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英是安徽哪里人(1958年严凤英在安徽演出)
严凤英是安徽哪里人(1958年严凤英在安徽演出)1958年毛泽东来到合肥视察。由于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让他轻松轻松,省委负责人为他安排了一些文娱活动。在具体节目上征求主席本人的意见时,毛主席点名要看庐剧《牛郎织女笑开颜》、黄梅戏《打金枝》。严凤英建国后,毛泽东特别爱看《打金枝》、《白蛇传》和《霸王别姬》。其中,《打金枝》这出戏他看过多次,还动员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都去看。而说到《打金枝》,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严凤英。作为一个艺术家,虽然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她却在她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也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沉思。
毛泽东与戏曲演员握手
前言毛泽东喜欢看戏、听戏,不同时期爱好不同内容的戏剧。
转战陕北时,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十数倍于我的敌人,疯狂进攻陕甘宁边区,他爱看京剧《空城计》、《草船借箭》,稍有闲暇,便会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在西柏坡时,他要用全部精力指导三大战役,经常几天几夜不能休息,他放松脑子,恢复精神的重要方法,就是听京剧唱片。那时,他最喜欢的是高兴奎演的《逍遥津》,言菊明演的《卧龙吊孝》和程砚秋演的《荒山泪》,有时兴致来时还会哼上一段《群英会》。
毛泽东与小演员聊天
建国后,毛泽东特别爱看《打金枝》、《白蛇传》和《霸王别姬》。其中,《打金枝》这出戏他看过多次,还动员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都去看。
而说到《打金枝》,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严凤英。
作为一个艺术家,虽然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她却在她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也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沉思。
严凤英
毛泽东听严凤英演唱黄梅戏1958年毛泽东来到合肥视察。由于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让他轻松轻松,省委负责人为他安排了一些文娱活动。在具体节目上征求主席本人的意见时,毛主席点名要看庐剧《牛郎织女笑开颜》、黄梅戏《打金枝》。
晚上,文艺演出在稻香楼宾馆小礼堂进行。当毛泽东来到小礼堂时,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站起来,热烈鼓掌欢迎。毛泽东一边向群众挥手致意,一边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再向后面的观众招一招手,便坐了下来。
张治中和曾希圣、桂林栖等省委负责人坐在毛泽东周围。
严凤英
演员早已做好准备,毛泽东刚坐下,礼堂大幕拉开,台上台下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喜人的锣鼓响起,由省庐剧团演出的一出反映农村社员群众与旱灾作斗争的现代戏《牛郎织女笑开颜》开始演出。
由于扮演者不拘旧戏曲程式,把剧中人物演得非常开朗、活泼而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当戏演到农民车水抗旱时,毛泽东转身对坐在他身后的曾希圣说道:“王母和龙王,你不打倒它,你能管住它吗?农业队里有穆桂英、罗成、黄忠、赵云,这些都是武将,为什么不能打王母和龙王呢?可惜剧中的王母娘娘演得太弱了。”
原来,毛泽东在途中已经看到了群众车水抗旱,战天斗地的场面,现在又看了这出戏,有感而发:要战胜自然灾害,必须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的力量,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艰苦奋斗,才能克服困难。
毛泽东
接着演出的就是黄梅戏《打金枝》,由严凤英、王少舫主演。严凤英饰演皇帝女儿金枝。
就在这年的4月,省黄梅戏剧团从农村赶到武昌,为党的武昌会议演出,接连演了两场《打金枝》。毛泽东对黄梅戏的传统音调很感兴趣,两场都看了,今晚他已是第三次看他们的演出了。
毛泽东抽着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只要入戏,他就会同戏中人物同呼吸,共忧乐。只见毛主席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演员,脸上的表情随着剧情而不断变化。
朱德与严凤英握手
剧中唐朝名将郭子仪寿辰,作为儿媳的金枝,居然摆起架子不去拜寿。丈夫郭暧拜寿回来讲了她几句,她还无休无止,气得郭暧轻轻打了她一下,这下可不得了,金枝来到皇上跟前告状,无限上纲,说郭暧反唐,撒娇要父王罢郭暧的官,杀郭暧的头。父王不偏听偏信,以社稷为重,爱护忠臣,反而斥责其女儿金枝对公婆无礼。
郭子仪见儿子打了金枝,闯下杀身之祸,吓得缚子上朝请罪,要求斩他和儿子的头。皇帝不但不降罪,反而将他加升三级,并免去金枝自己制定的不见红灯不许丈夫进房的规定,把郭暧带进后宫,当面对女儿金枝进行教育,使她认识错误,夫妻重新言归于好。
毛泽东被皇帝的所为所感动,他说:“这个皇帝手段高明,能团结有功之臣。”每演到精彩的地方,毛泽东就情不自禁地鼓掌。于是,全场也跟着鼓掌,像春潮在礼堂里回响。
严凤英演出旧照
“湖北有个黄梅县,为什么黄梅戏出在安徽?”毛泽东突然问杨杰。
“黄梅县与安徽宿松县交界,旧社会可能是黄梅县灾民逃到安徽,他们既唱黄梅调,又吸收了安庆地方民歌,形成了现在风格的黄梅调。”杨杰解释。
“严凤英祖籍是湖北人吗?”毛泽东问。
“她是安徽桐城县人。”杨杰答。
“我喜欢家乡的湖南花鼓戏,但这黄梅戏更好听。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在《天仙配》里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皆知的人物。”毛泽东对严凤英的演艺给予很高的评价。
严凤英海报
全场演出结束时,毛泽东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在他离开座位时,台上台下又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毛泽东也向演员和观众不断招手和鼓掌。当他从小礼堂西门走出以后,小礼堂内的掌声还在经久不息。
黄梅戏演完以后,毛泽东来到休息室接见严凤英,他紧紧地握着严凤英的手说:“你演得好,演得好!今年4月间我们在武昌见过面,是老熟人啦!”
