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丧丧的英国卷毛男;会唱歌的中国男;9名翻译分别是(下图从左至右顺序):鸡贼、狡猾的意大利男;西班牙口吃男;

《翻译疑云》从一开始就是部典型的密室电影。

在电影的前十分钟,凌厉的剪辑一分钟不浪费地交代完了影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任务要求是9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翻译,翻译一本叫做《代达罗斯》的巨著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一共480页书稿,翻译们有两个月时间来完成。

地点是某富豪为世界末日所准备,图书馆、电影院、泳池、保龄球馆等设施一应俱全的全封闭地下室。

9名翻译分别是(下图从左至右顺序):

鸡贼、狡猾的意大利男;

西班牙口吃男;

会唱歌的中国男;

丧丧的英国卷毛男;

儿女成群、生活枯燥的丹麦大妈;

俄罗斯美女;

名叫英格丽的德国女人。

脾气火爆的葡萄牙女混混;

愤怒、厌世的希腊老人。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1)

电影的大反派则是一个西装革履的出版商。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2)

可奇怪就奇怪在,上一秒这个大boss还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严格规范工作内容、为翻译家们准备好一切,下一秒他就被关进了监狱里。

这就轻松引出了观众的发问:大反派出版商和这9名翻译,他们在相处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出版商锒铛入狱?

这个回答影片揭晓得也很快,因为《代达罗斯》第三部的文稿遭到泄露,有人短信勒索出版商,如果不花重金赎回,文稿将持续在网络刊登,出版商将面临巨大损失。

而《代达罗斯》文稿,除了出版商本人外,能与它亲密接触的只有这9名翻译,出版商理所当然便将怀疑目标锁定在了这9名翻译身上。

接下来就进入到一个漫长的抽丝剥茧、寻找嫌疑人的过程。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3)

在这里,导演分别用到出版商的个人视角和观众的上帝视角为大家排查嫌犯。

从出版商的个人视角分析:

会唱歌的中国男人,因为他第一天所唱的歌词“What the world needs now is love sweet love”第二天就被勒索犯直接用在了勒索短信里,所以他被第一个怀疑上。

那个叫英格丽的女人,因为曾经在大伙儿面前引用了卢梭的那句名言:“Whoever blushes is already guilty; true innocence is ashamed of nothing”(谁脸红羞愧,谁就是泄密者)这句话又被用在勒索者的第二条勒索短信里,所以成了第二个被怀疑对象。

丹麦大妈悬梁自尽,像极了畏罪自杀,于是被众人当成是第三个被怀疑的人。

而从观众的上帝视角观察:

俄罗斯美女和丧丧的英国卷毛小哥,却明显更具作案嫌疑,你看哈:

俄罗斯美女爱书如命,渴望知道《代达罗斯》第三部的结局,因为等不及想要看到,甚至在出版商房间尝试偷书,并且仅差一步就成功了。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4)

英国卷毛小哥呢,是《代达罗斯》作者的死忠粉,为了见上作者奥斯卡·布拉克一面,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5)

“原来这么多角色里,只有俄罗斯美女和英国卷毛小哥才算得上真正的为书痴狂!”当这个想法掠过鱼叔脑海,我忽然感觉眼前的一扇大门被打开了:

《翻译疑云》绝对不只是普通密室电影,关门打怪那么简单。

密室凶手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其实就已被找到,在剩下的那另一半的时间里,导演继续用《代达罗斯》的作者奥斯卡·布拉克到底是谁和偷书贼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两个终极问题向观众输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我们到底应该抱有怎样的目的去读书?是完全功利主义的为我所用,还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去感受书中内容?

由此也引发起两个阵营的斗争,那就是以俄罗斯美女、英国卷发小哥为代表的爱书派和以出版商为代表的卖书派。在这场斗争中出现的反转戏码鲨君就不剧透了,还是让大家自己到影片中去发现。

但我可以告诉明确你的是:《翻译疑云》当然是爱书派。

“出版商根本不懂这本书。”

“没有文字,只有营销。”

“他推销《代达罗斯》的方式令人作呕。”

“我不愿意看到我的书像被推销牙膏一样被展出。”

“我要换合作出版商,你的出版社已经不是以前那家朴素真实的出版社了。”

从影片里反复出现的这类句式,我们就已经不难读出导演对真切爱书派们的欣赏和对急功近利出版商们的鄙夷。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6)

电影里甚至为了考验你到底是不是真心爱读书、理解作者的爱书派,预备了好几套语文小测验。

敲黑板划重点啦!

问题1:

推理小说中的勒索案一般怎样处理?

标准答案:

任何推理小说里,没人会理会第一次赎金要求;第二次赎金要求会造成恐慌,但仍无人理睬,这就造就了所有问题的形成;

第三次要赎金时,所有人都崩溃了,人们再一次把事情拖到了不可挽回。

所以,一个谜团的形成,不过是一系列简单事情堆砌而成的罢了。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7)

问题2:

推理小说里的侦探都是怎样打开密码箱的?

标准答案:

123是最常见的密码

还有321

567和765

000

魔鬼密码666

9月11号的事故911

每年的日数365

性爱姿势069

大家都熟悉的代号007

神圣数字走三遍777

以上这些就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三位密码组合。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8)

问题3:(此乃虚拟问题)

小说《代达罗斯》倒叙部分,哪个作者对丽贝卡的独白有所启发?

标准答案:

詹姆斯·乔伊斯

他提出的意识流,就像《尤利西斯》中莫利的独白一样,意义深远,标点很少。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9)

看到了吧,一部普通的密室电影,由于加入了文学主题,忽然变得高大上了许多。一部高深的文学作品,因为加入了刺激的密室悬疑色彩,也变得不再晦涩,更能引人入胜了。我想,这大概就是《翻译疑云》能在豆瓣得到7.5分,这个不错成绩的原因。

但是,鲨君始终觉得,像《翻译疑云》那样,出版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把翻译视为囚徒,进行封闭作业,甚至为得到原作手稿去杀人的极端做法只出现在电影里。

作家们需要面对的,可能还不是被非人对待、被杀害那样血淋淋的情节,而是体现在一些更现实的选择上。比如是要写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写被市场喜欢的东西。比如是要尊严地选择 “爱书派”读者来读自己的书,还是让自己的作品像牙膏那样被摆在货架上,任君购买。

然而人艰不拆,能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有人来买就已经是天大的礼遇,哪儿还禁得住他们去犯这些文青的病啊!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10)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请关注“电影鲨”

法国电影孤儿点评(法国电影里治不好的文青病)(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