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蒙特梭利博士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儿童在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会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表现很敏感,对一些相关事物非常关心,而对其他事情则不然。精神学博士——蒙特梭利认为:敏感期是一种与儿童生命成长相关的现象,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某一方面的敏感期时间长短不一。敏感期是短暂的,不是永久不变的,它只持续一段短暂的时期,只要消失,就永远不可能再现。可慢慢地,小珍发现事情并不是像自己设想的那样美好。二宝虽然能把玩具排列好,但好像并不是收拾,每次小珍想上去帮忙的时候,二宝都会表现出生气的情绪:摔东西或者哭闹。珍珍通过观察发现,不仅仅是自己帮忙孩子会发脾气,就连他自己把东西放不直或者不整齐,也要和自己发脾气。这让珍珍感到很疑惑,难道两岁的孩子就会出现强迫症的症状吗?细心的珍珍特地就这个问题咨询了教育专家,在专家那里,珍珍了解了

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1)

现在很多大人都号称自己有“强迫症” 东西必须摆放整齐,地面上一点灰尘都不能用等等情况。其实不光是大人,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家的孩子也有“强迫症”。有的家长说,自己家的孩子会把玩具放在固定的位置上,有人稍微挪动一下位置,孩子都会表现出生气的情绪。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家长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可并不是所谓的强迫症。其实,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秩序敏感期。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2)

强迫症?不,是秩序敏感期!

关于秩序敏感期,前年生了二宝的宝妈小珍可是很有发言权的。家里的二宝才两岁,就学会了整理玩具,玩过的玩具总是要一排排放好。一开始,小珍还觉得二宝自己就学会了整理玩具,懂得收拾东西,自己家的孩子真是棒棒哒。

可慢慢地,小珍发现事情并不是像自己设想的那样美好。二宝虽然能把玩具排列好,但好像并不是收拾,每次小珍想上去帮忙的时候,二宝都会表现出生气的情绪:摔东西或者哭闹。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3)

珍珍通过观察发现,不仅仅是自己帮忙孩子会发脾气,就连他自己把东西放不直或者不整齐,也要和自己发脾气。

这让珍珍感到很疑惑,难道两岁的孩子就会出现强迫症的症状吗?细心的珍珍特地就这个问题咨询了教育专家,在专家那里,珍珍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并不是强迫症,这是孩子正处于秩序敏感期。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4)

秩序敏感期是什么?

精神学博士——蒙特梭利认为:敏感期是一种与儿童生命成长相关的现象,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某一方面的敏感期时间长短不一。敏感期是短暂的,不是永久不变的,它只持续一段短暂的时期,只要消失,就永远不可能再现。

蒙特梭利博士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儿童在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会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表现很敏感,对一些相关事物非常关心,而对其他事情则不然。

儿童敏感期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成长期出现的第一个敏感期就是秩序敏感期。

儿童对环境中秩序的需求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的本能。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其实在他出生后的第一年就会出现,甚至是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就会出现,并一直持续到上幼儿园的时候。

对于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只要物品离开了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他就会很快发现,并且要求把物品回归原位。如果大人不理解这种敏感性,而让儿童所处的环境秩序错乱下去,会让他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不利于以后规则秩序感的建立。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5)

孩子们对秩序的本能是非常强烈的,一般在孩子两岁左右会明显的体现出来。关于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也有很多有趣发笑的例子:

小何家的宝宝总是对动作先后顺序表现很执拗。两岁半的宝宝在睡觉时间总是会自觉地爬上自己的小床开始脱衣服准备睡觉。但有趣的是,宝宝对脱衣服的先后顺序有一套自己的观点。

先是脱掉上衣,然后是袜子,最后是裤子。如果脱掉上衣之后发现袜子并不在脚上,宝宝会自己把衣服和袜子统统穿好,再把“睡前准备活动”重新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一遍。小何每次看到孩子对这件事情如此执拗,只能哭笑不得。

另一个秩序敏感期的宝宝小蜜蜂的“强迫症”所在,就更可爱了。两岁的小蜜蜂家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可能是宝妈总是让小蜜蜂吃完饭喝点水,小蜜蜂便觉得小猫咪也应该吃完饭喝水。

