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最有名的一部电影是什么(李连杰最不能让人接受的电影)
李连杰最有名的一部电影是什么(李连杰最不能让人接受的电影)在巴特的驯养下,只要打开丹尼脖子上的铁圈,他就条件反射一样去揍人。丹尼是谁?他是一个想不起自己母亲,对过往记忆模糊的,被杀母仇人一一黑社会头目巴特一一当作狼犬般养大的孤儿。那时候不仅喜欢他的影迷们对这些电影有意见,李连杰本人也深有感触。于是他找到自己信任的导演吕克·贝松,讲出了他的想法——希望拍一部特别的电影,在电影中让动作为电影故事服务,同时传达“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种信息。吕克·贝松后来就给他写了《狼犬丹尼》这个故事。这部电影中,李连杰不再是简单的武打机器,在这部片子里,他的角色被注入更多人性的元素,更加考验他的演技。
从小就很喜欢看李连杰的电影。
无论是以前的少林寺,方世玉,黄飞鸿,太极张三丰,还是他好莱坞大片,我都没有漏看过一部,甚至有些还看过N次。
在我的感觉中,《狼犬丹尼》是李连杰出演的好莱坞影片中最好看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电影生涯中争议最大的一部电影。
在闯荡好莱坞的那些年,他出演的多是B级片,且沦为只讲动作不讲角色塑造的打手型人物。
那时候不仅喜欢他的影迷们对这些电影有意见,李连杰本人也深有感触。
于是他找到自己信任的导演吕克·贝松,讲出了他的想法——希望拍一部特别的电影,在电影中让动作为电影故事服务,同时传达“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种信息。吕克·贝松后来就给他写了《狼犬丹尼》这个故事。
这部电影中,李连杰不再是简单的武打机器,在这部片子里,他的角色被注入更多人性的元素,更加考验他的演技。
丹尼是谁?他是一个想不起自己母亲,对过往记忆模糊的,被杀母仇人一一黑社会头目巴特一一当作狼犬般养大的孤儿。
在巴特的驯养下,只要打开丹尼脖子上的铁圈,他就条件反射一样去揍人。
他仿佛没有思想。没有任何要求。也从来不问别人自己的身世。默默地承受一切。直到有一天,丹尼在一家古董店里遇到盲人调琴师山姆。
一切就这么翻篇了!一一丹尼将不再是那个惟命是从、没有思想的打人工具。他不再是一条经过训练的狼犬。与山姆在一起,他觉得安全又温暖。多年积累的兽性开始慢慢蒸发。
他走进了山姆家,认识山姆的养女维多利亚。他学会怎么喝汤,怎样在超级市场买水果。更重要的是,他摆脱了颈圈的控制。
可是好景不长。街头的偶遇,他还是被迫跟随巴特回到那个兽性的世界。但是,这一次,他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丹尼了。即使解开他的颈圈,他也不再只因为老板巴特的一句“kill him”而不问缘由地发狂地在地下拳馆乱打人。现在的他懂得拒绝了——“I don’t want to hurt people any more.”
巴特以为他在耍小兽或孩子般的脾气,千方百计地哄他。可是没用!“家”这个概念已经在丹尼的心里扎了根。他渴望回到山姆家,回到维多利亚身边。
于是,他不顾一切地这样做了⋯⋯
对于这个故事,李连杰很喜欢,他不仅零片酬出演,还担任影片的制片人。
电影其实讲的是反对暴力,宣扬人生的主题。李连杰本人也对这个人物注入了很多心血。
然而,影片成本4500万美元(不完全统计),票房证明,它赔了。
不仅如此,在引进国内的时候,还遭到了全民抵制。
也许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距吧!英文名《Danny the Dog》直译就是《丹尼那条狗》,听起来就像在骂人,因此引进时很快就被改成了《狼犬丹尼》或《猛虎出笼》。
然而百密一疏,最后问题还是出现了。就是其中一张海报上,功夫皇帝李连杰戴着项圈被外国人踩在脚底下,虽然有用手挡,却让人产生很多不好的联想。
前文也提到,李连杰饰演过大量的功夫高手。
来自中国的功夫高手,黄飞鸿、霍元甲、陈真,这些形象代表的中国功夫大师狂扁外国人(黄飞鸿打洋人,陈真霍元甲打日本人),弘扬的是民族自信心,是李连杰能够在好莱坞立足的砝码。
而《狼犬丹尼》保留了李连杰的功夫高手的角色形象,却丧失了“弘扬民族自信心”的文化信号。
当这种联想迅速发酵,最终上升到种族问题的高度,舆论的压力就不是片方所能左右。因此电影最终才会难以引进,像小编一起的李连杰粉丝只能等到碟片发行才看到电影,这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