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失语是什么意思(前排失语症是什么梗)
短暂失语是什么意思(前排失语症是什么梗)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赵伟说,“前排失语症”多表现为人对文字输出的把控能力下降。表达是编码、解码的过程,需要时间正在读研二的小谭(化名)告诉记者,他发现自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高中的时候,我看见一幅画,还能来两句诗来形容一下,结果现在只会说666,好厉害,好好看。”小谭认为,“前排失语”重点不在于“前排”,而在于“失语”。他并不喜欢在网上抢“前排”发表评论,更多时候,愿意停下来思考,想一想怎么回复。但是他明显感觉到,现在文学积累没以前那么厚实了。考入大学前,为了备战高考,作文写作都是信手拈来,而现在阅读过的经典文学都忘得差不多了,“我们大多数人沉浸于网络快节奏的娱乐信息里面,对严肃文学的摄入减少。”梗分析:
当你在评论区抢到前排(留言靠前的位置),正要敲下留言时,却发现内心翻涌的想法难以转化成句,我们好像不知道该怎么用文字来表达“我们”了……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叫做“前排失语症”的梗。
按照传统观念,失语症是一种病症,由于人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而这个梗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它指的是,现代网络能让我们快速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当我们面对着海量数据,有了一种“想表达观点,又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感觉。特别是在评论区抢到前排时,无法将想法诉诸于语言,更令人难受、无奈。
有网友说,“失语”让我们在面对互联网的海量数据信息时,总显得局促不安。豆瓣还有一个“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大约32万人聚在一起,共同探讨方法论,希望通过练习摆脱文字失语。
正在读研二的小谭(化名)告诉记者,他发现自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高中的时候,我看见一幅画,还能来两句诗来形容一下,结果现在只会说666,好厉害,好好看。”
小谭认为,“前排失语”重点不在于“前排”,而在于“失语”。他并不喜欢在网上抢“前排”发表评论,更多时候,愿意停下来思考,想一想怎么回复。但是他明显感觉到,现在文学积累没以前那么厚实了。考入大学前,为了备战高考,作文写作都是信手拈来,而现在阅读过的经典文学都忘得差不多了,“我们大多数人沉浸于网络快节奏的娱乐信息里面,对严肃文学的摄入减少。”
梗分析:
表达是编码、解码的过程,需要时间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赵伟说,“前排失语症”多表现为人对文字输出的把控能力下降。
一方面是因为知识积累不够。我们经常使用表情包、短视频等简易化的方式来进行沟通,甚至习惯了复制、粘贴别人留下的评论。而渐渐忘记了自主思考,忘记如何使用文字组织逻辑,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
他告诉记者,从语言学解读来说,我们的语言和文字都是表意的符号,存在着用进废退的现象,你不经常使用,它就会慢慢退化,这不是器官功能性的退化,而是思维组织能力的退化。比如说,当一个人深身处孤岛,失去与人交流的欲望,那么时间一久,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下降。
另外,网络失语也可能是因为你太着急了。赵伟说,语言表达本身就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人从外界获取信息,之后在内心进行构思和消化,再对外输出自己的想法。它是一根链条,缺一不可,“有时讲不出来,说不清楚,那可能就是你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他表示,即便科技再怎么快速发展,语言表达也是人类自己的事情,不是一个网络就能解决。
其实文字表达是一种可以被锻炼的能力,我们可以试着用语言去形容眼前看到的事物,梳理清楚逻辑,或者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形容我们自己的声音和观点。这样失语症可能会慢慢减弱。
另外就是在网络上表达不必着急,特别是被不一定要急着抢“前排”,要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任,“当你组织好语言,形成观点明晰的句子后,再讲出来会更好,别人会更容易理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庆云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