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妊娠高血压容易早产(孕妇患上妊娠高血压或致胎儿早产)
为什么妊娠高血压容易早产(孕妇患上妊娠高血压或致胎儿早产)“妊娠期高血压或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者,随着妊娠的继续,病情可能逐渐加重。”尤主任介绍,对孕妈妈而言,可能导致脑水肿、脑出血、胎盘早剥、肾衰、心衰、脾破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产妇死亡率明显增高。对胎儿而言,因胎盘供血供氧不足可引起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死胎、死产。妊娠期高血压有什么症状?尤主任介绍,实际上,大多数孕妈妈起初是没有症状的。只是在常规的产检中才发现血压高或者蛋白尿等。只有少部分血压比较高时,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疼痛甚至抽搐。当出现小便有蛋白尿时,可以出现水肿,尤其下肢的水肿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可以诊断为子痫前期了。所以对于高危孕妇每次产检时都应该检查尿蛋白。一家人都很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没想到意外还是来了。6月14日晚上,小颖吃了几片冻西瓜后开始出现下腹持续性隐痛,并拉了几次稀烂便。她自认为是“吃错东西”一直忍着痛,到了第二天下午才到医院就诊。“当时她来医院,我们做检
都说高血压“偏爱”老年人,跟年轻人很少扯上关系。但今年32岁的小颖(化名)偏偏遇上了,她不仅因为妊娠高血压导致胎死腹中,手术后还进了ICU。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尤海英介绍,因妊娠期高血压入院的患者,最近在该院就有好几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妊娠20周之后一部分孕妇会发作,甚至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应引起重视。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尤海英在病房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术后情况。
一患者怀孕30周胎死腹中还进了ICU
患者小颖结婚多年一直想要孩子,却迟迟没怀孕,经过多方求医问药被诊断为“原发性不孕”。眼看年龄越来越大,小颖和丈夫终于决定做试管婴儿。去年11月,小颖在外地某医院做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胚胎顺利的在小颖子宫安家了,预产期为今年8月。
一家人都很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没想到意外还是来了。6月14日晚上,小颖吃了几片冻西瓜后开始出现下腹持续性隐痛,并拉了几次稀烂便。她自认为是“吃错东西”一直忍着痛,到了第二天下午才到医院就诊。
“当时她来医院,我们做检查时已经测不到胎心音了,但血压偏高,B超提示胎盘大部分剥离,宫腔大量积血,抽血检查提示已出现凝血功能及肾功能明显异常。”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尤海英说,当天下午,马上给小颖安排了急诊剖宫产手术。术中见整个子宫卒中,子宫收缩不好,出血多,手术难度很大。由于失血太多,并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不全,手术后小颖被转入ICU进一步观察治疗。
尤主任说,胎盘早剥是产科最凶险的情况之一,多见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如果延误抢救,不仅胎儿随时会胎死腹中,产妇也会面临切除子宫甚至丧失生命的危险。
妊娠期高血压有什么症状?尤主任介绍,实际上,大多数孕妈妈起初是没有症状的。只是在常规的产检中才发现血压高或者蛋白尿等。只有少部分血压比较高时,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疼痛甚至抽搐。当出现小便有蛋白尿时,可以出现水肿,尤其下肢的水肿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可以诊断为子痫前期了。所以对于高危孕妇每次产检时都应该检查尿蛋白。
“妊娠期高血压或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者,随着妊娠的继续,病情可能逐渐加重。”尤主任介绍,对孕妈妈而言,可能导致脑水肿、脑出血、胎盘早剥、肾衰、心衰、脾破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产妇死亡率明显增高。对胎儿而言,因胎盘供血供氧不足可引起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死胎、死产。
妊娠高血压妈妈也能安全度过孕产期
6月16日患者小璐(化名)终于从清远市妇幼保健院的ICU转至普通病房。在ICU的这几天里,她深切体会了妊娠高血压的凶险。家住英德的小璐怀孕前没有检查出高血压,家族中也没有高血压病史。刚开始怀孕后小璐并没有正规产检,到了孕19周到当地医院产检时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最高达200/130mmHg,随后立即转至清远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治疗。可喜的是,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及内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小璐的血压逐渐趋于平稳,经全面评估没有发现其他脏器功能受损,小璐及家人决定继续妊娠。
