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斜颈越按摩越大怎么回事(一举头二举胸三翻六坐)
宝宝斜颈越按摩越大怎么回事(一举头二举胸三翻六坐)腿部:孩子在出生后,会先有一点点O型腿,再有一点点X型腿,然后才慢慢长直。颈部和脊柱:满月后即可开始趴着,锻炼颈部和背部的小肌肉。趴是小宝宝最佳的运动方式,更是其他一切运动的基础。当孩子抬头抬得很稳了,竖着抱才安全。因此抱6个月以内的孩子时,一定要用一只手拖住他的颈部和背部。生长的决定因素是遗传、营养、睡眠、运动、气候和季节等。注意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生长节奏,结合生长曲线,连续观测意义重大。要定时、准确地给孩子测量、记录头围、身长、体重。3岁之前的孩子发育的最大特征就是个体差异大。每个孩子出生时的身高体重不同,父母的身高体重也不同,所以不要和同龄小朋友比较。另外,孩子的生长发育不是斜线向上的,而是阶梯状的。头:头什么形状不重要,但一定要对称。纠正:6个月内,调整睡姿纠正(孩子侧躺时,朝下的一侧长得快,朝上的一侧长得慢)。前囟门的闭合时间约在第18个月,不是闭合得越早越好。出生到3岁是孩子大脑
崔玉涛老师是育儿界的大神,他的本职工作是北京和睦家的医生,业余活跃在微博微信等大V平台,并出版了不少书籍,阐述他自己的育儿观点。
我和田田圈刚从医院回家时,由于没有经验,感觉自己急需补充育儿知识,就买了崔老师的几本书快速阅读。
今天摘抄的是崔老师两本比较薄的书《崔玉涛谈自然养育——看得见的发育》和《崔玉涛谈自然养育——理解生长的奥秘》。
这两本讲述的都是宝宝成长相关的问题,都是案例分析形式的,优点是有的放矢,缺点就是不够系统。我在这里重新分类,整理了崔老师在这两本书中提到的育儿观点:
一、发育:一举头、二举胸,三翻六坐、八爬九站。生长的决定因素是遗传、营养、睡眠、运动、气候和季节等。注意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生长节奏,结合生长曲线,连续观测意义重大。要定时、准确地给孩子测量、记录头围、身长、体重。
3岁之前的孩子发育的最大特征就是个体差异大。每个孩子出生时的身高体重不同,父母的身高体重也不同,所以不要和同龄小朋友比较。另外,孩子的生长发育不是斜线向上的,而是阶梯状的。
头:头什么形状不重要,但一定要对称。纠正:6个月内,调整睡姿纠正(孩子侧躺时,朝下的一侧长得快,朝上的一侧长得慢)。前囟门的闭合时间约在第18个月,不是闭合得越早越好。出生到3岁是孩子大脑生长最旺盛的阶段。
颈部和脊柱:满月后即可开始趴着,锻炼颈部和背部的小肌肉。趴是小宝宝最佳的运动方式,更是其他一切运动的基础。当孩子抬头抬得很稳了,竖着抱才安全。因此抱6个月以内的孩子时,一定要用一只手拖住他的颈部和背部。
腿部:孩子在出生后,会先有一点点O型腿,再有一点点X型腿,然后才慢慢长直。
精细运动发育:孩子从握拳变到张开双手,意味着精细运动发育的开始。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动手:用叉子、用勺子、撕纸,等等。要注意多与孩子一起玩。
语言发育:家长要多给孩子言语的刺激,多跟孩子对话,因为语言是用来相互交流的,(除了喂饭,喂饭时不要和孩子对话)。注意尽量使用短小、简单、高音调、经常重复的句子。反复语言和动作的结合。孩子的说话能力必须在2岁半之前完全建立。
心理发育:鼓励与赞赏会增加孩子探索的动力,不要过多干预孩子。充分相信孩子,把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给他处理。对于非原则性问题,要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平衡家庭的焦点,把孩子当做家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的人,帮助孩子去自我中心化。
睡眠:早睡早起。帮助孩子建立固定的睡眠模式。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释放多余的精力。
二、养育
家长在关心孩子吃什么、吃多少时,更要关心孩子是否吃得愉悦。
过度喂养造成体重增长过快,不利于身体脏器健康发育。少量多次喂养会使孩子失去饥饿的刺激,胃酸的分泌量减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就会受影响。所以要等到孩子真正饿时才喂他,养成进食规律。两顿饭之间不要给宝宝吃零食。
一岁以内的孩子还是要以奶为主。但是哪怕母乳再充足,6个月也要开始添加辅食(不喜欢辅食的宝宝,可以在宝宝饿时先喂辅食,再喂母乳)。7~9个月开始添加肉泥。1岁开始接触粗粮。2岁开始有规律地食用粗粮(因为小宝宝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吸收不了粗粮)。
不能过早吃大人饭,应尽量将食物切碎。因为乳磨牙没长好的时候,食物未经过咀嚼,营养的消化和吸收不佳,影响孩子的生长。磨牙萌出之前,不能给孩子吃小块状的食物。最好在孩子一岁前教会他用杯子喝水、喝奶,不要再用奶瓶,不利于牙齿的发育。
关于钙:正常喝奶、吃饭的孩子,一般不会出现钙缺乏。现今应当考虑的,是钙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吸收,所以应该从补钙转为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
何时停止夜间喂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如果夜奶仅是安慰性的,即可戒除了。睡眠时代谢慢、消耗少、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有利生长,不必刻意叫醒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