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献帝的一生最恨谁(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

汉献帝的一生最恨谁(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再后来,他又做了曹操的傀儡。渐渐长大的他,也不是没想过,没策划过反抗,可曹操是谁啊,刘协的身边满满都是他的耳目,议郎赵彦向献帝来报告时政大事,曹操立刻就杀了他,后来还有几个,也被曹操杀了。身为皇帝,他真的是孤家寡人一个。血气方刚的他曾对曹操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吓得羽翼未丰的曹操只能不再面圣,却变本加厉地强化控制。他没放弃,后来更暗中联络伏完皇后的家人,秘密以“衣带昭”结集一批人,企图除掉曹操,刘备也曾参与这个组织。可还是被奸雄曹操发现,曹操大开杀戒,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协,立为皇后,进一步强化对刘协这一傀儡的控制。后来李傕、郭汜等人将长安也搞得乱糟糟的。汉献帝趁机出逃了,虽然恍恍惚如丧家之犬,可他也渐渐地看清了,这群士人和诸侯的真面目,用一句后世应景的话来说,那就是“洪洞县里无好人”。哪怕曾短暂地在早已经断壁残垣的洛阳城,他还曾惩治贪官。拿出为数不多的一些粮食,赈济

汉献帝的一生最恨谁(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1)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这是宗师级咏史大诗人刘禹锡对王朝兴衰的感慨。上下五千年,王朝起落兴衰,周而复始,似乎是封建王朝轮回的宿命。那么,提到亡国之君,你第一个会想到谁?想起什么?有什么感觉?是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还是刘准和杨侗两个孩子绝望的呐喊“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王朝谢幕之时,末代的皇族,一个个结局都可谓十分凄惨,而在后世,即使侥幸苟且偷生的人,如后主刘禅也备受后世无尽的唾骂。不是你们昏庸无能,荒淫无道,偌大的王朝怎么就灭绝了呢?

可历史诡异的是,却有这样一个人,王朝到了他这里嘎然而止了,他做了亡国之君。可他非但熬死了一个个当初欺凌他的人,自己寿终正寝,而且在后世,非但没什么骂名,还备受民间的缅怀,甚至还延续至今。他就是东汉亡国之君—汉献帝。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汉献帝的一生最恨谁(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2)

刘协的一生,那可以说是相当苦逼,生于皇族的他,却从未享受一丝一毫的皇族荣耀,相反,却一直颠沛流离,提心吊胆。母亲是王美人,出身名门,父亲是汉灵帝,大汉倒数第二位皇帝。都说母爱伟大,刚怀上他的时候,王美人竟然就想将他打掉。不是母亲绝情,而是现实的无奈。灵帝的后宫,由杀猪匠何进的妹妹何皇后独霸,哪怕何皇后已生下了太子刘辩。可后宫里其他人,只要是怀孕,哪怕是在孕期,都逃不过她的毒手。王美人很自觉地去堕胎,可意外的是,堕胎药失效了,小刘协还是生了下来。这下子不得了,杀猪婆发怒了,暗地里指使人将在王美人产后服用的汤药里,偷偷地加入了一些砒霜,还在月子里的王美人立即毒发身亡。

生下来才几天,就没了娘亲。这还不算,他爹汉灵帝看到四肢青黑的王美人,知道是有人下毒,不用费多大力气,就查到是何皇后所为,可却由于畏惧她背后大将军何进和自己身边的十常侍,这些帝国两大势力软硬兼施,灵帝居然就就这么算了。只是将还在襁褓中刘协,抱进了永乐宫,让自己的母亲董太后来抚养。大汉王朝的局势,一天天糜烂下去,刘协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

汉献帝的一生最恨谁(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3)

因杀猪婆何皇后的缘故,一生风流的汉灵帝,竟然只留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所生的长子刘辩,另一个就是王美人不小心生下来的次子刘协。灵帝死后,怎么说也应该是杀猪婆的儿子继位啊。可这位诸葛亮眼中极度昏庸的汉灵帝却知道,“那杀猪婆养出来的儿子,“举止轻浮,毫无人君之礼”,反观自己母亲抚养的刘协,虽年仅九岁,却举止端庄,大方得体。他还是倾向“废长立幼”,哪怕有违传统,他也遗诏自己的亲信—掌控他靠卖官鬻爵组建起来的天子禁军—西圆军的统帅蹇硕拥立刘协。