因为毛泽东说的是湖南话,乡音很浓,“4月间”的“间”字,湖南音读“干”,严凤英一下没听懂。
毛泽东看严凤英没有反应,又说了一遍“4月间”,严凤英还是没有听懂,急得满脸通红,不知说什么才好。
毛泽东
看着严凤英着急的样子,毛泽东又伸出4个手指头,慢慢地说:“今年4——月——间……”
严凤英猛地悟了过来,连忙说:“对,4月间,今年4月间我们在武汉为主席演出过!”
毛泽东慈祥地笑了。他心中没有忘记一个普通的黄梅戏演员,对过去的事仍记忆犹新。
“你们剧团一年能演多少场戏?”毛泽东关切地问严凤英。
“我们一年演到头,逢年过节还得多演几场,一年能演300多场!”严凤英数着指头,想了片刻答道。
严凤英
严凤英从毛泽东那里出来,演员们关切地围了上去,问:“毛主席和你谈了些什么?”
严凤英把她同毛泽东的谈话内容讲述了一遍。大家一听,发急地提醒:“你怎么忘了!我们剧团现在分成两个演出队,基本上保证每天一场,一年应该是六七百场呀,你赶快去向毛主席解释!”
“我怎么这么糊涂,见了毛主席心里就紧张,把这些事都忘啦,哎……”严凤英怀着一颗扑扑乱跳的心,赶紧跑到毛泽东面前,低声说道:“主席,我……错了。”
“什么错了?”毛泽东笑笑,觉得很奇怪。
“刚才我紧张,把我们剧团分队的事忘了。我们现在分成两个队,一个队一年可以演300多场,两个队可以演六七百场!”严凤英解释道。
毛泽东听罢,慈祥地笑了:“好啊,六七百场!”随后又亲切地关照说,“演这么多,可要注意劳逸结合!”
严凤英
一个过去被人小瞧的“戏子”,在新社会受到自己领袖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严凤英顿时感慨万千,信心百倍。
严凤英艺术生涯的两大突出特点严凤英之所以能在戏曲事业中取得如此丰硕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崇尚事业献身改革。
严凤英出生在中国文化名县桐城的农村,那里既有丰富多彩的民歌,又有深受人们喜爱的黄梅调。严凤英的童年受着它们的重陶与哺育,她热爱这些民间艺术,不仅拜黄梅调艺人严云高先生为师学唱了黄梅调,16岁那年又只身到安庆去找丁永泉一家学戏。
严凤英
崭露头角后,为了逃避地方恶棍的欺凌、迫害,严凤英先后跑到芜湖、南京等城市,既是为了谋生,也是为了拜师学戏。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在南京向著名戏曲家甘贡三父子学唱昆曲和京戏。
新中国成立后,严凤英又曾向著名昆曲演员白云生和方传芸两位先生学昆曲。后来她把所学到的技艺都用在《天仙配》和《牛郎织女》等戏的演唱和表演身段里了。
严凤英的艺术实践和高度的悟性使她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区分一个剧种主要标志之一的音乐唱腔对黄梅戏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基于此,她对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改革事业上,态度一直是积极的。
严凤英剧照
在安庆,黄梅戏的音乐改革起步较早的是由王兆乾、王文治等同志参加的《江汉渔歌》、《柳树井》、《白蛇传》等戏。严凤英不仅大力支持而且在排演经过整理的《打猪草》、《蓝桥会》时,她自己对唱腔也做了些为大家所赞赏的改革与丰富。
调进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之后,对重点剧目的音乐改革,严凤英都热情地支持、参与。如在音乐表现形式方面,20世纪50年代移植朝鲜歌剧《春香传》,剧团首次使用中西合璧的乐队,并删除了程式性的锣鼓,创作了女声二部合唱;拍电影《天仙配》时,有几段女声二部合唱,也有男女声二重唱;20世纪60年代在现代戏《党的女儿》中女声二重唱、三重唱以及《江姐》里的男女混声四部合唱(含领唱)等都是由她参加演唱的。
严凤英
至于作曲家们为了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人物,使黄梅戏的音乐能不断地创新、前进而为她写的那些改革幅度较大、新意较强的唱段,经严凤英运用娴熟的演唱技巧、浓郁的特色韵味、匠心独运的润腔手法和入木三分的威情深化等进行一系列的三度创作,让人徜徉在深层的艺术享受之中。正是由于严凤英对黄梅戏演唱艺术的痴心追求,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才使她赢得了一代宗师的美誉。
《天仙配》剧照
二是追求进步,热爱人民。
严凤英同志由于自身非凡的灵性和艰辛的求索,尚处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豆蔻年华,就受到了地方恶势力的迫害与摧残,而且越来越严酷,有几次甚至让她痛不欲生。
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倍感新中国成立后获得自由的可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里,严凤英深深地感到做一名新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荣耀,人格与职业的尊严都受到了社会的双重尊重。所以当她参加国营剧团之后到部队、去工厂、下农村演出,每次她都是那样的认真卖力。
严凤英
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从省内到省外到处都留下了她那令人难以忘怀的黄梅歌声。
严凤英来自农村,她知道并同情民间的疾苦,于是主动要求减薪向社会捐献。她感谢党,感谢人民,一再向组织表示:她要申请加入共青团加入共产党。值得一提的是,她每次交纳的团费、党费和中国剧协、中国音协的会费都是最高的。
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
严凤英常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黄梅戏的今天,也就没有我严凤英的今天!”
可见,这位优秀艺术家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充满的无限爱意!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正史观察原创文章,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抄袭、洗稿行为发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