从此小璐遵照医嘱,定期产检,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平时也特别注意饮食生活习惯。6月11日,小璐怀孕接近35周,双下肢开始出现水肿并逐渐加重,随后立即到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检查尿常规发现尿蛋白2 ,抽血检查发现血小板下降、转氨酶升高,门诊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收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立即给小璐做了剖宫产手术。术后小璐血小板进一步下降(最低时仅31×109/L),转氨酶继续上升,小璐被转入ICU进一步观察治疗。经一系列治疗后目前小璐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母子平安。
尽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这么多危害,但是孕妈妈也不必太过担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孕前全面评估及咨询、孕期合理用药及规范管理,绝大多数孕妇和胎儿仍能安全度过孕产期。
尤主任还介绍了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病例。患者小辛是个很瘦弱的女孩,从未想到将自己与“高血压病”联系起来。但她有高血压家族史。2008年怀上大女儿的时候,因为孕期血压控制不好,孕30周时不得不剖宫产,导致孩子早产。不过,在小辛一家的悉心照顾,早产的大女儿健康成长。2012年,小辛怀上二胎就没这么幸运了,也是由于血压控制不好并出现肝肾功能受损,二胎宝宝在28周时早产,很不幸孩子没有活下来。虽然夫妻俩一直都非常想再多生一个孩子,但经过两次打击,小辛从此打消了再次怀孕的念头。
2017年,小辛意外怀孕了,但这个好消息让小辛喜忧参半。她最担心的还是自己能否闯过妊娠高血压这道关。
“当时小辛怀孕12周找到我,我了解了她的病史后,对她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检查、普及了高血压方面相关知识、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给她鼓励加油,并再三叮嘱她一定要规律服药,定期产检。”尤主任说,“小辛是一个很信赖医生且非常配合的孕妈妈,她每天在家都会自我监测血压,并定期发给我看”。经过医生的严格管理和小辛的积极配合,小辛这一胎比较平稳,直到37周才采取剖宫手术,母子平安。
“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不典型,而且大多数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因此,一旦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就要按高危妊娠进行管理,避免病情恶化,危及母儿健康。”尤主任说,只要足够重视妊娠期高血压,严格遵照医嘱就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遵照医嘱定期产检 早发现早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时间一般在妊娠中后期,特别在32周以后最为常见。妊娠高血压不仅与孕妈自身的身体素质有关,与外部的环境比如季节、营养缺乏、家族遗传等也有较大关系。”尤主任介绍,年龄较小或较大、肥胖、贫血或营养不良、合并肾脏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子痫前期病史、高血压家族史以及双胎、不定期产检的孕妈都是妊娠高血压的易发人群。
怀胎十月是个漫长的过程,病情随时可能会有变化。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复杂,变化快,妊娠的生理变化及各种不良刺激均可导致病情加重,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例如患者小颖只是吃错了东西引起急性肠胃炎,没想到“胎盘早剥”。所以,尤主任建议孕妈,即使血压控制到正常了,孕妇也要注意饮食习惯,做好自我监测,还要定期做产检,有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告知你的主诊医生,让医生能及时来帮助你。
尤主任提醒,做到如下几点可能会降低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首先,尽量在适龄阶段怀孕,年纪太小或年龄太大都是妊娠高血压高危人群,在最好的年龄怀孕,并发症就会减少。其次,控制体重,肥胖、糖尿病患者也是子痫前期高危因素,体重正常的女性,发生子痫前期的概率也会降低。另外,如果孕前有高血压疾病的要药物控制血压,血压平稳后怀孕,孕期也要用适合孕妇的药物控制血压。
另外,有数据显示,子痫前期、子痫在卫生经济条件差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更严重,原因是患者对妊娠期高血压不够重视,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因此,尤主任特别提醒孕妇要定期产检,可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
【记者】黄剑琴 刘秋宜
【通讯员】廖思兰
【作者】 黄剑琴;刘秋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