可立谁不立谁,灵帝死了,那要看哪一方的拳头硬,刀剑亮堂。何况何进一方还得到袁绍等士族群体的智力加持,手握灵帝遗诏的蹇硕很快就被杀。刘辩也很快就继位,而刘辩继位后,何进他们又很快就对刘协的监护人—灵帝的生母董太后下手了,董太后被逼自杀,到这里,可以说九岁的刘协即将凶多吉少。可何进的一番骚操作,先是集体逼反了狗急跳墙的宦官,后又引来了西北饿狼董卓。宦官挟持两兄弟出逃,遇上了董卓的“接驾”,于是跟着董卓一起返回了洛阳,都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宦官集团虽然被除掉了,可何进自己也搭进去了。只是便宜了董卓和袁绍这两条大尾巴狼,董卓趁机控制大汉中枢洛阳,而袁绍也得到了整合地方的机会。

汉献帝的一生最恨谁(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4)

为立威,也为更好地控制洛阳。董卓以“先帝遗诏”以及“何进等人倒行逆施”,且刘协“举止端庄稳重”等为理由,废掉了刚死舅舅的刘辩,改立他董太后抚养长大的陈留王—刘协,也就是汉献帝。一个九岁的娃娃,刚一登基就是傀儡,可这还不算,早就已经大厦将倾的大汉王朝,再经过西北饿狼董卓的一系列倒行逆施,可以说,早已经是积重难返了,神仙也救不了。可司徒王允联合吕布,除掉了董卓,王朝来了一次一次回光返照。可随即董卓的部下李傕和郭汜等人继续作乱,才十来岁的刘协又一次沦为傀儡。李傕掌控朝政,曾向他举荐董卓的首席谋士,臭名昭著的李儒为侍中,年幼的刘协却断然拒绝,还直言李儒毒杀她兄长,该死!小小少年刘协,可以说还是颇有自己的想法。

后来李傕、郭汜等人将长安也搞得乱糟糟的。汉献帝趁机出逃了,虽然恍恍惚如丧家之犬,可他也渐渐地看清了,这群士人和诸侯的真面目,用一句后世应景的话来说,那就是“洪洞县里无好人”。哪怕曾短暂地在早已经断壁残垣的洛阳城,他还曾惩治贪官。拿出为数不多的一些粮食,赈济灾民。委托御史侯汶办,但是过了一阵子饿死的人依然很多。他怀疑又让你贪污,不该死那么多人,于是他让人从仓库里拿来大米和大豆各五升在御前煮粥,煮出了两大盆。下令把侯汶打了五十大板以示惩戒,至少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真的是心中有民,只是有心无力。

汉献帝的一生最恨谁(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5)

再后来,他又做了曹操的傀儡。渐渐长大的他,也不是没想过,没策划过反抗,可曹操是谁啊,刘协的身边满满都是他的耳目,议郎赵彦向献帝来报告时政大事,曹操立刻就杀了他,后来还有几个,也被曹操杀了。身为皇帝,他真的是孤家寡人一个。血气方刚的他曾对曹操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吓得羽翼未丰的曹操只能不再面圣,却变本加厉地强化控制。他没放弃,后来更暗中联络伏完皇后的家人,秘密以“衣带昭”结集一批人,企图除掉曹操,刘备也曾参与这个组织。可还是被奸雄曹操发现,曹操大开杀戒,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协,立为皇后,进一步强化对刘协这一傀儡的控制。

刘协就像猎鹰中的鹰一样,经过这一番一番的折腾,终于认命了。安心做自己的傀儡,可他并没有沉沦。虽不再问政事,可却还有一颗济世之心。和他的曹皇后,一起研究医药典籍,在宫中种植各种草药。曹操没有杀他,留到了长子曹丕时代,曹丕玩了古代一出所谓的“禅让制”,要求刘协进行所谓的“法尧禅舜”,将天下通过儒家的程序禅让给他,给刘协的待遇则是“为山阳公,留天子仪仗”。

汉献帝的一生最恨谁(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6)

刘协果真安心地去当他的山阳公去了,可他却淡泊名利,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一心一意为民,昔日的窝囊皇帝,在山阳国的山水之间,他涉足农桑,访贫问苦,变身称职“郎中”,济世悬壶,与底层人民的同甘共苦,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他隐身的地方,今日叫做云台山,乃一处风景绝美的风景胜地,而那一带更流传下来了很多缅怀他的传奇故事,并形成一些有趣的民俗,延续至今。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山阳公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而曾经胁迫他的人,何皇后、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曹丕都早已化为烟尘,甚至有一些已经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可这位东汉的亡国之君,这不但活过了他们,寿终正寝,还永远地活在了人民的心中,四百年传奇的大汉,东汉曾被人誉为“风化尤美”,这位亡国之君就是他最美的转身。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萧玉南

参考资料:

1.《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九_(南朝宋)范烨编繏(唐)李贤等注》

2.许长仁主编;《焦作旅游指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08 134-135页.

3.《汉献帝刘协 》 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政府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