素类药物,或在水体里投放消毒剂,都不符合当前我国水产行业进行绿色健康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的新形势。

鱼肝胆问题引发的肠炎:鱼宝宝犯了肠肝炎症长不大(1)

沙棘治疗鱼类肝肠炎症药物筛选全过程。

中科院水生所水体生物信息学团队采用“就菜下饭”的方法,先检测病鱼的基因表达变化,以此预测能够治疗的有效成分,再按图索骥找药。他们以草鱼常见的肝肠炎症为攻关对象,测序了染病草鱼的肠肝转录组,再将它们与正常基因转录进行比对,确定差异表达的基因,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将差异基因按照致病重要性排序,列了一个致病关键基因排行榜。有了排行榜,接下来的第一步就是点对点药物狙击,实验哪一个点用哪种成分有效,第二步将这些成分聚合成大分子的靶标化合物,第三步将化合物进行药物成分大数据匹配,看它们和哪一种草本中药的成分相似。终于,基于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筛选,他们找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沙漠里的一种植物——沙棘,可能是治疗鱼类肝肠炎的潜在药物。

鱼肝胆问题引发的肠炎:鱼宝宝犯了肠肝炎症长不大(2)

测定实验鱼的总脂肪含量,可以看到,添加了沙棘的饲料后,鱼的脂肪含量明显增加。

研究人员将沙棘果粉添加入饲料中,先在斑马鱼身上实验,对斑马鱼食源性肠炎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添加沙棘果粉后,可显著减轻斑马鱼肠黏膜和肝脏组织的炎性反应。沙棘还能阻断肠黏膜组织坏死的信号,并激活调节脂肪酸代谢的信号,这样,鱼就不至于在患病后放弃“抵抗”,过早“束手就擒”。

旱地植物却是水中疾病的“药”,更证明了大自然奇妙的相生相克。

该项研究主要由水生所与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业生物信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夏晓勤研究员和吴南副研究员为成果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通讯员孙慧 赵旭阳)

【编辑:侯方隅】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