可是家里的猫咪不这么想,每当小猫吃完饭不去喝水的时候,小小监督员——小蜜蜂便出现了,一定要带着家里的猫咪去喝水才行。有的时候猫咪不喝,小蜜蜂便开始哭闹,搞得家长和猫咪都一脸懵。

“大自然赋予了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它能识别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通过把环境里相互关联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来认知环境。儿童只有在这种秩序井然的环境下,才能进行有目的地行动,否则,儿童就无法建立对环境中各种关系的认知。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6)

孩子处在秩序敏感期会有什么表现呢?

1. 会观察周围环境的秩序

孩子处在秩序敏感期的第一个表现,便是会观察周围环境的秩序。这也是宝宝们开始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环节。宝宝们会记得家里的生活作息,也会记得一些物品的摆放顺序,这是宝宝在建立秩序观重要的阶段。孩子们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并且认知、记住这个世界。这便是秩序敏感期的开始。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7)

2. 会把自己认为没有秩序的物品放回原位

而秩序敏感期的第二个阶段,宝宝们会将对外部的感知从自己脑海中的印象转化为实际动作。他们对外部事物的了解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自己吃饭的小碗就是蓝色的,自己的玩具有固定的摆放顺序,有的宝宝甚至会管起来自家拖鞋的整理顺序。这个时期的宝宝,会自己动手将认为不在秩序的物品放回原处。

3. 如果物品没在特定位置甚至会发脾气

秩序敏感期最让家长头疼的,可能就是宝宝们会发脾气。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绝对不是乱发脾气,而是秩序的破坏让宝宝们缺乏了对外部环境的安全感而导致的。试想我们刚换了工作的时候是不是也格外注意、谨小慎微呢?而对于幼儿期的宝宝们,自然没有对情绪的把控,当物品不在特定位置时发脾气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8)

当孩子处在这一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们的秩序敏感期如何度过会对心理发育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做好引导就是家长的责任了。

1. 对孩子要有耐心

首先,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的世界总是天马行空的,每个孩子都是降落人间的天使。孩子做出的一些“强迫症表现”,家长们最应该做到的就是有耐心。这是孩子们认知世界、接触世界的过程,耐心的缺失有时候也会导致孩子日后的胆小和畏首畏尾。

2. 给孩子探索秩序的自由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常常会做出大人们无法理解和无法想象的事情。面对孩子在幼儿秩序期的种种表现,如果以成人的角度难以理解,那就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试着找出孩子这些难以理解的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过多干预,会影响秩序感的构建,要尽可能满足孩子们对这种秩序的追求。

3. 给孩子应有的限制

但是不是所有执拗的表现家长都应该一一顺应呢?答案当然是:不。如果孩子的要求对于大人来说无法满足,或者完全不合理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通过转移注意力、讲道理等方式替代孩子的关注点,平和的安抚好孩子的情绪。以暴制暴不仅不可取,还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同时也会让孩子尚未成型的秩序感过早陨落。

宝宝有时耍脾气怎么办(孩子没事找事总胡闹)(9)

4. 给孩子做适当的引导

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秩序感往往从一开始就诞生于家长构筑的家庭环境。从作息时间开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规定,再到物品的摆放与整理,秩序不仅能让家庭生活更和谐,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5. 不要随意变动孩子放置的东西

如果孩子出现强制将某个物品还原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顺应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权。给孩子自己打理物品的空间,如玩具应该放在哪里、书本应该放在哪里、水杯应该放在哪里等等。

从一开始就将孩子碰触得到的东西放到固定的位置,孩子第一眼看到会有所了解,之后也会按照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将这个物品摆到它该在的位置,如孩子的水杯,平常都放在某个桌子上。

孩子喝水会找家长帮忙,某一天大人突发奇想,要将这个水杯放到孩子看得到的地方,于是孩子不高兴了,他了解到的秩序让他认为,这个杯子应该放在桌子上,这种时候家长就不要强制性的改变孩子对秩序的认知,既然孩子愿意将物品还原,家长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秩序感。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