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全剧最经典片段(盘点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不该忽略的)
雍正王朝中全剧最经典片段(盘点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不该忽略的)第二个,杨名时,江阴东门人。康熙三十年进士。1717年任直隶巡道,两年后升为贵州布政使。雍正三年,任兵部尚书,总督云贵,1726年转吏部尚书。鄂尔泰半生在云贵等地为官,改土归流,治水等政绩显著。改土归流的成功,解除了千百万人民的苦痛,实现了多民族国家政策的统一,是个值得称道的历史人物。雍正元年,他先任云南乡试副主考,同年五月又被破格提拔为江苏布政使,雍正三年,晋升为广西巡抚,还在赴任途中,又接到圣旨,改封为云南巡抚,兼管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从此在仕途上一发不可收拾。电视剧中鄂尔泰雍正六年,他改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雍正十年,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地位在张廷玉之上。乾隆继位后,他除了大学士,还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死后配享太庙。
电视剧《雍正王朝》虽然好看,但受篇幅和情节限制,有很多的情节和人物没有描绘,今天我们就说几位在雍正执政期间对朝廷有过重大贡献的,而电视剧中没有提到的几位官员。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鄂尔泰。有好多人把“鄂尔泰,张廷玉,李卫,田文镜”四人说是雍正的“四大宠臣”,其实这话也不过分。雍正帝在世时说,鄂尔泰是他的知己,而乾隆帝也说过:“当日,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皆督抚中皇考所最称许者,其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不及鄂尔泰。”
雍正剧照
西林觉罗鄂尔泰,满洲镶蓝旗人。一生经历了康雍乾三世,不过在康熙朝一直不得势,三十七岁才混了个内务府员外郎,在他四十二岁时作诗自嘲道:“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
雍正元年,他先任云南乡试副主考,同年五月又被破格提拔为江苏布政使,雍正三年,晋升为广西巡抚,还在赴任途中,又接到圣旨,改封为云南巡抚,兼管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从此在仕途上一发不可收拾。
电视剧中鄂尔泰
雍正六年,他改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雍正十年,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地位在张廷玉之上。乾隆继位后,他除了大学士,还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死后配享太庙。
鄂尔泰半生在云贵等地为官,改土归流,治水等政绩显著。改土归流的成功,解除了千百万人民的苦痛,实现了多民族国家政策的统一,是个值得称道的历史人物。
第二个,杨名时,江阴东门人。康熙三十年进士。1717年任直隶巡道,两年后升为贵州布政使。雍正三年,任兵部尚书,总督云贵,1726年转吏部尚书。
江阴杨名时墓
杨名时,经济学造诣深厚,在云贵为官多年,为当地人民造福不少,因其为官清廉爱民,官声极好,乾隆皇帝登基后立即又加封为礼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兼职上书房南书房,侍皇太子课读。乾隆二年病故,赠太子太傅,入贤良祠。
第三个,俞鸿图。其实俞鸿图贡献不是太大,官职也只做到河南学政,提他,是因为他是个悲剧人物,并且都传说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受腰斩之刑的人,在这里做一个更正,史书记载,他被判的斩立决。
剧照俞鸿图
俞鸿图,本是个七品小吏,就在八爷党发动的那场政变中,他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大胆解释了“八王议政”的真相(就是电视剧中张廷玉的那段台词)而深受雍正帝的赏识,一路高升,直到升为河南学政。
起初的俞鸿图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的,无奈家人不争气,偷偷的把试题一次次的出卖,等到东窗事发,俞鸿图是悔恨交加,因为此事影响巨大,他被判斩立决,有点可惜。
第四个,刘统勋,山东诸城人,刘统勋在雍正朝只是初崭头角。雍正二年进士,由编修入值南书房,深受雍正帝的信任,主持过湖北,河南两省的乡试,充任上书房师傅。他虽然一生政绩显赫,但大多是在乾隆朝的时候,今天就不提了。
刘统勋剧照
对于《雍正王朝》里没提到的重要官员,我只想到这几个,大家还知道别的大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