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编曲哪里学(这样做音乐启蒙)
小孩编曲哪里学(这样做音乐启蒙)大人可以把家里各种东西都变成乐器,和孩子一起探索它们发出的声音,比如塑料袋揉搓时发出的窸窣声、脸盆敲击时发出的咚咚声、浇花时水滴落下的啪嗒声……妈妈观察到秋秋对铃声的喜欢,就有意识地让她接触可以发声的物体。在主流的四种教学法中,秋秋妈妈选择了倡导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模式——奥尔夫音乐。一起看看奥尔夫音乐的神奇之处吧~8个月大时,秋秋无意中碰到系有铃铛的绳子,听到铃铛清脆的声音,自己也会尝试张嘴发出声音。
前几天收到秋秋妈妈发来的一段视频,是5岁的秋秋自己编写弹唱的曲子。
视频里的秋秋边弹边唱,准确的节奏、悠扬的旋律、自信的气场,音乐感染力非常强。
5岁孩子就能自己编曲,难道是音乐神童莫扎特再世?真不是这样。
秋秋在音乐上表现出来的“天赋”,和妈妈给她的音乐启蒙密不可分。
在主流的四种教学法中,秋秋妈妈选择了倡导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模式——奥尔夫音乐。
一起看看奥尔夫音乐的神奇之处吧~
音乐实验:在探索中感受8个月大时,秋秋无意中碰到系有铃铛的绳子,听到铃铛清脆的声音,自己也会尝试张嘴发出声音。
妈妈观察到秋秋对铃声的喜欢,就有意识地让她接触可以发声的物体。
大人可以把家里各种东西都变成乐器,和孩子一起探索它们发出的声音,比如塑料袋揉搓时发出的窸窣声、脸盆敲击时发出的咚咚声、浇花时水滴落下的啪嗒声……
小朋友的想法天马行空,很多大人想不到的发声方式,都可以在他们的小脑袋瓜里迸发。
不要给孩子设限,家里就是孩子的音乐厅,他们可以用一切感兴趣的物体去探索声音,敲打、摇动或者摩擦,都是在训练听力。
等秋秋2岁多时,妈妈就开始和她玩“听声音做动作”的游戏了。
妈妈先打鼓,打得慢孩子就要慢慢走;越打越快,孩子也要加快速度;突然停止时,孩子就要停下来。一轮游戏过后,还可以换孩子指挥家长。
在游戏中,就能让孩子感受音乐快、慢、开始、停止的节奏,加强孩子音乐感受力。
动作训练:在律动中学习动作训练是奥尔夫教学法中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培养孩子的感觉、想象力、自我控制和把握能力。
秋秋和妈妈都很喜欢跟着音乐律动身体,舒缓的音乐就慢慢摇摆,轻快的节奏就快速舞动,让孩子去参与到音乐中,去判断和感受音乐,让音乐融入身体。
刚开始接触音律管时,秋秋很好奇这种乐器是怎么玩的,经过自己的探索,她终于发现音律管敲击有声音,而且每一根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
摸索了几天后,秋秋终于用音律管和妈妈一起演奏了一首《小星星》。
通过音乐进行的动作训练,可以促进孩子大肌肉的发展,锻炼他们身体的协调感与平衡感;在律动中,孩子也逐渐增加了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原来“我”也可以做出不一样的动作。
透过音乐与律动,孩子可以用肢体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随着自我控制能力的加强,孩子的自信心与表达力也在不断提高。
蒙特梭利博士在《发现儿童》第21章说:
本书中仅以极少的篇幅简述音乐教育,并非我们不了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事实上,在孩子年幼的时期,音乐只是一个起源,在日后才会慢慢发展出来。
音乐启蒙成功与否,主要视我们让幼儿听了多少音乐而定。我们应该给儿童一个能引发其音乐感受的环境。
在蒙特梭利学校里,是用非常严谨的态度来面对音乐教育,就像其他发展一样,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展。
我们的奥尔夫音乐课,就是把旋律、节奏、儿歌说白、律动、舞蹈等结合起来,每个人都是演奏者、参与者和体验者,让孩子、家长、老师在快乐中感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