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死前留下一个难题:孝庄太后 扶两代帝王 停尸37年
孝庄太后死前留下一个难题:孝庄太后 扶两代帝王 停尸37年爱妃的死,让皇太极心如刀绞,整日茶饭不思,终,病也不能起。庄妃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仅每日在皇太极身边尽心照顾,还主动帮他批阅奏章。儿子夭折,令海兰珠终日郁郁寡欢,以致身染沉疴,于1641年去世。1638年,正月二十八,海兰珠被皇太极看作“天命神授”,日后极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儿子因为疾病不幸夭折。事有凑巧,两天后,即正月三十日深夜,庄妃的儿子降生。因太监渲染,皇九子降生时,红光照宫闱,香气久不散,皇太极给新生子取名福临。
从此,几房福晋,皇太极最宠布木布泰,直到1634年,他娶了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
海兰珠千娇百媚,娶了她后,皇太极的心里再也没有了别人,包括给他“赠君释狐疑”的布木布泰。
也因而,在他继承汗位八年,把国号改为大清,册封妃嫔时,海兰珠是仅次于皇后哲哲的宸妃,布木布泰则是位居最末的永福宫庄妃。
但也许是福无双至。
1638年,正月二十八,海兰珠被皇太极看作“天命神授”,日后极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儿子因为疾病不幸夭折。
事有凑巧,两天后,即正月三十日深夜,庄妃的儿子降生。
因太监渲染,皇九子降生时,红光照宫闱,香气久不散,皇太极给新生子取名福临。
儿子夭折,令海兰珠终日郁郁寡欢,以致身染沉疴,于1641年去世。
爱妃的死,让皇太极心如刀绞,整日茶饭不思,终,病也不能起。庄妃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仅每日在皇太极身边尽心照顾,还主动帮他批阅奏章。
但这,只是让皇太极感动,重新获得他的宠爱,想让一个男人离不开自己,不仅要让他感动,还要对他有所帮助,成为他的不可缺。
这天,皇太极又来到永福宫,不知为何,他叹了一口气,见他叹气,庄妃忙问:“近日松锦大捷,威震华夏,何以战胜而长吁短叹?”
“你说呢?”皇太极知道庄妃聪慧,便故意不说。
庄妃想了想,说:“国主虎威,降蒙古、平朝鲜,大胜明朝于松山,长城以外都已为我所有,莫非以未能并吞中原而不乐?”
“你倒是聪慧,猜到我的心意了。”皇太极称赞道:“要想进军中原与明争天下,非要有熟知中原内情的人相助不可。洪承畴正是这种人才,我有心劝降他,可他誓死不降。”
庄妃道:“刚直的人总有脆弱的地方,想死的人终有留恋之情。臣妾想,金银玉馔、高官厚禄都不能打动的人,若从情入手,说不定会有奇效。”
皇太极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说:“等范先生回来,再好好合计。”
范文程到来后,皇太极问他洪承畴的情况,范文程无奈地摇摇头,说:“仍是不降。”
“不过,”突然,范文程想起了一件事:“适才臣在三官庙中与洪承畴对谈时,有一丝尘埃飘落在他的衣袖上,那洪承畴轻轻拭去,臣想,一个身陷囹圄的人,如此深爱自己的衣服,肯定会更爱惜自己的生命,只是时机还不到罢了。”
“他是在等皇上亲自抚慰。”庄妃道。
当夜,经皇太极首肯,庄妃穿着宫女装束去了三官庙,她将一碗参汤端至洪承畴跟前,对洪承畴施了一礼后,说道:“洪大人一心求死,难道不有所顾恋?难道洪大人不想家吗?多年征战在外,家中妻小岂不望眼欲穿?”
……
庄妃的话让洪承畴想到了家中等待自己的妻儿老小,心不禁有所动,又想大明朝几位功臣的悲惨结果,他对庄妃说道:“请回去吧,告诉皇太极,洪某领情了。”
庄妃回宫后,把会面的情形详细告诉了皇太极,第二天,皇太极在庄妃的陪伴下,亲自到了三官庙,不仅对洪承畴问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还当即脱下身上的貂裘,披在他的身上。
洪承畴感激涕零,当即表示愿意归降大清。
可是,庄妃的智慧只能解除皇太极的忧虑,却无法帮助他挡住死亡的脚步。
据《清实录》中对皇太极的记载:“(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是夜亥刻,上无疾,端坐而崩。”
1643年八月九日夜,五十二岁的皇太极于清宁宫突然驾崩,既未留下片言只语,也未来及立太子。
而这,无疑把庄妃在内的后宫,把大清都推上了风口浪尖。
皇太极死得突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按清太祖努尔哈赤规定的皇位继承《汗谕》,由满洲八旗贵族共议嗣君。
当时亲王、郡王共有七人,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颖郡王阿达礼。
共议嗣君之事,据朝鲜的《沈阳状启》记载:“十四日,诸王皆会于大衙门。大王发言曰:‘虎口,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云。’则虎口曰:‘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固辞退去。…….九王应之曰:‘汝等之言是矣。虎口王既让退,无继统之意,当立帝之第三(应作九)子。而年岁幼稚,……’”
文中,大王为礼亲王代善,虎口为肃亲王豪格,九王为睿亲王多尔衮,第九子便是庄妃的儿子福临。
这就奇怪了,豪格是皇太极的皇长子,他为何会主动请辞帝位?是皇帝的位置对他没有吸引力吗?
豪格对帝位没有兴趣,多尔衮也没有吗?兄终弟及,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他为何不争,还提议福临继位?他又为何提议福临,而不是别的皇子?
福临继位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隐情,是庄妃在运作吗?
皇太极驾崩,有资格继承帝位的贝勒、亲王都摩拳擦掌,意欲夺位。
庄妃虽身在后宫,但也感到了争夺皇位的剑拔弩张,仿佛听到了磨刀霍霍声,她不禁害怕太祖、太宗创立的大清基业要在这场帝王争夺战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