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是大型古典历史剧吗(老电视剧的魅力)
法门寺是大型古典历史剧吗(老电视剧的魅力)当时的袁立,真是风华绝代。跟现在锥子脸风尚不同,袁立脸型也符合大唐的丰腴之美。伊春与宗正结婚时,饮合欢酒。“云鬓金颜花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剧中伊春画眉,点笑靥。木兰辞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与之有相通之处。佛教中有步步生莲之典故,寺院中的这种水榭布局,五彩莲花池,在敦煌壁画中多见。河南汝州风穴寺也有这种遗存。现在电视剧多是明清佛教建筑,太不认真。伊美(宗正的老相好,后来被皇帝夺取)洗浴的场景,浴池与华清池唐代浴室神似。《长恨歌》中写“朝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像老戏剧中唐明皇游月宫的段子,舒缓大气,典雅幽长,有电影的感觉。导演陈家林,高手,完全能把控作品的节奏,如公孙大娘舞剑,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青海凝清光。
小时候看过一部印象深刻的电视剧《法门寺猜想》,最近无意中回想起来,与大家交流。这部97年的电视剧,距今已经20年,现在看看,依然大气唯美,国产剧的良心之作,甩现代古装剧十八条街。那个时代出了不少好作品,虽然我们不能厚古薄今,但看过之后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法门寺以地宫中供养佛指舍利而著称,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寺院。韩愈曾因为劝阻皇帝迎佛骨而被贬潮州。古代潮州就是蛮荒之地,人们视为畏途,所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法门寺猜想》讲了三个故事,在短短十六集的电视剧中,把第一世(元公主与觉能和尚)、第二世(卖茶的缘妹和金银匠阜能)、第三世(主持人元缘和小唐博士)穿插在一起,宫廷斗争、家国情怀、个人无奈和轮回宿命有机融合。
开场的老飞机,苏联图154客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客机,我国已停飞,屁股上的三个发动机是标志。
袁立,女主角,在剧中分别饰演伊春、元公主、缘妹和元缘。90年代的淡妆,颇有杜工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正尊”的意味。
佛教中有步步生莲之典故,寺院中的这种水榭布局,五彩莲花池,在敦煌壁画中多见。河南汝州风穴寺也有这种遗存。现在电视剧多是明清佛教建筑,太不认真。
伊美(宗正的老相好,后来被皇帝夺取)洗浴的场景,浴池与华清池唐代浴室神似。《长恨歌》中写“朝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像老戏剧中唐明皇游月宫的段子,舒缓大气,典雅幽长,有电影的感觉。导演陈家林,高手,完全能把控作品的节奏,如公孙大娘舞剑,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青海凝清光。
伊春与宗正结婚时,饮合欢酒。“云鬓金颜花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剧中伊春画眉,点笑靥。木兰辞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与之有相通之处。
当时的袁立,真是风华绝代。跟现在锥子脸风尚不同,袁立脸型也符合大唐的丰腴之美。
博物馆中找来的唐代化妆步骤
故事开始,宗正着软脚幞头,绿衣,与当时七品文官的身份相符。
此时加官进爵,变成从三品的光禄寺卿,紫色,圆领官服。唐诗有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之句。宗正用别人的牺牲换来加官进爵。
阜能远征党项,缘妹送别后悲痛欲绝。注意,服饰上的连珠纹,来源于波斯,经粟特人传入大唐。其实晚唐时期已不流行此纹样。
藏于日本法隆寺的唐代连珠猎狮骑士纹锦,富丽堂皇,一派异域风情。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阜能战死沙场,只留下缘妹陪伴青灯古佛。这部剧是个悲剧,所以很让人揪心。中国人喜欢大团圆,而悲剧在西方是正剧,如莎士比亚戏剧多是悲剧。
元公主的故事,融合了吕不韦和狸猫换太子,又掺杂印度传说,在舒缓如梦的叙事中,隐含着剑拔弩张的气势,令人击节赞叹。某种程度上,这部电视剧比大明宫词还要略高一筹,情节过渡自然,逻辑严密,形成闭环。如果现在的古装剧是麻辣烫和散打,《法门寺传奇》如同淮扬菜和太极,柔中有刚,回味无穷。和尚与公主的故事,历史上倒真有。他就是《大唐西域记》的作者,玄奘和尚的高徒,辩机和尚,因与太宗皇帝的高阳公主有私情,被腰斩。有部老电视剧《大唐情史》讲的就是这个事。